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政界往事》是一本由李亚平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16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4-1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帝国政界往事》精选点评:
●比宋朝的差多了。
●作者显然是把历史当成抒情散文来写了,史实太少,私货太多,好歹司马光也要在文章后面注上“臣光曰”。
●与作者前两部相比质量下降不少,似乎连文字风格都有些不同,不知道是不是和出版社签了合同逼出来的作品,缺乏灵气。
●看问题的角度不偏颇,文字也流畅,看起来轻松愉快。
●努尔哈赤,乃军事家,天赐良机; 而皇太极,就不仅军事家,且为政治家了
●隨便看看還成。建奴本不足懼,惜乎大明自萬曆至天啟,或自視甚高,或恰逢小冰川,或用人不當,隨使通古斯滿夠乘勢成事,此天命哉,非人力可違。只是可惜了3朝精英玉石俱焚。
●作者是一个不错的讲着!
●有些黄仁宇的痕迹,但叙事多于对制度的探讨。
●还不错。
●不错,一蟹更比一蟹强。
《帝国政界往事》读后感(一):推荐
看过李亚平先生写的前两本书,很好!这本我也看了,没有让我失望,推荐给大家!李亚平先生是抱着“同情之理解”的态度来看待和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这一方面加深了对清朝历史大背景的理解,另一方面清朝对当代的重要性也被凸显出来了。很有现实意义,希望大家都看看!!
《帝国政界往事》读后感(二):好书!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历史书籍,不是简单的历史白描,也不是简单的批判。独到之处在于从人性与文化的层面分析历史人物的背景、心态和文化传承,从而揭示历史事件的可能形态,加上他那通俗、生动的叙述语言,使他的书读来既趣味盎然,又让人对历史的种种吊诡之处一唱三叹,掩卷不能释怀。特别是对于世俗中传唱的英雄人物比如袁崇焕,不是简单歌颂式的描写,而是客观地解读;其历史发展过程的关键点清晰明了。好书!
《帝国政界往事》读后感(三):我们需要真实的、活生生的史实
福柯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我们无妨摆脱“罗生门式”的自说自画,而采取法国历史学家布洛赫的观点:“史学家必须与全部生活之源泉——现在保持不断的接触。”“为了重构已消逝的景象,他就必须从已知的景象入手,由今及古地伸出掘土机的铲子。”是的,人体的解剖对于猴体的解剖是一把钥匙,当今的知识和现实的生活能够帮助人们深入地了解历史。这种由近及远倒溯而上的方法,无疑是探索历史真相理解历史事件的法门。
《帝国政界往事》读后感(四):很不错
李亚平的《前清秘史》展现了历史研究的魅力。《前清秘史》从浩如烟海的文字历史资料中筛选出来大量的细节,重新演绎正朔嬗变社稷更迭的故事。作者对于史料,无不烂熟胸中而运用自如。行文之间自有一种书卷气,以及一种认真学问的深沉思考。那些历史人物,无不栩栩如生;那些历史事件,无不溯本追源,寻出真情。作者通过对历史文本的细读和大量旁证材料的考订,从这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人物,越过历史的表层和外层空间,进入构成历史的那些人物的心理层面,发现历史的深层的关系,从而沟通历史文本的内在联系。
《帝国政界往事》读后感(五):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现在北京卫视看到了这部书稿的电视纪录片版本,在看的这两本书。
清朝是离今人最近的封建王朝,历史的资料和见证者的丰富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谈资。也使得清史成为最为容易任人梳妆打扮的小姑娘。随着清宫戏的热播,人们对于清史的关注也无疑是火热的。
前有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等讲座及其图书,不管他的观点是对是错,和李亚平的著作对比着看,着实是很精彩的。李亚平内心对于帝制的无礼野蛮怀抱着深切的痛恨,几乎到了让人觉得他是片面地抨击独裁帝制的阴鸷。对于历史的吊诡也不乏做苦行僧一般的洞悉。
总起来说,这是一部个性十分强烈的历史著作。其中的不够严谨之处,不能作为给这部书负面评价的理由。毕竟,这是一个读书人的良心之作,我们又怎能践踏。建议和阎崇年的著作对比着看。两个人的都不要尽信,读书人,当有一己之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