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苏鲁神话Ⅱ》是一本由[美] H.P.洛夫克拉夫特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2.00元,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克苏鲁神话Ⅱ》精选点评:
●这本书选的故事比一好多了,看到了很多模式的起点。
●最恐怖的不是被异类杀死,而是自己变成异类。 疯狂山脉一篇甚至可以看到《异形》系列的滤镜,尤其是契约。
●与人民文学出版的那本重复很多
●小渔村激情一日游
●问题和第一卷一样,太多的气氛渲染,太多的故弄玄虚, 每每开篇读得人心跳加速汗毛直立,结果大半个故事过去,作者依旧在“我都不敢说我看到了多可怕的东西”“这个故事实在太可怕了”……也许有人能在这种“道士算命”般的叙述里各种高潮,但我真心不太欣赏得来……这一卷收录的都是名篇,最著名的《疯狂山脉》也是气氛渲染最过头的(即便前半部的叙述手法能作为惊悚小说教科书级别的存在),反而后两篇有点科幻味道的高概念作品更有趣些,一个讲物种繁衍,一个讲时空穿越——冲这后两个故事的阅读体验,可能到时候出了三、四卷,自己还得入坑吧……
●感觉目录顺序如果换成:超越时间之影——墙中之鼠——疯狂山脉——印斯茅斯的阴影 更好一些。。。疯狂山脉放第一篇真的前戏太长。。。不过现在这样最后几页处理的黑暗沉浸式特效还是很带感的。。。
●求第三部换个翻译吧,把《疯狂山脉》放在第一篇真的官方劝退。
●跟第一本一样,故弄玄虚的气氛,拖沓的剧情。几乎没一个故事里面都有神经质的疯子知晓所有秘密,作者代入感太强。
●《疯狂山脉》和《超越时间之影》很好看,其他两篇…meh,喜欢细枝末节上的遥相呼应和宏大的架空背景,对崩溃和害怕的描写有点不感冒
●等3啊還有什麼說的。
《克苏鲁神话Ⅱ》读后感(一):能从克苏鲁神话里看到什么
看到了当代网络小说中的《鬼吹灯》《藏地密码》《盗墓笔记》,看到了网络游戏中的《魔兽争霸》《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克苏鲁的呼唤》《生化危机》,电影里最为接近的还是《异形》,《星之彩》《水形物语》《爱与机器人》《海热》,应该还有很多,但我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克苏鲁神话是当代社会的都市文化的一种体现
《克苏鲁神话Ⅱ》读后感(二):一些关于《疯狂山脉》的想法
第二部分这四篇文章其实应该放到第一部里。特别详细的一个介绍,古老者啊,大袞,克苏鲁,修格斯的关系,说得都特别明白。
另外,我大概是能明白洛夫克拉夫特的一些恐怖的点。 比如我现在看的这篇《疯狂山脉》。 正正经经的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大陆发现了距今好几百万年的史前巨型城市,证实了在人类出现以前的好几百万年,地球就由Old One支配统治,人类只是被不小心创造出来的渣渣。 “啊,传统的知识体系被打破了!” “啊,突破了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常规认识!” “我的san疯狂下降,我都控制不住呀!” emmmmmmmm 但,史前巨型城市的设定,真的是非常让人出戏。 我真的忍不住去联想他们的城市生活。 “上班么?” “每天早起出门上班,雕刻壁雕一定特别无聊吧!” 这么一想,什么古老者,Old One,无非也是一群社畜而已。 天下社畜都是一家。 这么一想,真的就不恐怖了。 还没有时不常出来打酱油的“阿卡姆”恐怖。
《克苏鲁神话Ⅱ》读后感(三):这是一百年前的书。辩证的去看。我是脑残粉,也是理智粉。
现代类型文学,类型电影的无尽灵感来源。
书读起来也许又臭又长,但我在非常享受那些细节,手把手教你做游戏,教你写剧本。
尽管疯狂山脉中,爱手艺对于远古异族展现了极大的宽容,称他们为“另一种人类”,对他们遭遇的不幸表露出同情。而真正的恶意满满的敌人是不定形的基因工程奴隶和隐藏在紫色山脉之中的上古之神主要突出的是对于混沌虚无的恐惧(形而上学的理想国破灭了,虚无主义乃是比劣等种族取代更加恐怖的无可名状的恐惧。)但不论是在行文中,还是内核上,恐怕还是有着种族歧视的影子。
反洛主义真的有必要么,有必要,但我认为应该把重心放在去种族歧视,去白人中心主义对于故事内容和内核的影响上(比如你觉得山长得奇葩你就直说,别总说山长得像亚洲风景画,亚洲风景画画的很好看)而不是把反种族歧视等元素作为内核本身。
