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3-19 03:06: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是一本由[日]新井一二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精选点评:

  ●很有意思很好读,日本人用中文写的书,服!

  ●大多数在学日语的时候有讲解,这本可以当扫漏。

  ●文笔很流畅,每篇很短但都是很日常的故事。很值得一读。

  ●食物篇真的看的太累了,用文字描述食物简直比理科书还难读…

  ●很可爱的随笔,读完觉得自己对日本的了解又深了一些

  ●呷哺呷哺印象最深刻。

  ●如果生活就是每天读这样有的没有的书该多美

  ●个6~7/10 日文单词里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 态度真诚。

  ●理解了一些词的意思,和汉字大相径庭,相当有趣

  ●整理一下几个词这书就完了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一):杂谈

  正如书名, 这是一本讲日语名词故事的书。对于正在学习日语的人来说是本很好的课外延展读物。(可惜我上学的时候只知道看教科书,学习中缺乏许多乐趣)通过日本的名词,作者引领读者走进日本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一样的地域风情,个性鲜明的关东与关西,让人多了一个视角去认识日本,了解日本,感受日本。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二):评《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

  我看的是《日本名词故事》系列的第二本《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不知道为什么搜不到?那就记录在这里吧!

  第一次看由日本人用中文写的书,挺有意思!

  没读之前以为是像日语词典一样,解释日语名词的由来及含义。读过之后发现原来是作者关于日语名词写的一些小故事。当然其中也包含个别名词的由来,融入了很多日本传统文化的概念,更多的是作者穿插进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在里面。

  每个故事大约占3~4页的篇幅,一个个小故事,对耐心不够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压力。

  一定要给他归类的话,可以归属于日语课外读物吧,对日语刚入门的人来说也很友好,了解一些小知识,作为业余读物也挺不错的。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三):真正教人学会多元视角看社会

  很喜欢,篇篇短小精炼而有趣,从美食出发,但像是“失去了食欲的社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作者寥寥数页就能就着大概是日本特有的食育而谈,简单概括了信息,解释孤食和个食对日本家庭造成的伤害。再反观如果我自己想用几百字讲清我想表达的观点…唉hh作者也很有接地气的幽默感。被异乡情调充分满足着。像是《不自由的日文称代词》就非常简练地解释了第二人称代词,也侧面可以推测日本人部分压抑的性格从何而来,令人大开眼界,终于是把事情了解清楚了点,而不是旁门左道听来的。

  “强调个人责任的美国式自由主义,背后有新大陆人民为自己的理想,亲手开拓荒野生存下来的历史。日本则是古老的岛国,居民一贯以和为贵,互相依赖彼此妥协生活过来的。如今的世界凡事要自由化,岛国人民也唯唯诺诺赶潮流,但是“就活”中的大学生往往感到绝望,“婚活”中的年轻人则充满焦虑,至于“终活”中的老年人个个都像为广大社会牺牲小我的殉教者。”

  “我年轻时曾觉得说日语很不自由,其实不单纯是语言问题,而是跟日本的文化环境分不开的。现实中的语言不可能是中立的,也不可能是透明的。它有它的偏向,也有它的味道。”

  喜欢《两性的无性化》135-139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四):新井一二三的日语小课堂

  

从小就喜欢看奥特曼、名侦探柯南等日本特摄和动漫,长大后又阅读东野圭吾、村上春树,对着新垣结衣、长泽雅美、绫濑遥们喊老婆——像我这样对日本文化略懂一二,但一旦没有假名标注就连汉字的音也发不出来的人恐怕不在少数。所以当我在图书馆翻到这本新井一二三的《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时,就当机立断,直接决定借下了。正如新井一二三在前言中所说,她的写作“历来要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小故事去打开展望世界文明的视角”一般,虽然书里的文章谈的都是一些小事,但对于想要多了解一些日本文化的中国读者来说,算得上是收获满满。

日本的代表食品拉面其实源自中国,且与台湾因素密不可分;日式涮涮锅(大陆译为“呷哺呷哺”)其实是对中文 […]

摘自:《13 新井一二三的两国记》 — 王德坤

在豆瓣阅读书店查看:https://read.douban.com/column/34529306/chapter/152572840/

本作品由王德坤授权豆瓣阅读全球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五):名词背后的故事

  日语中有许多名词和中文词语相似,有的是音相似字相同,有的是字相同意思不一样,总而言之,慢慢看下来,会发现其中的很多的趣味。作者新井一二三精通日、英、中三种不同的语言,曾在加拿大旅居、在北京留学,也曾在香港和台湾等地方游历和学习过,她就像是一个拾荒者,在不同的地方游走,而后发现一些不被生活于该地的人们所知道的那些语言的闪光之处。 日语中写作“春雨”两个字的,除了一眼就想到的春天落下的雨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意思就是“粉丝”,这样的例子在书里面俯拾皆是。我记得三毛在她撰写的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中也曾写到过类似的情节,并且赞叹不已。如此充满诗意的桥段,也只有在文化的误差之中才会出现。 此外,作者讲述了不同的食物名词,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她在橱窗外,看中华料理店里面各色食物,于那时就种下了向往的种子,也是她后来到中国来学习的缘起。《花椒与鱼翅》的作者扶霞先到内地留学,没想到中途爱上了美食,学校里常用的一些技能类的知识都没记全,却把烹饪的各种方法巨细靡遗都记了下来。 在美食以外,作者还介绍了日本文化中所富含特色的潮流文化,譬如“草食男”“美魔女”等等,在全球化后,我们通过互联网都会接触到这些词语,仅仅从字面也能毫无障碍地理解这些词语所要表达的含义,让自己说的话,也能说出几句,八九不离十,但是,若是让自己说具体而准确的含义呢?说一说这些名词为什么出现呢?再说一说这些名词所代表的背后现象?可能越往后,就越是哑口无言。一衣带水的另一个遥远国度,像是拔河比赛中拉扯着的绳子,极富张力地左倾右倒。自经济迅速腾飞后,到达了一个“缓慢进行时”的年代,“草食男”和“美魔女”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潮流。21世纪开始,年轻的一代上班族,尤其是指男生,宁愿回家陪伴家人吃布丁、吃蛋糕,也不想陪上司喝酒续摊,至于女生因为独立工作,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选择独居,大多数都会提高结婚要求或者干脆不去结婚,两方面,促使日本社会步入“超老龄化社会”和“少子化社会”。“草食男”就是这样的时代的典型产物,在会社里奋斗几十年,也不过如此了,拼命工作还不如早点回家休息,对于恋爱和结婚呈现出“无需求”的状态,而“美魔女”则是另一个时代的象征,作者举了三个完全不相同的演员例子,有以大家闺秀的身份出道,而后一直安安分分从事演艺事业,到了年龄就跟普通会社职员结婚,然后以完美妻子形象出现,最后离婚的,也有野心勃勃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几次三番恋爱离婚,好一顿折腾,最后成了“假人”的,也有十多岁出道,名噪一时,却在人气巅峰隐退结婚的。 时代形式往往会造就出该时代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反过来,文化又令那个时代更加地夺目。但一个时代会逝去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那些被它们遗留下来的“名词”以及背后的故事,成了我们探寻该时代秘密和了解该时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