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克苏鲁神话合集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03-23 23: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克苏鲁神话合集读后感摘抄

  《克苏鲁神话合集》是一本由[美] H.P.洛夫克拉夫特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6,页数:7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克苏鲁神话合集》精选点评

  ●这种风格阅读感受真是久违了,仿佛回到了读伦坡的时代。Lovecraft的脑洞真的十分惊人

  ●不会有人认为这书写的好吧!原始古老,在人类之前,很可怕胡言乱语精神错乱,篇篇雷同的叙事手法严重重复场景。即使不觉得可怕,作者也要告诉你此书描写的一切都很可怕,很多人因此疯了…,看过后想到购买此书如此浪费我的钱财,真的好可怕!

  ●太牛逼的爱手艺大爷...

  ●那未知的日落之城里可能根本没有他追寻内容,将那座城市留在一个似非忘的华丽梦境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愧是神话合集,超级好看

  ●在宇宙中人类的价值毫无意义,并且所有对神秘未知的探求都会招致灾难性结局

  ●谁说神就要安详平静相貌可亲,神不过是人按照自己模样创造出来的精神寄托,所以神也可以丑陋恐怖的。这本经典的恐怖神话,是暗黑故事迷的最爱,也是想象力驰骋的世界

  ●我说风格那么眼熟呢,斯蒂芬金学他的压抑老学究气氛渲染学了十成十。小林泰三的«C市»算是科学讨论了一番克苏鲁的起源?回去再找找«黄袍王»复习一下。以及,封面克苏鲁语言很像阿拉伯文字啊托腮

  ●早期重庆大学出版社版本的故事整合,买来收藏用。其实更期盼能以这般厚实合集的方式把爱手艺全集出完。

  ●也就凑合吧,便宜大碗。但是刷分刷的太猛了。。。

  《克苏鲁神话合集》读后感(一):《克苏鲁的呼唤小结

  用一个人串起了三个主要故事。主角在一个教授离世继承了其手稿,手稿中记载了两个事件,最后一个故事是主角自己发现的。

  第一个故事在1908年发生,警队在沼泽中现场抓获一群人在用人进行邪教仪式,缴获一个神秘雕塑,仪式中有人提到克苏鲁.弗坦。

  第二个故事在1925年3月1日发生,一个年轻雕塑家找到教授展示了自己从中复原的雕塑,提到梦中有克苏鲁.弗坦之声。从此时到4月2日,此青年与教授调查的世界各地的人都梦到了十分离奇事情

第三个故事与第二个故事同时发生,几个船员出海到达一个未知小岛上有座巨石城堡城堡

  《克苏鲁神话合集》读后感(二):所谓味儿

  1551爱手艺真乃奇人!!其实幻梦系列到银钥匙就可以完结了,寻找银钥之门因为设计太多自己的哲学宇宙架构微妙地沦为三流科幻小说……但寻梦未知卡达斯我真的爱惨了,比传统克系更加平和奇幻、瑰丽,同时还有着传统克系那种无道德无理智的风格,相当的美而残酷,一个不受自然法则规制的古希腊/波斯社会,爱手艺风味的不安版《一千零一夜》,《人间乐园》… 传统克系小说也是爱手艺才写的出来的微妙平衡,越去说明克苏鲁本质是什么,就越让整个小说变得无趣,给外神排实力顺序也破坏了克系的本质风味。爱手艺的文本里这些东西给就是巨大的难以名状的黑色团块,正常人类在正常社会里微妙的偏离轨道,在传说与理智之间的微妙行为,被致命的好奇吸引,企图投去一瞥,然而毁掉一切的是“管中窥豹”,本质超越人类理解的东西只能让所有探寻的人被压抑到san值清零(。) 所以既然是超越人类理解、虚无、无道德、无理智的东西,描述人的心理状态和看见的模糊一角,听到的只言片语是最明智的,因为被人类的手写出来的东西就不再具有克苏鲁的特点了嘛,失去本真,是可以被爆炒吃掉的章鱼……… 唉,就,想想爱手艺活着的时候还挺伤心的。

  《克苏鲁神话合集》读后感(三):XFS

  从克苏鲁神话的史观角度来看,“印斯茅斯之阴影”、“疯狂山脉”、“超越时光之影”、“克苏鲁的呼唤”都是必读书目;从审美角度看来,“超越时光之影”尤其出色,其设定有一种“汹涌澎湃、飞扬跋扈、肆无忌惮、永世不绝”的压迫式设定美学——总而言之,是超出普通地球人的想象啦!

