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陶渊明集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27 01:07: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陶渊明集读后感锦集

  《陶渊明集》是一本由逯钦立 校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2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陶渊明集》精选点评:

  ●不捨。@paris

  ●陶诗之淡雅,自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时候,为了备课:)当然,注解很短,但读陶诗,本身也不必太多注解……

  ●詩抄了一個月帶十天,記傳贊述與疏祭文一讀而過。列入重讀隊列。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简单透彻的诗歌好读。字句明净,心境悠远。/不时翻看,代入语境地去读。尤其这次出差,在路途中看,别有一番风味。

  ●喜欢《归园田居》胜过《饮酒》,喜欢靖节对死亡的幽默消解,喜欢里面的每一篇文章。

  ●陶令不知何处去,陶仙名自盛唐传。去时远矣,隔代无华。素心且近之。

  ●第400本

  ●庚寅初冬,再读一过。筱堂记

  ●中华书局重印本质量之差,不能忍受。

  《陶渊明集》读后感(一):长勤

  附录部分,诗文系年虽简短,却见水准。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斜川之游之辩证,与桓玄、刘裕争战之际的陶渊明诗文情状,甚赞。诗文之中,对古贤之品录贯穿始终,是为心路;长勤二字频出行间,乃行迹。的非高隐之书,确确叹息之书。2013,。9.29

  《陶渊明集》读后感(二):佛系青年爱菊花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自然象征着隐逸高洁。经过前年流传,在一定程度上菊花已然成为陶渊明形象的化身。在陶的诗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田园派的开创者,正如现代社会里的佛系青年一样,不喜压力山大的城市生化,只向往诗和远方。在他平淡自然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知足常乐的乐观心态。

  《陶渊明集》读后感(三):“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陶渊明诗曰:“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咏荆轲》)。荆轲前脚刚上战车,后脚已达秦宫,气势之强,可见一斑。杜牧亦有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西塞山怀古》)。王濬的“无敌舰队”一出益州,金陵孙家连忙树起白旗,速度之快,跃然纸上。

  就一句诗,从北燕到西秦,从长江上游到下游,横跨了大半个中国。

  《陶渊明集》读后感(四):写出了春风拂拭土地之貌

  陶渊明诗文以平易见称,然而平易绝非平淡,其中暗含雕琢之工巧。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无一字甚奇,可不但将初春情状描摹得惟妙惟肖,更有一种幽深的意蕴在。出句中的“交”字,写出了春风拂拭土地之貌,以及充满道家哲学意味的万物交融之感。对句“亦怀”二字,体现了一种从容自得,“亦”字更是暗示着作为叙述者的作者也在一同沐浴春阳。

  《陶渊明集》读后感(五):与苏轼的和陶诗对照读,效果更佳

  陶渊明在他生活的时代,是不入流的,大众看不上陶渊明那样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的诗文著作。但是大浪淘沙,昭明太子慧眼独具,第一个给陶渊明判了高分。后来,陶渊明便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了。

  个人观点看,陶渊明真正的知己,如果说只有一个,那应该就是苏轼。苏轼晚年被贬之后,几乎尽和陶诗,把陶渊明的文字改编和于音律,抄写陶渊明的原文……在境界上,苏轼自认为已经不输于陶渊明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陶渊明集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