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是一本由徐洪才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读后感(一):MBO 融资渠道 VS 还款资金来源
融资环境限制。
恒源祥MBO的资金来源于私企
宇通客车MBO的资金来源于投资机构
深圳方大MBO的资金来源于股权质押贷款和现金分红
全兴股份 MBO的资金来源于信托公司的融资
《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读后感(二):企业造系案例
企业造系,何谓企业系?
当企业到了相当大规模之后,往往不只是以一个独立法人形式存在,而是通过资本和产权纽带形成很多相互持股关联的体系,这种企业持股体系简称为企业系。
如果以控制两家以上上市公司的标准来看,中国股市已有 20 多个 “系”。
主观为之,称为造系。
企业造系一般是通过股权投资和兼并收购实现的。
《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读后感(三):企业吸收合并案例
从法律上看,企业兼并或称为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合并成一个公司的行为。
我国《公司法》规定,合并有两种形式:
(1)一是新设合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成为一个新公司的行为,合并各方法人地位消失,重新组成一家新公司,用公示表示是 A+B= C;
(2)二是吸收合并,即一个或多个公司并入另一个公司之中的行为,在合并的一方法人地位消失,另一方存续,
用公示表示是A+ B= A。
《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读后感(四):资本价值增值链条
资本运营活动之所以能够展开,还由于存在一个资本价值增值运动的客观规律。
依据资本价值增值链条结构的先后顺序,把这种资本价值增值分为五级。
(1)即在私人权益资本市场中,通过【溢价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实现原有股东价值增值,这是资本的一级增值;
(2)在证券的公开发行市场中,证券发行上市的溢价收益形成二级增值;
(3)在证券交易市场中,投资者证券交易的价差收益形成三级增值;
(4)四级增值来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中的价值增值;
(5)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产生五级价值增值——《投资银行学》
五级资本价值增值都来源于【企业市场价值】与其【净资产之间的差额】。
由于企业市场价值就是未来收益的现值,因此资本增值通常会呈现出一种乘数效应,即在预期企业具有较好盈利前景时,企业市场价值会远远高于其净资产,企业市场价值与其净资产之间的差额便成为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各类投资者追寻的共同目标。
从投资角度看,投资人关注的则是不同形式的资本价值增值。
从融资角度看,反映的是企业融资形式的变化。
《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读后感(五):资本运营 VS 投资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中从事资本运营中介服务的专业金融机构,因此投资银行业务的内容其实就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全部内容。
遵循着企业融资周期和资本五级价值增值的运行轨迹,我们再来看看资本运营和投资银行业务的内容。
(1)风险资本——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投融资服务的,属于投资银行的上游业务,主要是创造一级增值和二级增值。
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以获取资本利得为主要目的,变现退出是实现风险资本价值增值的关键环节。
风险资本退出的主要形式:一是被其他企业并购,另一个是IPO成为上市公司;前者得到一级增值,后者得到二级增值。
投资银行的传统承销业务为证券发行人和新股投资者创造了二级增值。投资银行在证券承销中的代理业务和自营业务的收益来自于二级增值;
投资银行的证券交易业务创造了三级增值,其中经纪业务和自营投资的收益都来自于三级增值,代理客户从事资产管理的收益也来自三级增值。
兼并和收购是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并购自营和财务顾问为投资银行带来四级增值收益。
投资银行参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创造五级增值。
《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读后感(六):华立系资本运营
华立集团在国内A 股控股有三家上市公司:
华立控股(原 “重庆川仪”,000607)、华立科技(原 “海南恒泰”,600097)
昆明制药(600422),并在美国纳斯达克拥有一家上市公司股权。
1. 重组重庆川仪
华立第一次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是在1999年5月,当时华立集团以每股 3.00元的价格协议受让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市上市公司重庆川仪国有法人股7 078万股中的4 432万股(占总股本的29.01%),成为重庆川仪(现改名为 “华立控股)控股股东。