  大名鼎鼎的“印斯茅斯之阴影”,从故事结构上没什么特别之处,甚至可谓古板;但是其妙处就在这里:一个普通的外人介入古老奇诡的乡镇、遭受迫害、逃亡的故事,纯粹简单的“鬼故事”外衣下,一种从黑暗中有大量恶心的阴谋在慢慢朝主人公身上“咬合、舔舐”的感觉,不知不觉就渗透了进来。

  这种阴冷潮湿,挥之不去的“厌恶感”,其本身就是恐怖小说的审美主体。

  洛夫克拉夫特尤爱主视角叙事,自然更加带来以上感受;而在“疯狂山脉”中,更有一种类似于“伪纪实文学”的风格。就好像电影中的恐怖题材伪纪录片一样,往往其外壳只是“日记”,“报告”,“新闻报道”,”自传“等这种应用文体。这种写法很难,也容易使一部分读者认为”太罗嗦“;殊不知,这种题外话式的写法本身,就是在对整个故事的存在感和震撼度进行提高增强啊。

  对于恐怖题材文艺作品爱好者和创作者来说,错过这样一套著作,实在不应该云云。

  《克苏鲁神话合集》读后感(四):神学即是科学,科学即是神学!

  中短篇小说集,内容很简单,写不同主人公在不同的环境下发生的一系列离奇事件。期间引发了我对神学与科学的一些思考,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神学的尽头即是科学。

  从科学角度入手,按照人类的规则去界定,进入太空,用一些科技突破大气层的束缚,挣脱地球的引力,进入太空,还得用一系列的科技去克服失重,完成一些人类探索宇宙的项目,这就是我们已知的认为的科学。

  从神学角度入手,未知的生物,完全可以不需要我们人类所定义的那些科技去达到穿梭宇宙,遨游太空的目的,他们本身已经进化出了那种特质,简单点来说,我们用神州多少号月球多少号去实现登月以及探索太空的这一行为,在他们看来完全就是“走路”那样轻松,而超出我们一切理解范围内的各种行为,无法用我们已知的科学去解释,所以只有给他们一个我们能理解的名号“神”去定义。

  但是这也只是我们人类的理解,按照“神”的理解,去向“太空”仅仅只是日常的行为,而穿梭时间,跨越空间,甚至说侵占其他宇宙生物的领地或者思维才是它们意义上的科学,而这些“科学”我们只能想想。

  宇宙是一个大的包容体系,没有根本的定义,只有相同事物的划分。

  打个比方说,用人类已知的思维去分析,标准去衡量,因为身边的“人”都是如此构成的,一个头两个胳膊两条腿。身边的猫和狗也都是那么构成的,因为我们习惯了,那种观念已经深深的印在我们脑海中,一说到猫,它的形象就已经出现在眼前了。但是如果这个“人”长了四条胳膊四条腿两个脑袋,甚至四条胳膊两条腿都是用头构成的,按我们人类的理解就可以说这是畸形,因为它有别于我们大多数,但是放在别的星球或者别的宇宙都是这样的生物,如果出现一个人,那么那种生物是不是就会认为我们畸形?

  关于身患抑郁症以各种方式自杀的问题。也是看书后思考的问题。在整个克苏鲁神话体系中,一直在宣扬一个价值观就是死亡才能得到善终,因为活着会被某些“神”入侵思想,乃至陷入无尽的恐惧中,变得疯狂,但是放在现实生活中却是相反的。

  在生活中,某些潜规则的规定,人分为三六九等,其实也确实是这样,亿万富翁和贫民窟的生活确实不一样,因为我们夹在中间,所以看到两者只会淡笑道:投胎是门技术活。但是真的如此吗?没有人知道人死亡后灵魂去了什么地方,也分辨不出灵魂到底是一种实体还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一个贫民做了一辈子好事,却吃不饱穿不暖,最后不得不死亡,如果有信仰的可能会说他做了一辈子好事,灵魂去天堂或者下辈子投胎富贵人,锦衣玉食,可是有没有想过,有时候死亡还不如活着,因为未知是恐惧的,而生活已然成为一种习惯,哪怕是终日陷入恐惧,疯狂中胡思想,但最起码还活着,还能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尽管困难点,也是在已知的世界。但是死亡就不一样了,灵魂真的会得到救赎,或者继续投胎吗?如果真投胎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哪怕是生物也好,但是谁敢保证灵魂不会变为一种实体而去向某些未知的世界、宇宙,或者我们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灵魂怎么样了,想到这些,有没有觉得原来活着如此美好?

