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资本运作理论模式与实践操作》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2-17 04:14: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资本运作理论模式与实践操作》读后感锦集

  《资本运作理论模式与实践操作》是一本由罗珉著作,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页数:3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资本运作理论模式与实践操作》读后感(一):企业兼并内幕信息【股票市场】

  企业兼并内幕信息

  在西方,由于预期效应的作用,企业兼并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股价波动,因而带来极好的投机机会。

  掌握兼并内幕信息的企业或个人,预先购入兼并方或被兼并方的股票,待兼并完成后,按上涨价格将股票售出,就可轻松地从中牟取暴利。

  这种内幕交易与风险套利的行为同出一辙。

  然而在股票市场上,这种对投机利益的追求反过来又极大地刺激了企业兼并的不断发生。

  《资本运作理论模式与实践操作》读后感(二):兼并中的【市盈率(P/ E)变化】

  套现与杠杆

  上市公司市盈率如果是20倍,上市后卖出股票(增发),相当于可以把未来20年的利润提前进行变现。

  市值变现之后,再用其中一部分的资金用于其他未上市公司的并购,再增加1倍的利润。

  市盈率不变的前提下,又能获得翻倍的市值,继续变现收购,实现正循环。

  人本身也是20倍左右的市盈率,在你投保寿险的时候,如果保额是200万,健康告知会问及你的收入是否大于10万,这要求的就是收入与身价的匹配。

  所以年收入乘以20,大致就是自己的身价,提高收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部人快速提高收入的途径,都是通过开立公司,以较低的成本收购别人的单位产能。

  《资本运作理论模式与实践操作》读后感(三):企业资本运作就是西方企业的兼并史

  西方企业的资本运作经历了几次潮起潮落,形式愈来愈复杂,规模越来越大。

  1. 第一次并购浪潮出现在19 世纪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时期。

  2. 19 世纪80 年代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使世界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

  在资本运作的高峰期,1890- 1902 年期间,美国被并购企业总数为 2653家。

  第一次资本运作的主要形式是横向兼并,即资本在同一生产领域部门中集中,优势企业吞并劣势企业组成横向托拉斯。

  第二次资本运作浪潮发生在 20 世纪20年代,其中以 1928 年为高潮。第二次资本运作浪潮以纵向兼并为主。

  第三次资本运作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后的 20世纪50-60年代,其中以60年代后期为高潮。此次资本运作以复合兼并(即两家没有联系的企业间的结合,这种兼并可以规避经济变化的风险)为主。

  第四次资本运作浪潮发生在20世纪70-80 年代,以 1985年为高潮。此次兼并浪潮最流行的方式是 “杠杆收购(LBO)”。

  进入了20 世纪80年代后,兼并形式更加复杂。在杠杆收购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如:管理层收购(MBO)、认股权证(warranty)和股票期权(Stock Option)等。

  20 世纪 90年代后掀起了西方企业的第五次资本运作高潮。在这次资本运作浪潮中,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是各企业寻求资本运作的主要动机。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达到一定的商业目的而相互合作,达成某种形式的协议或协约。

  《资本运作理论模式与实践操作》读后感(四):企业的资本运作:资本运作是一种投资行为

  资本运作往往是通过合并(consolidation)、兼并与收购(M& A.)、接管、改制上市、发行新股、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认股权证、公司重整、企业破产等手段来进行的。

  (1)第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是资本运作的前提。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明晰” 的特征使兼并企业和被兼并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和转让成为可能;

  (2)第二,获取被兼并企业部分或全部的产权是资本运作的途径。

  在兼并与收购中,收购企业并不需要获得被兼并企业的全部产权,特别是在【控股式兼并中】,它只需要购买被兼并企业一定比例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掌握其控制权即可。

  并且,这一途径的实现并不一定是 “优吃劣”,也可以是 “优吃优” 或者 “劣吃优”。

  (3)第三,控制被兼并企业是资本运作的目的。

  资本运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被兼并企业的控制权,并对其进行重组,重新定位并选择经营目标,进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

  (4)第四,产权交易行为是资本运作的本质。

  资本运作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易,其交易的对象就是被兼并企业的产权。

  产权指的是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相关的财产权。前者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 就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资本运作而言,其实质就是不同财产所有者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所有权的让渡与交易。

  而对同一所有制主体来讲,资本运作的对象是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并非企业原始的财产所有权,更不是企业的经营权。

  (5)第五,资本运作是一种投资行为。

  一般来说,企业有两种投资方式:

  1)一种是将资本投向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上,如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

  2)另一种是企业通过市场购买另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现存企业,将该企业即各种生产要素的整体组合纳入本企业的运营轨道,从而达到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实现发展目标与战略的目的。

  (这就是企业的资本运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资本运作理论模式与实践操作》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