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厉害,您赚得多》是一本由方三文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017-10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您厉害,您赚得多》读后感(一):知道自己不知道
原来以为只是一本口水书,看完觉得挺有意思。
1.以前浏览过雪球,每位都是大神,个个价投,其实都是小散。方丈说开放社区,每个人都也可以自由表达原则上不筛选,关键看读者筛选,其中之一就是看ID的长期言论看其品性。也就是说读者其实看到的是自己,是由自己的知识结构决定的,这个和我们的真实世界其实是一样的。另外一方面方丈也说随着用户增加筛选超出了他们能力范围。微信这种封闭空间其实对于读者和写者学到的都有限,甚至成为谣言中心。
2. 书上各种言论看着看着也觉得都不太对,自己的已有自己想想也觉得不太对,要问什么是正确的,我也不知道。
《您厉害,您赚得多》读后感(二):要方法,而不是结论
为什么打三星?
一、因为看到后面觉得很凄凉,觉得自己进行股票投资获取财务自由的可能性很小。但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需要更多的是方法,而不是各种途径告诉我们做不到,此事说一遍就好,说太多容易引起怀疑,怀疑在推销自己的基金。
二、书中观点比较凌乱,而且很多还是停留在泛泛之谈,读完头脑中只留下一些观念,无法指导自己实际的操作。
为什么没打一星?
里面可能有些观点还是有智慧,但目前有印象的只是前言。
有一些人的实际投资经历的讲述可以激发自己的感性认识。
只当做开卷有益,锻炼心态了。
《您厉害,您赚得多》读后感(三):您厲害,您賺得多
作者是投資領域的互聯網公司雪球網的CEO,對互聯網公司的投資比較有心得。這張圖是其核心思想:
作者近期常說,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精神需求的公司是有投資價值的。 因為他認為物質需求是有限的,精神需求是無限的。
不過正因為本書談互聯網公司比較多,時效性比較強,加上又是很多碎片化的文字,不成體系,居然也出了一本精裝書,可讀性一般,也許是投資領域一字千金吧。
《您厉害,您赚得多》读后感(四):三观很重要了
#读书《您厉害,您赚得多》,雪球社区CEO方三文所著,题目看来就有点段子手的自嘲调侃,但对于真正从事专业投资的人来说自然知道其中不易,这本书内容比较零碎,这里分正反面评价一下。
比较有意义的一段话是:A股市场上存在三种人,一种是研究其他人的,一种是研究市场的,一种是研究自己的。作者提到,从长期来看,后两种人是能赚到钱的,而整体琢磨庄家和主力的,可能偶尔会赚钱,但长期基本是亏钱的,所以投资就难在正确认识自己,还有就是认识好的公司,而有时候客观的自身和认知和公司财务分析就已经阻止了九成投资者,所以资本市场形成了二八原则生态也就不足为奇。
但是作者提到的几个观点就不能苟同,比如买股票等于买公司,因为很多时候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啊,要做到买好股票赚钱还必须是一个合适的价格,另外可能是作者本身从事互联网的缘故所以异常安利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公司说到底是解决了护城河中的规模效应,最终还是得看看是不是好的生意,而一些普通得公司比如烟草虽然没什么创新但却是世纪长牛,所以这里也还是要区分看待。
《您厉害,您赚得多》读后感(五):《您厉害,您赚的多》读书笔记
本书是作者和一些其他雪球用户的问答整理。作者通过重新整理说了投资中最重要的几件事:市场的随机性,认识公司的框架,投资者的合理策略。 在内容组织上通过第一部分投资理念里的三章对以上三点进行全面的介绍;然后通过第二部分以互联网公司为例展开分析公司的框架;最后在第三部分通过一些问答对重点的理念的细节进行补充。 关于投资方法,以下直接提供文中的总结: 1. 好行业(商业模式)
中观研究,工作目标是建立股票池。
2. 好公司(管理文化)
微观研究,工作目标是建立股票池。
3. 好价格(买入时机的把握)
均衡配置(跨品类/跨市场)做底仓,避免买入时点单一
产生的波动风险。
全面低估加大权益类仓位(很难)。
“黑天鹅”事件加大个股仓位。
基本面转变(业务爆发),市场反应滞后期买入,加大个股仓位。
4. 持有
享受企业升值。
红利再投资。
5. 卖出
确认对行业、公司判断错误卖出。
个股超出仓位上限卖出(不一定对)。
股市被全面高估时,降低权益类仓位(很难)。
《您厉害,您赚得多》读后感(六):《您厉害,您赚得多》读书笔记
本书是作者和一些其他雪球用户的问答整理。作者通过重新整理说了投资中最重要的几件事:市场的随机性,认识公司的框架,投资者的合理策略。
在内容组织上通过第一部分投资理念里的三章对以上三点进行全面的介绍;然后通过第二部分以互联网公司为例展开分析公司的框架;最后在第三部分通过一些问答对重点的理念的细节进行补充。
关于投资方法,以下直接提供文中的总结:
1. 好行业(商业模式)中观研究,工作目标是建立股票池。
2. 好公司(管理文化)微观研究,工作目标是建立股票池。
3. 好价格(买入时机的把握)
均衡配置(跨品类/跨市场)做底仓,避免买入时点单一产生的波动风险。全面低估加大权益类仓位(很难)。“黑天鹅”事件加大个股仓位。基本面转变(业务爆发),市场反应滞后期买入,加大个股仓位。4. 持有
享受企业升值。红利再投资。5. 卖出确认对行业、公司判断错误卖出。个股超出仓位上限卖出(不一定对)。股市被全面高估时,降低权益类仓位(很难)。
《您厉害,您赚得多》读后感(七):聊天记录也是历史
貌似给五星的比较少,我看不少读者说,把聊天记录编辑编辑也能出书?!
