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人生》是一本由傅佩荣著作,上海三联出版的233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8-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易经与人生》精选点评:
●了解易经
●入门之作。
●买了本盗版的。狂晕中,书的包装和里面都说作者是曾仕强。狂晕,狂汗中。
●听过课件
●不知道今年为何对易经开始感兴趣,作为一个纯小白,个人觉得这本书是很好的入门,傅佩荣以最通俗的例子来解释卦像,着实减少了一个初学者很多的困惑。未读时从不层想到玄学原来是这么的包罗万象。这本书重点介绍了,乾坤谦三卦,里面的人生道理却是也很收益非浅。不过很多内容看完总是记不住,需要再多看几遍。另外在看的过程中其实自己也有很多疑问,到没有勤于纪录下来,读后就忘了,这是很大的问题!没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失去了读书中一个很大的乐趣,尤其是这种类型的书!
●作为入门浅显读物 有收获。可能是讲稿整理,重复处颇多
●不仅仅是卦,更是人生。。。
●算是入门级的一本书,比起《易经杂说》要基础很多。
●再次捧起,我要好好想想。
●易于入门,娓娓道来
《易经与人生》读后感(一):与鬼谋
同为入门书,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基本没讲到占卜,而本书则没有忌讳这一点,讲到了占卜的作用——超越人类自身的力量,破除人类本身认知局限的盲点:
可以解释为天道——不依赖于人的力量;
也可以解释为“鬼谋”(祖宗道)——大概与儒家的祖宗崇拜离不开关系吧,而今之解《易经》,又难以离开孔子的《十翼》;
总之,看起来像是诉诸无知,或是诉诸神秘,或是诉诸或然性,或是第六感,或是敝除偏见,或是想象另一种可能……
至于占卜到底准不准,与解说人的能力关系就很大了。个中缘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易经与人生》读后感(二):《易经与人生》—— 易经不易,人生不易
读过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后再来读傅佩荣教授的《易经与人生》,小女子认为,傅教授的书写得更好,更深刻。
一直以为,易经是本神秘的书,那些神秘的符号,有怪力乱神的嫌疑。看到《易经》,便想到了影视剧里那些手持幡,摇头晃脑眯眼掐指的老家伙。除此之外,《易经》别无它用。
但是,或许正是它的神秘吸引了我,心里对易经总是有一点向往,一点畏惧。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把我带入了易经的世界,是我对易经的启蒙。而傅教授的《易经与人生》却教会了我以哲学的眼光看待《易经》,让我知道了《易经》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易经》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人生哲理,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哲学,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或许,这么说有点夸张。
但是,对《易经》渐渐地着迷了。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迷惘的年纪。有些人,有些事,让我疲惫,让我害怕。总是喜欢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地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许多时候,你不想去惹麻烦,麻烦却会来惹你。这不是个安宁的世界,我如何能够做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夜里,床头一盏温暖的台灯,躺读傅教授的《易经与人生》,渐渐地明白了许多道理,那是经历过了许多人许多事,也有磨难也有磨砺的长辈给我的敦敦教诲。我相信,傅教授真的把他的人生经验和感悟融入了这本书里,让后来人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孔子喜欢读《易经》,以致韦编三绝,他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是的,易经是圣贤写给圣贤读的书。随着年纪的增长,渐渐地便会越读得懂易经。
以我有限的人生经验,读易经也是一知半解——或许只是略知皮毛,远远够不上一知半解!读傅教授的这本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易经》,也可以更好地用《易经》指导人生。
《易经》不易,人生不易。
但有了《易经》指导的人生便有了更多的意义。
《易经与人生》读后感(三):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启发智慧
易经的“义理”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一直在变化之中,充满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易经的“象数”用于占卦,秉持“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对占卦结果“无有师保,如临父母”,要明白“天道无吉凶”
易经皆是人生的正途在于“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启发智慧”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简易、变易、不易”
自强不息——乾卦
厚德载物——坤卦
非吉则利——谦卦
============================
基本八卦(八个经卦)的口诀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卦象歌
一、乾宫八卦(属金):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二、坎宫八卦(属水):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三、艮宫八卦(属土):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四、震宫八卦(属木):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五、巽宫八卦(属木):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六、离宫八卦(属火):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七、坤官八卦(属土):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八、兑宫八卦(属金):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地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上下经卦变歌
讼自遁变泰归妹,否从渐来随三位。
首困噬嗑未济兼,蛊三变贲井既济。
