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从畅销书看日本社会走向》是一本由黄亚南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7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从畅销书看日本社会走向》精选点评:
●用畅销书看日本,可是你是中国人啊
●L
●切入点很好,可以只是各种材料的集合铺展,没有深入分析
●畅销书这个切入点真的好。每章先对日本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尤其经济方面进行梳理,中肯有条理,很有价值,读着觉得在读中国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比较水的地方在于某些书的内容介绍也太长了吧……有个很严重的问题,每年畅销书中与游戏相关的书基本都是忽视不提的,这个明明很重要啊!第三本明显没前两本用心了。3.5。
●值得一读,里面介绍的书都不错
●作者:不熟悉、1 装帧开本手感:还是不错的、4 画面图像清晰度:还行、2 印刷字体:小而清楚、3 内容:尚好、3 厚度:薄、3 价格:适中、3 总体较好,有三册,从1991开始到2015年跨度很长,内容详实,分析到位,了解现代日本的情况是有所启发的,信息量大
●只截取了时代里经济和畅销书两个重点,不明白有什么关联
●两星半 觉得作者有拼凑之嫌且文题有些不符 其实只是简单从政治和经济概括了下日本近代史 然后摘抄点畅销书的内容和网评 我觉得这么做实在是太没诚意了
●有一定的猎奇性质,书名也可以改为《现代日本大事记》。
●资料合集,有参考意义,可读性不大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从畅销书看日本社会走向》读后感(一):读后感(3)
5月9日《你所不知道的日本3》(2008-2015年)。
内部,社会发生着变化,外部,日本的老邻居中国的快速发展让日本国民产生了复杂的情绪。国力的此消彼长,加之日本政府“假想敌”的引导,超90%的日本国民对中国不持好感。(读到此处,想到当下美国政客的表现,也是“似曾相识”的感觉。)
启示:了解这种状况的原因,更加客观地认识这个邻居。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从畅销书看日本社会走向》读后感(二):读后感(2)
5月8日《你所不知道的日本2》(1998-2007年)经济下滑对社会带来方方面面的冲击,尤其是长久以来的群体社会向个体社会的转变。日本国民趋向找寻自我,重塑价值观。我在这一阶段的畅销书榜中,有一种感觉——似曾相识。畅销书的流行正好呼应了时代变局下人们的心理需求。我们近年来类似的书籍久居畅销榜,也是一样的。还有2个让我觉得“惊诧”的地方也想摘出来:一是政府与啤酒企业“猫和老鼠”般的博弈——你收啤酒税我就研制发泡酒,你又收发泡酒税那我就研制无麦芽啤酒——让人苦笑不得;另一处是,2007年日本企业造假问题被揭发,读来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一直都有日本重视“匠人/职人精神”的感觉,没想到也有使用过期食品,“伪装肉”的事件,且是长期行为,看来这些年日本对外国家形象的输出还是有效的。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从畅销书看日本社会走向》读后感(三):真实的社会掠影,胜过理论概念的万言
在电子书上将这本书读完了。
从日本1991年一直写到2015年。
对日本的社会变迁,经济的变化,政治方面随之发生的改变,文化和社会意识整体的变迁,尤其是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都有了很好的描述。让人更加清楚的看到一个国家整体意识随着社会经济和整体形势的变化而逐渐变化的过程。
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很少有人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和分析预测社会变迁。大部分人还都是短视和盲目的,随波逐流的。这使得整个变迁的过程,似乎充满了某种规律性,让人想起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史观。
不可否认,人类社会,尤其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其内在发展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受到社会民众认知、文化、经济发展规律、科技发展水平、教育和研究,以及国际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又深深受到历史的制约和影响。其未来的可能性,还是可以预测的。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从畅销书看日本社会走向》读后感(四):读后感(1)
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敲响了警钟,然而,大部分民众还沉浸在长期的繁荣当中,相信经济会持续向好发展。很少人会想到,这一年,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已拉开序幕。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以1991年到2015年日本历年畅销书为镜,反照出经济滑坡对日本社会及民众生活的影响。 第一册(1991年至1997年),从TOP10的畅销书榜可以看出日本民众从乐观到空虚到痛苦的心理转变。《廊桥遗梦》《大往生》《苏菲的世界》《“超级”学习法》《失乐园》等,反映了民众需要发泄、慰藉、解脱以及救赎的矛盾心情。 比较有意思的是,其中提到的部分畅销书反映的时代心理,在我们当下的社会中也有体现:比如“学习”类书籍(或知识付费)的兴起,与人们对生存环境和自我价值的审视不无关系;关于哲学、生死、返璞归真的思考,可能在繁华和物质盛行之余,人们的内心都有类似的渴望吧。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从畅销书看日本社会走向》读后感(五):书简介
从1991到1997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几年里,民众心态从沉浸在经济依然快速发展的幻想中,转变为直面经济艰难的现实,整个社会也从群体社会逐渐过渡到个人社会,这段时间里,畅销书从1991年的写真集《Santa Fe》到1997年的《失乐园》的变化,折射出了这种心态的动摇。
1998-2007年,日本人逐渐开始接受经济发展的变化,也开始接受日本公司无法像以前一样,终身雇佣员工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空间与学习机会。在进入个体社会后,畅销书从《新人间革命》到《女人的品格》,我们看到大量的日本人开始关注个人素养与内心境界的提升。 2008-2015年,日本社会整体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于是人与家庭、人与公司、人与群体之间进一步的疏离,而右翼思想逐渐成为了社会主流思想,整体社会的思想中心出现了转移。畅销书从2008年的《B型的自我说明书》到2015年的《家庭这种病》比较好地反映出了日本社会这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