《一个分析师的自白》的作者说,他特别喜欢看是十年前的研究报告,因为你可以回头看看,当年的预测哪些对了,哪些不对,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对了或错了。
投资需要复盘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投资过程,也包括市场上曾经流行的观点,曾经的乐观和焦虑,尤其是那些被事实证明错误的,更像是一本错题集。
这就是我给这本书回血的原因。
比如有一段,是说自己挣过的最莫名其妙的钱。我复盘了下,所有莫名其妙挣了钱的票(买错票、赶上重组等等),如果持有到现在,都会跑输大盘……
另外,作者当年力推特斯拉,还是很强的。对百度和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的看法,也很不错。
不足之处就是,聊天记录没有表明时间,不利于读者对照和辨别市场背景。
另外,本书花了不少篇幅推所谓的投资组合,所谓的指数基金,不知道跟雪球自己发产品是否有关。。。。窃以为,这和大家上雪球的动机是矛盾的,毕竟大家去那,大都是为了寻求个股的超额收益。
《您厉害,您赚得多》读后感(八):为什么打三星
看了作者上一本书《老二非死不可》,感觉很好,甚至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听说作者又出了这本书以后,迫不及待地买来看了,大概 两三个月以前看完的。
现在来解释为什么三星。总体来说,作者的思路和上一本书所阐述的一样,即,不要试图预测短期股价,不要波段操作,关心公司基本面,关于估值的一些思考,等等。书里面掺杂了不少雪球上的一些讨论,比较短和零散。
最不满意的一点:
作者 在论述分析和研究公司基本面以及公司发展战略时, 得出结论: 成功进行主动选股所需要的能力 等同于 需要成功经营一家公司的能力(书中明确这样说的), 即 要想成功主动选股,那么 得有成功经营一家公司的能力水平, 作者继而得出 不部分人一生都 不会具有良好主动选股的能力(这个结论我倒是觉得很有可能是对的)。
这个地方 的推导 存在逻辑错误,从而 “高估”了 进行 成功主动选股的难度(当然,成功主动选股确实很难,但作者又说得更难了些)。 分析公司基本面以及经营策略、公司战略等问题 以及 真正实施 正如同 统帅 和谋士的差别。谋士知道如何做,但未必能做到或者有必要做到,统帅或许不能思考出具体的方法,但能判断和权衡出最佳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成功执行,这需要更多的胆魄、能力和运气。作为投资者, 最多也就是 扮演一个谋士的部分角色,暗中观察, 判断 公司的情况是否符合企业发展规律,做出相应投资策略。甚至不需要去给公司管理层建议,看不上 走人即可。只有极少数投资者 才需要 介入到 公司的管理和运营中,这些人已经不是普通人了。
作者把主动选股说得这么难之后又说了啥呢?为了稳妥起见,买雪球发行的基金。呵呵。可能确实是屁股决定脑袋。但这都不是重点了。不深究作者的动机了,这么做意义不大,证据也不充分,因此不下结论。只就事论事。
《您厉害,您赚得多》读后感(九):来,听不明真相的现场群众瞎扯
先吐槽一句,买的时候还是8+分呢,怎么看的时候只有7分了,总体上适合有一定投资经验的玩家,也值得一看。 1. 认识公司:行业形势&商业模式&公司治理结构; 2. 择股和择时: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靠的,而且时刻盯着曲线不仅累还没用,所以定投指数基金吧; 3. 资产配置:如果不愿承担波动、风险,那通过资产配置放弃一定的预期,接受市场平均收益是最好的方案。