  《克苏鲁神话合集》读后感(五):向宇宙致以愚陋的敬意

  这个分完全是打给作者本人,并非给书本身,不是给译者,也算不上是给克苏鲁神话。

  我最初读这书,感觉很没意思。这书排版不好,厚厚一册,字也密密麻麻,不适合阅读,不适合收藏。译过来的文字有一个饱受诟病的问题——词汇量极其狭小。不知是原作如此,还是译者的锅。但除去词汇量一事,这个翻译也说不上好,只是可以读。而克苏鲁神话,仅在这书所选的篇章中,体系没有很明显。大约作者是边写边设定,没有打下一个较为明晰的框架。并且作者极尽渲染之能事,反复使用各种雷同词句,意图塑造恐怖氛围。其实都是同一个果子,吃到第二个就没了味道。

  克苏鲁神话最大的问题,是没能留下立得住的人物形象。要讲一个故事,传达一种观念,最好的是有一个个的人、一个个的角色,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能立在读者的心里。然后通过人与人、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串联,组成故事,织成一个世界。而不是像克苏鲁神话这样,给出的都是世界观、故事背景、环境氛围,再去用一些浅薄的人物形象填充。这样,我们的心里可能就会只留下一种氛围,一种模糊的感觉,而没有故事,没有那个能让我们记住的人。一个好的人物形象能让读者将书中的感觉映射自身,延续到现实世界,让读者在生活中也能有所感、有所怀。克苏鲁却没能这样。它更像是一座神秘的花园,我们进去游览一番,并且深知自己即刻就将返回。

  但克苏鲁本身是应该达到这种映射自身的效果的。作者H.F.洛夫克拉夫特确实是想要传达出,步入现代社会的人类对自己存在的再认识,对科技万能理论的反叛(出自译者序)。作者所传达最多的可能是浩瀚宇宙下人类的渺小。但这种渺小却并不卑微,在诸多以探索、追寻为主题的篇章中,人类都锲而不舍、汲汲不倦地寻到了世界的真谛。我愿将之理解为对自负的人类的谴责,对宇宙、时空的敬意,与对生命的反思。这些在书中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表达,但很多都掩藏在了氛围之中。如果能有一个立得住的人物形象,与人们一起成长、思考,这种敬意与反思或将更深入人心。

  作者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对时空的认识很让人惊艳。《穿越银匙之门》一篇,他提出“时间其实是静止的…时间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所有那些过去存在的、现在存在的、将来存在的东西,事实上都是同时存在的”——难以想象,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就有人提出这样的时空观。可惜这种时空观,在克苏鲁神话中没有占上多少篇幅。克苏鲁更多是试图将人类摆放在地球历史的末端位置,来探索“史前生物”。描绘“史前”即存在的某种强大远古生物,以之来映衬人类的渺小。

  但作者对人类的认识又过于静止了,没有发展的人类史观。他眼中所设想的人类,不论是在史前、还是现在,都没有多少本质上的变化,最多只是相貌、名称之类的身外之物变动一下。对于人类社会、地球版图的设想,也没有发展的眼光。在《超越时光之影》一篇中,甚至用现代的版图与社会构成,去设想公元前50000年的将军,与公元5000年的哲学家。作者在许多想象中暴露出他自然科学知识的贫乏,还展现出了自己对人类发展理解的浅薄。

  然而克苏鲁最吸引我的,不是它的世界设定,而是它故事中所体现出的宗教观。这一点在《梦寻未知卡达斯》一篇最为明显。主人公伦道夫`卡特穿越重重艰难险阻,终于来到终结之前。不论那之前的寻路有多么无趣,最后那一段飞翔与下坠的入梦者之旅,足以唤起整篇的神色。想象自己同样在夏塔克鸟背上随之飞翔,那是对世界真谛、生命意义的追寻。我认为这一段旅程其实有神话和宗教的根源。神话是古时人们对“人类从何而来”的回答,宗教有时还回答“人类将去往何处”。洛夫克拉夫特在他的克苏鲁世界中,对这样的问题给出了许多探索。而洛夫克拉夫特借书中人物之口说:“直到最后,我也没有目睹任何真实可见的恐怖景象。”这大约可算是他对自己反思的总结与回答。

  总的来说,作者的设定棒,想象力丰富,思考不深但也算不上太浅,有一些闪光之处,只是故事能力不强。H.F.洛夫克拉夫特是少见的天才,克苏鲁神话也是罕见的奇观。克苏鲁神话不只是氛围、设定那么简单,它是一位作者在笨拙地向宇宙致以愚陋的敬意。

  19.01.29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克苏鲁神话合集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