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插图评注版)》是一本由鲁思·本尼迪克特著作,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4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菊与刀(插图评注版)》精选点评:
●书本来不错,可惜加了个不入流的评注
●评注凸显环境决定论
●没看之前写着诸如解析日本人人性大作 看完才后悔
●如果评点者能够多一丝自省和客观,这本书会更好看
●注释很多,大多数挺有用的,少数没必要,注释太多经常影响阅读,而且书的内容和注释属于不同的年代,经常会混淆,不过也算是对那个年代有限认识的一种补充 挺好的,虽然一些地方因为作者的认识和时间有限以及和现在的日本有些许偏差,不过还是很值得阅读的,也值得再次阅读
●年代太久远,加上隔了一层晦涩的翻译,又有不断夹杂的评论,有些评论是作者本身局限或是时代的变化,有些却太过主观,三者合起来给人难读下去的感觉。插图不错,作为粗浅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到战败的这一段历史还可以,比如当时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背景,其他问题的分析流于表面,只能管中窥豹。
●注解更有意思
●配合着晓说看完了,单方面的捧和杀都不客观,读完内心更加矛盾,也许这就是日本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国民性
●句句诛心啊,所有人侃日本人都离不开这本
●战争部分的分析很精彩 后面的比起来有些拖沓
《菊与刀(插图评注版)》读后感(一):金老推荐的
在一篇金克木的文章中,金老推荐了这本书.
说是美国,在二战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请一位女人类学家研究日本民族,所写的研究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制订了对日的战略方针以及二战后的对日政策,在日本投降后这份报告发表而得到的这本书.
《菊与刀(插图评注版)》读后感(二):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现实版
这本书可以和斯坦福监狱实验对照着看。同样是逆来顺受,等级差异,日本人却坚持着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下生活了几千年,演变成了那个美国版。而中国人呢,当然更像是那个德国版。【萨苏的评注,除了来搞笑的那几部分,以及和本尼迪克特相得益彰的草率结论,其余确实都很有参考价值。】
《菊与刀(插图评注版)》读后感(三):《菊与刀〉不是<资本论>
看看我们中国的学者的熊样,《菊与刀〉不是<资本论>,也不需要这么多人去注释,那只是一个没去过日本的美国人70年前写的.就细节而言,它比最近我看的孔祥旭的<樱花与武士>要差,没有实感,就理论而言,前者太乱,后者有关于日本的规则.所以,别炒冷饭了,尽管这是我们的特长.
《菊与刀(插图评注版)》读后感(四):很有说服力
我觉得这是了解日本文化最有说服力的一本书。日本民族巨大的双重性本是很让人费解,这也是本书创作的一部分动机,但是作者引用大量的现象直击论点,很让人信服,大量的事例也就不会使人乏味。另外本着“存在即合理”的哲学思想,对日本民族“菊与刀”的精神也是叹为观止。很不错的一本书。
《菊与刀(插图评注版)》读后感(五):原著是好书,评注很烂
原作者在开篇简单的说明了作为人类学家,由于受过专门训练,有特殊的专业分析角度和方法,从而尽力避免仅仅通过表象和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得出错误的结论。正是这份专业,使这本书被公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第一书。
而萨苏,则在本书中成功展示出一个天朝上国子民所特有的傲慢与肤浅。其实这种调调在现如今网络上俯拾皆是,平常以为只是一种不一样的态度或者风格,但在这里与正经学者一对比,我才确信就是水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