我也时常感受到爱手艺对于文明退化的恐惧。当人们沉迷于抖音,精神阉割的国产电影,精神鸦片的美国超级英雄电影。我感受到了大众审美的衰退。虽然爱手艺总把这种恐惧延伸为被“”劣等种族”取而代之的的恐惧,反移民,反混血等等(又是充满歧视得象征,我完全不认同),但是这种文明衰退的恐惧我确实常常会有。
爱手艺的粉丝不一定是同好,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被种族主义元素吸引的人。
《克苏鲁神话Ⅱ》读后感(四):对话搬运
我今天又看了几十页,把买的这本看完了。感觉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不过也可能是被多媒体养刁了。小时候看鬼故事也是会被吓到的。水形物语我没看,不过基本上幻想色彩重一点的西方恐怖片都是受克苏鲁影响,这一点我倒是感觉到了。据说荒诞是细节尽量真实详尽,主题则毫无真实性。能感到作者有意写了很多可有可无的细节,为了增加真实性。但有个地方棋差一招,也可能是题材限制。真正恐怖的地方他都要反复用恐怖一类的词点明。反而我们这些电影看多了的根本不觉得有多恐怖。于是有用力过猛的感觉。也许学学海明威会有助改进,冰山理论。不过这种风格倒很像十九世纪的风格。福尔摩斯里第一人称的回忆录也是这样充满情绪描写的。 说刘慈欣有篇文章,说科幻是现代的神话,没有神话是不行的,所以要有科幻。高中毕业我就见过他这个说法,大二才意识到他这背后的深意。当年瓦格纳也是要通过重建神话来重建德意志精神,尼采和瓦格纳决裂也是因为瓦格纳背叛了这个理想,倒向了基督教。据说现代的神话是变形记百年孤独这种,但变形记岂不正是没精神的体现。社会风气需要的是古典神话那种质朴刚健的精神,这也就是尼采讲的生命力。
据说,卡夫卡,其实他本来是想写古代那种叙事诗式的英雄的,结果写来写去,却无可遏止地描写了现代人的挫折,就变成了那个鬼样子了。那也可以说是寓言,神话的现代复苏在文学上是通过寓言这种形式。这么说的话其实已经复苏了。可为什么社会风气还是萎靡不振呢?也许现代的神话是个幻觉,只有阅读的时候才有这个营造。到了生活中 现代人太复杂了,无法接受神话。这是谁的观点?zzz的。
那你说,这一百年的文艺史证明这条救世的道路走不通?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是应和而不是救世 那预设文学是超前于时代的。刚看了他的 哲学,这是什么。蛮有意思。
《克苏鲁神话Ⅱ》读后感(五):对话搬运
我今天又看了几十页,把买的这本看完了。感觉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不过也可能是被多媒体养刁了。小时候看鬼故事也是会被吓到的。水形物语我没看,不过基本上幻想色彩重一点的西方恐怖片都是受克苏鲁影响,这一点我倒是感觉到了。据说荒诞是细节尽量真实详尽,主题则毫无真实性。能感到作者有意写了很多可有可无的细节,为了增加真实性。但有个地方棋差一招,也可能是题材限制。真正恐怖的地方他都要反复用恐怖一类的词点明。反而我们这些电影看多了的根本不觉得有多恐怖。于是有用力过猛的感觉。也许学学海明威会有助改进,冰山理论。不过这种风格倒很像十九世纪的风格。福尔摩斯里第一人称的回忆录也是这样充满情绪描写的。 说刘慈欣有篇文章,说科幻是现代的神话,没有神话是不行的,所以要有科幻。高中毕业我就见过他这个说法,大二才意识到他这背后的深意。当年瓦格纳也是要通过重建神话来重建德意志精神,尼采和瓦格纳决裂也是因为瓦格纳背叛了这个理想,倒向了基督教。据说现代的神话是变形记百年孤独这种,但变形记岂不正是没精神的体现。社会风气需要的是古典神话那种质朴刚健的精神,这也就是尼采讲的生命力。
据说,卡夫卡,其实他本来是想写古代那种叙事诗式的英雄的,结果写来写去,却无可遏止地描写了现代人的挫折,就变成了那个鬼样子了。那也可以说是寓言,神话的现代复苏在文学上是通过寓言这种形式。这么说的话其实已经复苏了。可为什么社会风气还是萎靡不振呢?也许现代的神话是个幻觉,只有阅读的时候才有这个营造。到了生活中 现代人太复杂了,无法接受神话。这是谁的观点?zzz的。
那你说,这一百年的文艺史证明这条救世的道路走不通?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是应和而不是救世 那预设文学是超前于时代的。刚看了他的 哲学,这是什么。蛮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