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人马座》是一本由郑文光著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元,页数: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飞向人马座》精选点评:
●中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作品,看看回忆下那个鸡血时代 的科学崇拜与幻想。很快花了点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放下以后只能一声叹息啊。。。。。。这本书的出名充分说明了出名要趁早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么一本中篇小说要放在今天这个历史背景下看真是要让人笑掉大牙的。。。。再面对书中对政治的谄媚嘴脸,不禁只能心酸一笑了。这就是我们第二次科幻高潮的代表作?看来现在只有大刘和钱莉芳的东西可以看看了
●幻想中,每个人都是完美的。
●想到本书的写作年代和背景,作者还是很了不起的。
●这本是我的启蒙
●因为少年时的一批书,到现在依然喜欢科幻!这本书就在其中。
●有苏修和美帝的科幻小说,不过还是很经典的。
●真好看啊!还有类似的书吗?中英文都可以!
●三观正,会推荐给小盆友的科学书。某种意义上有点像Focault所说的异托邦,特别是船的意喻,好像拥有汪洋大海,却又受困于方寸。
●高中图书馆借阅。我还记得我拿着这本书,靠着室外的乒乓桌,抬头看天的样子。高一的心情非常好。
●就小说而言可读性不高
《飞向人马座》读后感(一):印象
对此书印象很深
感觉是一个不合格的科幻小说,但是一部合格的励志篇。郑文光的许多小说都是这样。
结局居然皆大欢喜,削弱了本来可以营造出的永恒悲剧气氛,不过这样倒是极适合少年阅读。
《飞向人马座》读后感(二):又见故人
小时候在姑妈家过暑假时遇到了这本书, 连续两个暑假读了至少两遍, 现在居然在讨论"三体"的文章里见到了这个名字, 再在豆瓣上一看评论, 原来在一代科幻迷中有这么大的影响呀.
《飞向人马座》读后感(三):童年的美好回忆
我想儿童看这本书和成人看,会看到很不同的东西,感觉自然就差别很大。
我是在小学阶段读这本书的,距今也十几二十几年了,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到现在有时候还会把它从书柜里拿出来翻看。回想起来,这本书带给我的基本上没什么负面的东西所以抛开那些所谓的科学常识什么的,这是一本很优秀的文学作品。带给我阅读的快乐,启发了我的思维,更为我展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为此我又在同期找了许多有关天文的书籍来看),作为一本1979年创作的科幻小说,我认为它优于其后的许多作品,所以……夫复何求呢。
《飞向人马座》读后感(四):梦想永无止境
好象是十几年前从姥爷的一些杂物里翻出了这本书 当时的惊喜真是无以言表 没想到30年前国人就写出了这么一本硬科幻 这本书成了我那个童年暑假的唯一消遣 读了至少有3遍 每个晚上就天马行空带着那些红移 黑洞 宇宙射线的想法进入梦乡。。。。随后在我成长的岁月里能带给我如此喜悦的国人科幻作品却寥寥无几 在神七圆满飞行后的今天 似乎能看见已作古的郑文光老师一些欣慰的笑吧
故事讲了三个青年在一次失误操作中被发射入太空 随后经历种种磨难 最后通过黑洞的离心力终于返回地球的故事 小说想像大胆 思维严谨 内容详实 后来看了篇郑老师夫人写的回忆他的文章 说郑老师曾经为了推敲小说中的一组数字 整整算了一下午。。。
《飞向人马座》读后感(五):这本书挑战了人类的常识极限!
既然是科幻小说,就应该有最起码的科学常识和日常生活常识。众所周知,航天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由几十万科学家、工程师和军人通力协作的结果,航天基地的安保是及其严密的,发射前的检测和准备程序也是极其严谨的。但这本书却挑战了人类常识的极限,在我看来没有科,只有幻,整个就是一个大笑话!比如书中写的:一个工程师带着两个学生就能完成世界上最大宇宙飞船的发射前的检查工作;总工程师的未成年的小女儿带着她的小宠物狗随随便便就能进入到发射前的宇宙飞船中;一个北方国家的机器人随便按了一下电闸就能使飞船提前发射!老大!醒醒吧!飞船正式发射前是不会加注燃料的,就是加注了燃料,也绝不是按了一下电门就会发射这么简单!你自己不明白,不要以为大家也不明白,你这样写,侮辱了大家的智慧,更是对广大的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最大的贬低和不尊重!因此恳请郑大师,写科幻小说不是写儿戏,它还担负着普及科学知识和启迪人智的责任,请您改好再发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