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东京蠹余录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10-20 02:38: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东京蠹余录的读后感大全

  《东京蠹余录》是一本由尹敏志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蠹余录》精选点评:

  ●笔力欠佳,文章杂七杂八牵扯不清,弘文庄一节基本上都在引用反町茂雄的自传。只喜欢山本书店一节,可能是因为去年刚去过吧。。。

  ●网店非半价购。期望很高,结果有点失望。东京书店选介,买书少得很,买书很平淡。郭、二周属于老生常谈的话题。山根幸夫的书卖了很多年,依然还有,量不小

  ●2016年在东京错过神保町,2020年还没出发就取消行程,也只能在书间神游神保町了。

  ●从旧书店到旧书到背后的爱书人 写得挺好的嘛(谁说理科生果然文笔差balabala的我觉得朴实流畅的文笔比好多故作呻吟的强多了吧)ps.我也在神保町呆了那么久咋就没有这些感悟呢

  ●最喜欢作者自己搜书的那几篇,比如山本、五十岚、原书房。说看见有人先到,在那翻胡适,自己也赶紧抢个好位置,这种好书人常见的趣味,如同赵万里派人跟长泽规矩也再抢先下手。买书是雅趣,但书里透露出来的竞争是常态。世事变迁,书籍也在中日间来回流转,中间还有几次书厄。所以看到仁井田升感叹,不意皇明条法事类仍存人间,是很感动的一段。搜集资料下功夫;倒数第二篇和语辞有好几个,跟其它篇不大一样。豆瓣阅读第一本。

  ●懐かしい

  ●书中写到的书店去年8月神保町一日狂奔的时候有不少都进去转过,因为不懂日语对书店的了解也有限,没什么收获。这本书介绍的都是与学术史有重要联系的书店,查阅了不少资料,有些是老生常谈了,但很多对我来说还是很新鲜可读的。不过和苏枕书写京都书店相比,作者对学术和书籍的浸润还不够深,尤其缺少了娓娓道来的笔触中的温文尔雅,脉脉温情,当然这也可能是东京和京都风格的区别?东京的新旧书店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如果有人能深入写写那些经营各种不同类型书籍的店的历史,肯定很有趣吧,不过能对各个门类的书籍都浸淫那么深的人应该不存在吧?不然家里得有多大地方采购放啊哈哈

  ●本以为是随笔,然而考据内容略多,或是少了些私人风趣。以尹先生的能力,我觉得本应写得出自我的烟火。

  ●文笔流畅,读起来一点不费力!期待更多作品分享

  ●梁鸿:他试图从日本古书的购买,去探查日本关于中国的研究,以及研究的发展状况。他自己的找寻过程,既是一个线索也是一个过程,既是文献的考察也是历史的考察。非虚构就是这样一种倾向于个人观察的、能够把现实生活和现实事件转化成艺术的形式。

  《东京蠹余录》读后感(一):标记

  1 P27注④“田中·也可能从日本藏家……”

  2 P39末段括号内高罗佩生卒误作1910-1867。

  3 P67引《琳琅阁主人与我》“他后来成为名古屋其中堂书店的老版”,当为老板。

  哈哈哈这个错字只可能出现在书蠹身上。

  4 P78言丸善书店火灾“应该是在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日”,但据后文P84“这就是一九〇九年火灾后重建”、P89“这已经是丸善本店依次于一八七六、一九〇九年两度毁于火灾……”。因而怀疑前文火灾年份似乎应是一九〇九,且与文中提到周作人误记的一九一〇年更为接近。