噬嗑六五本益生,贲原于损既济会。
无妄讼来大畜需,咸旅恒丰皆疑似。
晋从观更暌有三,离与中孚家人系。
蹇利西南小过来,解升二卦相为赘。
鼎由巽变渐涣旅,涣自渐来终于是。
《易经与人生》读后感(四):《易经》之经典名句
中国有史以来,有过诸多的经典传世之作。《易经》作为中华经典传世之名著,对中国的哲学、文学、政治、法律、天文、历法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与品读。现摘录部分名言,重温先哲们那丰富而深刻、极富哲理性的思想。
“圣人” 孔子五十岁以后,他当了鲁国的太宰,开始接触到被视为国家最高机密的《周易》,从此对《周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不释手,须臾不离,“居则在席,行则在囊”,“读《易》韦编三绝”。他感叹地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对《周易》给以充分肯定,并大加赞扬。《系辞》中说:“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大道,如斯而己者也。”指出《易》不仅包括宇宙变化之规律,也包括社会发展,创造事业的道理。他对《周易》的独到理解,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唯一深谙《周易》并有独到见解的人。孔子专门著述“序、彖、系、象、说卦、文言”等文字即《易传》,对《周易》进行历史性的解释,成为对《周易》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成为学《易》必读之作,因而《易经》,成为五经之首。孔子书《易传》,对《周易》的解释,使只有五千余字卜筮性的《易经》转化为哲学著作,使之发生了质的升华。孔子释《周易》之前,人们都以为《周易》为卜筮之书。文王演《易》把它视为卜筮之书。所以卦爻辞中多以吉、凶、悔、吝来判断卦的好坏。孔子以《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七篇来解释《周易》,范围囊括天、地、人,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显示我国古代光辉的科学智慧和深刻的人文思想。它的取象比类,阴阳对称,刚柔调和的整体思维,强调序列,注重节律的象数思维,表现了我国独特的思维特点。它的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发展观;万物变化日新,物极必反的矛盾转化思想;仰观俯察,穷理尽性的认识原则;人能“赞天地之化育”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等,成为我国古代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指导原则。孔子在《易传》中指出,卜筮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其内容则是以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我们应当看到卜筮形式之下的真实内容。又对蓍、卦、爻、辞作了精辟的哲学分析,来阐述《周易》中的哲学思想。比如在卦爻辞的解释中特别重视“时”和“中”的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时效性,先时或后时,都会造成失误。《系辞》中每句话都表现哲学的色彩,比如“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等,就连《序卦》的六十四卦排列,也表现其必然性。《易》从伏羲画八卦始,文王演《易》使之成为《易经》,但是不被人们理解,又经孔子释《易》撰《易传》,才被人们接受。《易传》成为学《周易》的必备之书,只有通过《易传》的解释,人们才能弄明白《易经》的真谛。所以说《易经》成书“世经三古,人经三圣”。“三古”即伏羲远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近古。“三圣”即圣人伏羲,圣人文王,圣人孔子。孔了释《周易》,点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火炬,使《易经》的光辉穿透历史尘埃,照亮了现在以及将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经典语录,易经语录,名言
2、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
6、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7、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8、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9、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10、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11、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12、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13、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5、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8、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19、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20、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32、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33、尺蠖(2)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34、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35、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3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37、极天下之赜(3)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38、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39、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40、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41、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42、君子以莅(4)众用晦而明。
43、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