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的阶梯》是一本由薛涌著作,新星出版出版的胶版纸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3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英的阶梯》精选点评:
●浙大最受欢迎的那位材化教授的确肚子里还是有一点东西的,但是听过他一次讲座以后千万别再去听第二次,因为就那么一点墨水翻来倒去,薛涌也就是这么一位教授吧。他要表达的事实要阐述的观点在上一本书《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这本书只是多一点case而已,重复的事例挺多的,而且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观性很强。不过,对于想了解美国社会和教育的人来说,不失为一本轻松的读物
●关于美国大学和教育的简介
●读了百来页,收获很少,除了一些大学排名
●不要盲从..
●很容易看懂的一本书,还不错啦。
●给准备把子女送到美国去的父母看。
●因为看过<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所以继续读
●还是缺点什么东西
●比较赞同作者观点
●对美国大学有了全新认识,对大陆大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精英的阶梯》读后感(一):佐味点心
前边同仁们已经提了很多优点了,我就只说缺点吧。
1。此书的主观色彩浓郁,调查不够客观公正(来源:作者自身的经历为主,阅读的一些书籍、杂志为辅)。
2。主题不够突出,无关紧要的东西一堆(当然,可能正好迎合了你的兴趣)。
建议:完全可以当作了解美国情况的小说来读,毕竟北大中文系的文笔还是很流畅的。
《精英的阶梯》读后感(二):确实是了解美国高等教育情况的一本好书
不了解出版社。知道这个作者。
作者在本书封底的文字很恰当的声明了他写此书的目的,全书内容不夸张,给人以可信度和真实感。
从书的装帧和排版看,不花哨,没做什么噱头。全凭内容取胜,值得看。尽管距离成书时间又过了几年,但对有志美国留学的人来讲仍有参考意义,如果是出去读大学,那么就高中时代看,这样给自己留够时间考察中意的美国学校。
稍微感慨一下,10多年前,哪怕是已经进入大学时代,如能看到此书,也许我也会义无反顾加入GT族,时光荏苒……
《精英的阶梯》读后感(三):知耻而后勇
迄今为止读到的对美国教育最完整的描述和深度分析。
在对美国教育体系进行描述分析的同时也对国内的教育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国内教育目前所谓的市场化改革,仅是经济层面的改革,之余教育本身并无改善,相反却有退步。我们对教育发达国家的借鉴不应只局限于表象层面,要深入研究他们的内部机制,从根作起。但中国现在整体浮夸的大环境下谁又愿意作老黄牛呢。
如果你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如果你对中国的未来给予希望,或者你非常想把你的孩子培养成真正的人才,一定要阅读这本书。
《精英的阶梯》读后感(四):浅尝
薛涌在《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查》的序言中开门见山,这是一本写给想留学美国的学生及他们家长看的书。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因素使留学从梦想成为现实,作者以1994年赴美后的亲身经历总结到,如果不懂美国大学的文化、教育理念,不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理想与美国教育体制进行衔接,留学美国也会事与愿违,本书无疑为有志于留学的人提供了一个近距离的参照。当然,这本书也是一份给中国大陆高等教育改革的范本,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固步自封就意味着大量的生源流失,当今在北京等地,香港的各大学而不是清华、北大成为考生的第一选择就是明证。如何弥补不足,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薛涌先生给了我们一份来自美国的视角。
《精英的阶梯》读后感(五):观点还是不够鲜明
列举了大量,但是却有不少重复的事实来表达观点,通读本书和《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发现薛涌肚子里也就那点料,好比原料只有几个鸡蛋,但要非要做出一桌子的菜,只好:胡椒炒鸡蛋,辣椒炒鸡蛋,西红柿炒鸡蛋,乌鲁木齐孜然炖蛋。
乍一看很有营养,本质上只有一堆鸡蛋,食到末了有种想吐的感觉,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也就经历过这么几个鸡蛋,却可以用一堆配料堆砌好几本书。
粗粗翻一遍足够了,还好,文字挺流畅,挺口语化,适合横扫和跳读,说白了,就是没什么观点特别值得你停下来思考。
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这种比较懒得去思考深邃内涵的人喜欢不舍扔下这本书的原因。
好吧,也许说他“肤浅”有点过,那么,给你一个“还行”的评价吧,望薛涌同学再接再厉,在后半辈子写出点真正能让我们不忍释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