  但并不了解相关背景,且书店屡遭摧毁,五次重建,两者也许本就不是同一场火灾也未可知。

  5 P85引梶井基次郎《柠檬》“看上去全像是讨债人、的幽灵”,似阙文。

  6 P99引文“ 因请静公以三夕之而校之”,阙一“力”字,已有豆瓣网友指出。

  7 P108“一代目山本常太郎,曾是松山堂书店的店员”。下意识觉得是前文“嵩山堂”之误,但转念一想,当是有松山堂书店,只不过书中没有专篇描写,不知道罢了。

  8 P242段二“庚寅(1990)”,当为1890。

  观感。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很适合作为床头读物,睡前翻几页,半夜醒来,再读两段,几天便翻完了。内容原以为是一部个人的访书志,更多还是书店里的书人书事。不时穿插一些作者自己的购书经历,虽然也时常力有不逮,但读来仍不免让人眼红:偶尔交集的几种,作者一咬牙尚能收入箧中,而同一个时期,咱能在网上找着电子资源看看,已属幸运。

  腰封中间分隔店名、人名的那一道痕迹,好几次都以为是头发,伸手去掸。后来心想,莫不是画了只衣鱼?可实在也太不像了。这会儿突然反应过来,难道是作者书页中那串一触即碎的铃兰?若真是如此,那设计真是太有心了。

  《东京蠹余录》读后感(二):读书人的情怀,时光的沉淀

  今年的疫情,阻止了几乎一切走得更远的“在路上”的步伐,只能通过书册与文字来实现精神“在路上”的梦想。在《东京蠹鱼录》中,通过一位在日留学的博士尹志敏之笔,仿佛身处东京的神田神保町,不仅能够推开街上古书店的大门,闻到古书的芬芳,还能穿越时光,回到二十世纪之初,周氏兄弟、郭沫若、郁达夫在书店里寻书的身影历历在目,爱书人心心相惜的故事细节丰盛,读起来颇有些意思。

  正如周作人回忆中所言:“我就喜欢在东京的日本的生活,即日本旧式的衣食住。此外是买新书旧书的快乐,在日本桥、神田、本乡一带的洋书和书新旧各店、杂志摊、夜店、日夜巡阅,不知疲倦,这是很多人喜欢的。”一座城,与书店联系在一起,忽然一瞬间就风雅有温度了起来。

  在《东京蠹余录》中,还有一段话同样让我印象颇为深刻:“书的聚散流转,东渡西归,永远是难以预料的,而这,也恰好是旧书店之魅力所在。”能够有一家或几家常常光顾的优质旧书店,不啻是读书人的梦想之一。阅读作者笔下以神保町为圆心的周边一众风格各异、定位各有特色的新旧书店,从郭沫若常常光谷的文求堂,罗振玉等当作古书战场的琳琅阁、周氏兄弟经常订购书目的丸善书店、内山书店……会忍不住遐想,自己身处于此片读书人的福地,会是何等神仙的体验。然而,这一切不过只能停留于想象而已,包括文求堂这样传奇的古书店,不少已逐渐消失于历史的烟尘之中,徒留下文人佳话与读书人的缅怀与情怀。

  书店的风格和经营者本身的性格与坚守关联很深,即使是一家书店,不同的掌门人,亦会留下不一样的痕迹。很多追随书店几十年的书友都写下了令人动容的文字,其中一位九十岁耄耋书友的书信合上书页仍久久萦绕:“一代为人奇恣纵横,二代为人稳重平直……人生如幻如电……现一切妄念俱消,唯书册之爱不减,年齿增添,更趋醇厚。”

  读罢全书,我想自己可能理解了“蠹余”二字的重量。所谓书蠹(书虫),面对自己喜欢的书店与古书,大抵多少是怀有痴迷的心态的罢。而一个“余”字,既是余音袅袅,念念不忘,仍有回响,亦是对于逝去时光与逝去书店的那份余留温度的追索。即使有了互联网的冲击,很多古书店为了维持生计,亦进行了融入时代的改革,有的仍在挣扎沉浮的边缘,但是幸好,总有一些东西余留了下来。读《东京蠹余录》的时候,我想起了上段时间读过的《书店日记》,虽然风格不同,在世界各地,这种对书羁绊的情感一脉相承。

