《重新理解创业》是一本由周航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207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018-10-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确实没理解 不怨别人
●真诚
●稍微有点零碎,但是很真诚。 复盘。很多道理知道讲给人听,但是也要真正讲给自己听。
●关于战略那部分,够真诚。都读完会觉得道理大家都懂,但需要有人告诉你那些道理是有道理的。
●2019-02-12 想读,2019-03-22 读完。「我以前对创业的理解大部分是错误的,这点我是通过复盘发现的」
●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更喜欢聪明的人还是更喜欢勤奋的人?是的,我更喜欢后者。勤奋的聪明人。人的一生是试错的过程。(一)要求两点:快速跟资源。要快速的调节自己,无论思维上的,还是行为上的;同时需要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试错的成本,当然资源永远有限,要合理的分配或者争取。(二)如何能做到拥抱变化——快速试错呢,这个其实是一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是三观的终极体现,是空杯心态,是快速迭代,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底层架构,是达尔文主义的奥意:不断变化,不断创新,不断演化,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变成新的物种。拥抱变化是终级的内在力量。(三)资源跟平台靠什么积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靠认知靠人品看付出跟分享,靠勤奋靠兄弟多,让别人认可支持你,是最终级的外在力量。
●周航重新理解创业,讲战略讲不过曾鸣,讲品牌讲不过华杉,讲产品讲不过梁宁,讲流量讲不过杨飞,讲领导力讲不过傅盛,讲自我成长讲不过曹政。周全是周全,深刻嘛免谈。
●瑕不掩瑜,领导力那节启发颇多——你能领导的人是你爱的人,而不是相反。
《重新理解创业》读后感(一):学好常识,走稳创业路。
每晚抽一个小时时间,用了一周,读完了了航叔的《重新理解创业》。如果说好的产品经理都是拿钱堆出来的,那好的CEO就更是如此了。航叔用数亿的真金白银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每一个创业者认真的学习。这本书,应该如一本常识手册般的存在,放在每一个创业者的手边,在你有疑惑的时候,读读相应章节,都能有所领悟。
《重新理解创业》读后感(二):读后感
读后感:
作为一个在创业路口挣扎的人,看完有点羞愧。没有勇气踏出那关键一步,心思千回百转,心绪复杂极了。
周航的在书中说的很明白也很深刻,复盘了很多,也提到很深刻的教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做小,合适的切入口、领导力。其中对他提到的看穿的说法表示认同。
很多时候对于当局者,很难有这种敏感,这种能力也可以说是天赋了。
书不是很长,读起来也很流畅,建议反复阅读
《重新理解创业》读后感(三):对创业的复盘之旅
1.2020年我的第一本书
2.作为易到专车的创始人,通过易到,周航深度参与了几年前波澜壮阔的以打车和专车为载体的中国移动互联网主战场,并以易到作为抓手,以失败为基线,深刻复盘和勾勒了自己在易到的得失。本人也非常有幸,当年也作为一个见证者和参与者“被动的”加入过这个创业主战场,对当时竞争的惨烈程度至今还都有非常深刻的体感。再加上自己现在也在一线的互联网公司,从事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内部“创业”,所以对这个题材和角度非常的有亲切感。
3.字里行间写出了一个创业者,一个创业公司几乎必定会碰到的问题和困惑,并给出了他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很多问题也都是我自己当年百思不得其解,苦于追寻答案的,看完本书,也是给自己了更多的视角更多的启发
《重新理解创业》读后感(四):2019年第3本书《重新理解创业》读书笔记
2019年第3本书《重新理解创业》读完。
本书的作者是原易到创始人周航,全书共12章,每章围绕一个主题,从战略、品牌、竞争,到流量、领导力、钱、团队管理等等,结合作者自身经历,阐述作者对于创业路上各要素的思考与观点。
读这本书时能感受到作者的坦诚,这点特别值得称赞,比如作者对于自己当年创业时和投资人报喜不报忧,不愿意示弱求助的反思。再比如作者对当年团队招了一堆牛人,结果反而造成内部混乱的反思。这种真诚的态度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
当然本书也有不足之处,由于作者是从自身经验出发从创业的各个维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导致每章的篇幅不长。许多章节的观点够强,但是展开不够深入,逻辑和支撑上有有待商榷的地方。不过这点我觉得瑕不掩瑜。
总体给8.5分,推荐给创业者,投资人,以及所有对创业、投资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重新理解创业》读后感(五):周航再起航
知道周航是当时成为易到忠实用户以后。再后来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他的专访,觉得他这个人跟其他的企业家还不大一样,蛮有意思。了解到他年少得志,事业成功以后巨大的迷茫;创业易到的艰难,随时踩在政策的红线上;对长江商学院同学的一些倡议等;他与茅老之间的交往。
周航在这本书中思考了创业途中的遇到的问题,文字真诚,朴实。
做领导其实就是做自己,能领导多少人在于能爱多少人。
如何看待品牌?是否能让市场明白你提供什么服务,不能为了提高格调而不说人话。
长心,最关键是价值观愿景一致,创始人需要互相喜欢,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能力互补;搭骨架,高薪聘请的人才要使他们尽快融入团队。职场上面临一个新环境实际非常凶险;长肉,各个部门有一个小组,一起加入到面试当中。
看到与看穿是两码事。要有初心,但也得重新审视周围环境的变化。
从机会背后的问题到问题背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