还有一些关于互联网观点,觉着很精彩: 1. 互联网用户粘性的四个层次:门户网站<工具类(如搜索引擎、浏览器)<UGC虚拟财产和形成虚拟社会关系(如论坛、社区、贴吧)<与人现实生活重合(QQ、微信);微博介于3和4之间,我觉着; 2. PC到移动互联网: a. 人群覆盖率提升 b. 入口低成本,人均在线时长提升 c. 移动设备更适合“刷”信息,而不是“搜信息”,所以头条↑,百度↓ 3. 娱乐: a. 对娱乐内容的前置把握没有意义,用户口味偏好变幻莫测,所以最好是UGC+个性化推荐 b. 互动是娱乐的核心,评论->弹幕->实时游艇火箭,期待视频影音更丰富的互动方式 4. 好的互联网领域: a. 终身需求>阶段性需求,如交友>婚恋 b. 高频>低频,如商务出行>休闲出游 c. 高客单价>低客单价,如化妆品>书,阶段需求和低频需求尤其需要高客单价,所以买房租房中介费高呀,以及…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二手车交易平台(某同学息怒) 5. 网易好感++: 除下云音乐、公开课和自研游戏,通过找奢侈品牌代工厂商生产产品,推出品牌“严选”,保证品质,好思路,京东的joybuy应该学习下。 6. 聊一下微博: a. 拓展新的、双向的朋友很难,而单向关注一些信息源相对简单,因此微博>微信朋友圈 b. 微博的实时性、社会性没有对手,媒体性对手在微信订阅号和今日头条,微博这方面的优势是无数的非职业内容生产者(生产、发布内容门槛低于另两个) c. 盈利愁人,离交易阶段太远,仅凭广告和会员,增长空间有限。而且很多内容没有对应的交易标的,比如时政、八卦,因此不容易促成交易。
最后,加油!
《您厉害,您赚得多》读后感(十):研究自已
这本书是雪球方丈的书,我去年双十一活动时,冲着名气买的,本来只是想说可能是一本投资鸡汤,所以一直到现在才读,这本书有很多之前我从未想到过的观念,当然也有不认同的,另外这本书不是单纯由方丈本人写的,大部分内容其实都是雪球论坛上的各种大V的言论,说白了,这就像是一本把历年经典聊天记录翻一遍的感觉,当然了,大V们能成为大V不也就是因为他们的观点有可许之处嘛。而且方丈进行了规类和分化,所以如果不想自已去手翻历年雪球聊天记录的,就买这本书来看看还是可以的。
以前看的关于股市、理财的书,都是教大家如何看数据,如何分析公司,或者更大的如何去分析宏观经济,只谈人能从学习中能学到的东西,但是这本书的角度不同,他提出研究市场比研究公司难,而难究公司比研究自已难,投资者研究自已才是最实际的。因为每个人从出生开始,性格逐步形成,有的人保守,有的人激进,有的人果敢,而有的人犹豫,这些东西都会随着投资者进入股市而体现在你每一次的操作中,所以不同性格的人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而并不是一味的复制成功人士的投资办法,如果可以复制,世上怎么会只有一个巴菲特呢。这本书我觉得写的很残酷,但又很真实,因为书里一直强调不要一直幻想自已多牛,而是要接受自已多么无能,乍一看还以为是本毒鸡汤吧,但是事实上人只有面对了自已的无能和弱点,才能在股市中小心驶得万年船,不冒进,不狂放,对市场怀着敬畏之心。这一部分内容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因为我刚刚步入股市几个月的时间,说实在的,赚过钱,也吃过亏,很多雷踩的都像书中描述那样,仿佛就像在写我自已一样,但是我想这正是因为我没看透自已,把自已假想成了某个股神股圣,然后发现自已简直就像一个反指(买了就跌,卖了就涨),但实际上,方丈说,反指那都是高抬自已,其实是因为涨了你才买,跌了你才卖,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是为了解惑而存在的。
当然这本书也有缺点,我觉得这本书方丈还是有一点小小私心,因为书中他多次提到他操盘的基金,以及介绍雪球的各种功能之类,我觉得也是有一种宣传推广的意思在里面,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书里的内容真的很多很零碎,而且因为是聊天记录,所以跳跃性还是大的,所以如果想系统来学习一些投资知识的朋友,不能看这本,因为看完有点晕。这本书更适合已经在股市里折腾了那么一小阵子的人来读,才能完全知道方丈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