  《东京蠹余录》读后感(三):一街皆是贪嗔痴,一书安能断舍离

  史航/文

  对这本书是大大失敬了。以往看别人家的书话或曰买书记,无论在华在日在欧美,我关心的就是价格,版本,签赠,说白了就是喜欢看到捡漏记,穷酸买书人过屠门而大嚼嘛。偶尔看到人家打眼走宝大意失荆州,那快乐更是~不言而喻。这本尹敏志先生的《东京蠹余录》,我也作如是期待。结果,读到的是厚重得多的钩沉与追思。

  日本学术史我是处处盲点的,读此书也不能说抓挠了什么线索体系,但,再到东京神保町,逛古本店,此前无感的出版社、图书分类、书名或作者名,也许就会因之有所感了。所谓启蒙,不过如是,让你有资格说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其实日本人也写了一些这样的书店书话,只是他们觉得约定俗成一带而过的事情,其实对我们还是饶有兴味甚至偶尔震撼的,所以,还是要看这样靠谱的国人著述的日本访书记,所谓“司空见惯寻常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我因为完全不懂日文,去神保町也基本就是去荒魂书店搜罗写真集或去小宫山书店寻购签名本,比较舍本逐末。

  《东京蠹余录》里提及的文求堂书店、琳琅阁书店、丸善书店、青木嵩山堂、山本书店、丛文阁书店、五十岚书店、原书房、大安社、汲古书院、弘文庄、光和书房~我都如鸭子听雷(当然有的书店也是在东京但不在神保町),仅岩波书店与内山书店盛名略知,但也没进去过。止庵兄若读起这本书,应该更有印证。毕竟他的《游日记》,是八年里的二十六趟,是警民联防的拉网普查。

  本书作者尹敏志文笔很好,又绝无卖弄,就是和煦从容。他讲丸善书店,讲的其实是周树人周作人兄弟译书的哀乐生涯;他讲内山书店,讲到中日关系对于内山兄弟书店经营的震荡与成全,写到了嫌疑也写到了磊落;他讲丛文阁书店,从一本《满洲历史地理》,讲的是当时学者白鸟库吉之流“以史经世”的野心,说白了就是替侵略战争张目找根据;他讲五十岚书店,凭借一部《皇明条法事类纂》的多舛运命,讲的是时移事变,国破山河在,而吾国图书如国民一般在亡命;他讲原书房,翻着学者保田清在藏书尾页的一处处批注,在感受战败阴影是如何在他头顶一点点笼罩下来;他讲大安社和汲古书院,其实连日本六十年代学潮加全共斗历史都有所涉及和喟叹~且看这一处,支撑“弘文庄”这个一人书店的反町茂雄,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八一五这一天,听到了天皇的“玉音放送”之后,他在做什么。“东京被炸回江户时代:电话不通,电车停驶,人们出门靠双脚,通讯只能写信或寄明信片。尽管一片断壁残垣,反町在终战第二天就恢复工作,他步行之一诚堂、松滚书店、山本书店,收购古书近千元,完成了可能是战后的第一笔古书交易。”这让我想起同样是书话大家的谢其章兄的《书呆温梦录》有这样一段记载:“1945年5月捷克爆发反纳粹起义,俄军开进布拉格,作家纳博科夫的姐姐在图书馆工作,她知道德国军官要逃走了,但他们借的图书尚未归还。她和一位同事决定把书要回来。他们找到德国飞行员的住处,对方冷静归还了书籍,那时马路已禁止通行,到处架起机枪。”相映成趣,或者说,各彰其道。

  其实,《东京蠹余录》的作者尹敏志是二零一六年才去东京求学买书的,不可能有多少亲见亲历的沧桑,但,那些沧桑也可能写成套话,倒不如他文笔恳切,让人见字如面。而且,他也只能捡冷门学术书的漏,那些典籍放在我眼前,我也不会买的,别说和版,就是汉籍,我也只是能看点旧书,看不懂古籍。这种隔岸观火,却无碍于我对这本书话的沉迷。