华立集团买到的是一个被称为 “准新上市公司” 的十分干净的壳。
完成对川仪股份的收购之后,立即着手为其注入优质资产,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便让公司扭亏为盈,摘掉了 ST的帽子。
随后,将其更名为华立控股,正式在资本市场上亮出了华立的招牌。
《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读后感(七):管理层收购(MBO)案例
《贷款通则》有关规定,不得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借款,不得以这些企业的国有产权或实物资产作标的物为融资提供保证、抵押、质押、贴现等。
2003年12月21日,郑州拍卖总行在《郑州日报》刊登拍卖公告。2003年12月29日,郑州拍卖总行对财政局所持宇通集团100%股权进行了公开拍卖。
通过竞价,上海宇通以人民币14 850万元的价格拍得宇通集团90%的股权。
MBO之路,在其股权转让之路眼看被堵死之后,最终借道司法拍卖巧妙地绕开了政策规定而完成MBO。
2. 模式和结构
2. 模式和结构
宇通客车MBO模式基本上是由公司的管理层及其职工首先注册成立一个专门用来进行股权收购的壳公司,然后壳公司对目标公司的控股母公司(宇通集团)的进行收购,公司的管理层在壳公司中占有绝对控股地位,从而间接控股目标公司。
通过其受让上市公司的股权间接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读后感(八):金融控股公司案例
金融控股公司可分为纯粹金融控股公司】和经营性金融控股公司两种。
纯粹金融控股公司设立只是为了掌握子公司的股份,从事股权投资收益活动,其控股母公司没有具体的经营业务,但有投资功能并进行监督和管理。
经营性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既从事股权控制又从事实际业务的母公司。
(1)纯粹金融控股公司
(2)经营性金融控股公司
如中信系、光大系、平安等。
经营性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既从事股权控制又从事实际业务的母公司。
1. 金融控股母公司
(母公司从事银行业务/ 光大)
2. 金融控股母公司
(母公司从事证券业务/ 中信)
3. 金融控股母公司
(母公司从事保险业务/ 安邦)
《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读后感(九):携程模式:A轮融资 → B轮融资 → 并购 → 招股
【携程模式:注册公司→ A轮融资 → B轮融资 → 并购 → 历史业绩→ 招股】
携程旅行网成立于1999年,总部在上海,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
1999年10月,携程吸引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第一笔投资;
2000 年3月吸引日本软银集团的第二轮融资
2000 年11月收购国内最大传统订房公司现代运通,成为中国最大的宾馆分销商。
与此同时,还引来了美国凯雷集团的第三笔投资。
三次融资共计 1800万美元。
上海实业、美国兰花基金及香港晨兴集团也是携程的投资方。
2002年4月,收购北京最大的散客票务公司——北京海岸航空服务公司,并建立全国统一的机票预定服务中心,在全国各大城市提供送票服务。
2004年2月25日,携程旅行网在上海宣布收购上海翠明国际旅行社,并将后者更名为上海携程翠明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美国美林是此次携程网IPO的牵头行,携程网选择美林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IPO地点在美国,美林更熟悉当地法律与投资行情等情况。
《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读后感(十):企业买壳上市案例:中远买壳众城
企业买壳上市案例:中远买壳众城
操作过程/ 1. 准备阶段
1996年底至1997年为收购的准备阶段。
中远集团从1996年就开始着手收购【国内上市公司】,1996年底与上海亚洲商务投资咨询公司(以下简称 “亚商”)接触,双方决定合作。
作为收购方的财务顾问,亚商首先考虑的是【收购方式】和【收购对象】,并对国内上市公司进行了严格筛选,确定了几家合适的目标公司,中远和亚商对这些候选公司进行严格分析、论证,和这些公司的管理层初步接触。
在此期间,中远和亚商多次向上海市有关政府部门就购并上市公司进行咨询。
最后于1997年1月底中远决定在上海专门成立一家企业作为收购主体,至此收购的步伐已逐步加快。
中远买壳众城/ 2. 实施阶段
中远与忠诚实业的主要大股东就股份转让进行了多轮谈判。
【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中远一次性受让众城实业发起人国有法人股共4 834.426 5 万股,每股转让价格/ 3元,共耗资 1.45 亿元。
中远置业持有众城实业 28.7%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买壳上市动机】时间快——此次收购行动从最终确定目标公司到股权转让成交、公告,前后历时仅两个月。
从而迅速采用资产运作、资产经营的企业外部增长方式,赢得了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