  本书封底对神保町有一句概括很入味:既是断舍离之街,又是贪嗔痴之街。 我读此书,更坚定了我对买旧书的态度:当断不断,乐受其乱。

  《东京蠹余录》读后感(四):愿不再记起尹敏志……

  虽然尹敏志拉黑我已近3年了,但尹兄得音容笑貌,却时常在我脑海中回荡,久久不散,有时候半夜惊醒浑身冷汗方知是梦一场,撒泡尿后心情平静下来,告诉自己,白鹇已经远赴东洋,不要再想他!不要再想他,不要!如此反复,方可入睡,却不知下次是何时再记起你,彼时,你却又再何地?

  值此兄新书诞生,恰逢新年,在此小记一篇,愿豆瓣成为我的冥想盆,下个十年可以愿不再记起。

  我其实忘记第一次什么时候见到尹敏志了,想起什么说什么吧。

  我显然是教过尹敏志一招的,就是凭票入场的场合,如果出入不给凭据票根的话,多半是可以带人进去的,但是我已经忘记如此这般带他去过哪里了。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因为我清楚的记得我没有王汎森的入场券,那时候还在水磨住,自以为是的离得近,结果票早就发没了,一大清早去南阁也没取到票,一个同学给了我一张海报,说你试试看,但显然没什么用,拿着海报进去太傻了,关键时刻,你就起了作用(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了东森的刘宝洁),如此反复,反复如此,我现在脑海中第一个呈现出你的样子即是你一脸谨慎、神秘、屏气的从二体出来,给了我一张票,一起假装去了男厕所,我就这样堂而皇之的进去了,感谢尹敏志。

  说交集,不得不提到唐彦卫,也就是柏小齐,虽然他吃牢饭跟我没什么关系,但我写了那篇浏览量数万的声泪俱下的控诉贴之后,的确似乎是他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的一个转折点,我不知道顶着多少人的骂声“又蠢又坏”坚持不删帖,当然,您就是和事佬之一( 王鹏(狗剩爹)是另一个)。

  我最看不起的就是劝和的和事佬,喜欢铲屎,自以为是觉得自己高人几分,亮出一副油腻的脸,就跟汗脚的我穿了一周的毛巾袜脱了之后热气腾腾的仿佛能刮下来一层脚油一样,奶黄色。

  说鸡贼,河南人哪是浙江人的对手,我们一起响应唐彦卫的号召去帮罗志田搬书,我自然是为了偷窥书房顺便合影,你的初始目的是受了师兄的召唤,执师弟礼去做“份内事”,上午除了客套,其实没怎么搬,说你鸡贼应该不过分,上午没搬完就跑了,谎称要去图书馆看书,跟罗志田请辞,罗自然不好说什么,放你走,罗志田早上赠的书,你倒是一本没落都拿走了,给人家没搬几本就跑了,再说,您那是搬书还是看书啊?光指着我搬了?嗯?就这样咱俩还一组呢,你不诚心坑我吗?

  回过头来说,晚上我搬完书出来微信你,东门一起进学校,我问你干嘛去了,您也是诚实,跟我说去跟出版社吃了一顿饭???什么颁奖什么签约什么还喝了几杯酒,头有点晕,别说是你,就我当时胃里也是一阵翻腾呐,强忍着吐意呐! 我们在蓝旗营大汗淋漓的搬书,你去五道口社交达人胡吃海喝 ,那是,你师兄唐彦卫早上指挥完就回宫就寝休息了,您也后步其尘了呗,那得亏是有陆扬的学生压阵呢,不然一个历史学系的人都没了,就光剩我这个边缘人在这儿卖力气使唤二傻子呢?

  其实,吃饭喝酒混社会人之常情,我也不生气,可你说“妹子”,什么“妹子?”,我前女友的确是台湾人,瞧瞧我当初告诉你时你那个眼馋的不可名状的表情!哈喇子都要滴到万圣书店前的瓷砖上了?可你口中的“台湾妹子”又是什么人?我至今都忘不了你左一句“妹子”右一句“妹子”那个猥琐的表情,没给你截成表情包是北京监控领域的巨大损失,算了不多说了。

  就说一句:你对待女性的态度和用词真的很让我恶心,哪怕已经时隔三年。

  我记得后来有一天,我似乎去学校找你,拿书还是干嘛的。有幸去了你的闺房,倒是看到了你成箩的书堆在地上,给自己垒起来了一个城堡,我都不说你看不看得完,您每天社会活动把妹活动那么多,您那书都快堆到旁边人家床上去了,您不知道吗?我记得我当时就提醒您了,您给自己留的活动地方倒是挺大,合计着书都堆人家那了,您这边伸腿懒腰倒是挺方便。我当时就对你提出了质疑,你暗示其他人脑子不正常,所以无关紧要,我也不在你们宿舍住,所以也不好说什么, 似乎是教训了你一番,待人要公平和善,他不说话,你与他说话便是,怕的是什么?

  我记得当时天已经暗了,你也不说请我去燕南吃个麻辣干锅,就这么硬把我往东门送,你可比唐彦卫小气多了,虽然我没吃过他饭,可您吃过啊,还不只一顿吧? 两只手带着一对儿脚丫子查的过来么? 虽然您没泡过他的澡,虽然我泡过,但我自己付的钱啊,特么的身份证那天还丢了,后来我往青龙桥派出所跑了好几趟,那可不是您随便在燕园派出所就能解决这么容易的。

  我们一路步行从小西门到东门,您就一直套我话,对柏小齐怎么看,您那挤眉弄眼喜怒形于色的样子您自己不知道吗?我也是半推半就,半盘拖出,意思到了,我感觉您也是他的圈内人,不方便跟你说太多。之后我写了那篇鬼哭神嚎的著名帖子,马上您就隔空来说情了,又是考虑影响,又是如若不删希望把您的名字隐去尽量不要提及您,您怎么这么精致啊?

  您是一口一个师兄,一口一个师兄,每隔两句还察言观色看看我的反应顺带着喂点自己也多有不满的小料,我说实话,我是后来才知道丫原来是双鸭山的特么学牙医的,和你这学水电还是土木的能差多少?您嘴里喊师兄喊得给我一个错觉,我以为您也是著名得“三北生”呢!

  “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高连读)”

  罗志田送书,早一送,您得着,晚一送,您溜了,但给了我两本三联的绝版书——2003年的《国家与学术》,您说,多这一本给您,您有用,我说,没问题,时价孔夫子网300元正,哥们跟你怎么说来着,哥们说,你说你有用,你要送朋友,你要送妹子,可以,送的时候告诉人家,这是傅强的书,是傅强送的!时隔今日,您豆瓣微信早已拉黑我,我隔空问一句,您提我了吗?那特么是罗送我的书!你小子八成是当成自己人情给卖了!

  今天,我看到太史政推了你的新书,是个好日子,就是有一个小小的瑕疵容许我指出。

  您本科就读的武汉大学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野鸡学校,就不必隐去了吧,很丢你的人吗?

作者简介 ······尹敏志,浙江台州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生。

  忘记您得意洋洋教导世人您是如何从珞珈山迈步到燕园的了?

  虽然您一早就从那个群退了,我可没有,有时不幸看到,每每提醒自己务必此生不可做你这样的人瑞。

  祝新书大麦

  有机会合张影

  我就喜欢你们这种留洋的

  从珞珈山到燕园

  北大的核桃砸中了谁

  《PUA》

  (Peking University Asshole)

  仁杰风流林翰狂,宇晨割韭最当行。

  戴债李摔主席冢,嗟叹谢宇各阴阳。

  尹兄以为您和唐彦卫如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东京蠹余录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