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基层文官》是一本由赖瑞和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代文官”三部曲,必成唐代官制研究之经典。不过,赖先生在水平上似仍不及他的师弟陆扬,在高度、布局上与陆扬还有一小段距离
●很好,看完之后知道了很多官制方面的知识和关注点。不过瑕疵是,经常反复讲解一个事情,未免啰嗦。还有编辑感觉没起到任何作用,错别字不下五处。
●本来是由一本网络小说《唐朝公务员》引起的兴趣,找点历史感吧。胡乱翻过,我不懂唐史,不便评价。不过,这种基层视角很好,在大历史下我们总容易忽略小人物,但是庞大的政府却还是要靠这些小官来维持,老百姓接触的最多的也是这群人。
●啊,这书中华也出啦
●校书郎、正字、县尉、参军、判司、巡官、推官、掌书记,感觉这些名字好唐诗啊,唐朝诗人很多当过校书郎掌书记参军啥的。。。。
●取径独特,用人的视角看制度,而非为制度而论制度。加之赖氏文笔优美,以史证史,读来亦不觉倦怠。
●受益颇深
●非常棒,考证详实,叙述有趣。看完之后再度《旧唐书》《新唐书》会有更好的印象
●读过此书才发现不少学者对一些基础性问题的解读太信口雌黄了。也更发现自己的无知了,越来越追慕中古史的研究。感恩每次能及时读到那么多好书,才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肤浅,才让我明白真正的学问和快乐是什么,原来曾经错得太多。
●有趣
作者性格应该是很和气的那种,虽是学术文章却也透露出真性情,把官制也写的富有人情味,是这个领域里难得的可爱之作………………………………………………………………………………………………………………………………
《唐代基层文官》读后感(二):非常棒的唐代职官制度研究
赖氏此书,对前人的成果与不足也有全面的认识与补正,选择几种士人常任的基层官职,作出细致详明的考论,有助于我们对唐代职官制度的认识与了解,有助于对唐代文献史料的解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每一个做唐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仔细研读。
《唐代基层文官》读后感(三):唐代基层文官
《唐代基层文官》,赖瑞和著,中华书局,2008年5月第一版。真正做学问者的书,读来未免枯燥些,费时些。可以想见写作时孤灯长夜。收获很大,梳理清楚不少问题。虽历千年一下,天朝官制,变化实不甚大。宦游一节,与魔法部更似。但虽是中华之书,错讹亦不少。
《唐代基层文官》读后感(四):本书的错字
第33页最后一行“为了凸显地的不平凡”中的“地”应该是“他”
第35页注2范咸应该是苑咸
第51页倒数第7行秘鲁省应该是秘书省
第80页注6举神圣应该是举神童
第87页倒数第6行集览院应该是集贤院
第90页最后一行仕进途非常显赫应该删去进字
第133页倒数第6行无法到京城住京官中的住应该改为任
第182页倒数第8行的卫什司户参军应该是卫州司户参军
第196页倒数第7行的动官衔应该是勋官衔
《唐代基层文官》读后感(五):书名看似枯燥艰涩的制度史研究,内容其实甚为生动有趣
且看台版内容介绍即可明了:
唐代士人如何做官?他们的入仕资历要求如何?职务和仕途前景任何?俸料钱多少?办公时间及假期又如何?这些问题在许多唐史专书和教科书中都没有答案。
本书是第一本探讨唐代基层文官的专著,分章讨论校书郎、正字、县尉、参军、判司、巡官、推官和掌书记,解开了唐代许多官名的谜团,让现代读者也能轻松解读这些官名的深层意义,在阅读唐代诗文之时不必面对众多官职堆叠而茫然不知所措,填补了唐代职官研究的一大片空白。
作者文笔生动,把这些疑难问题当成“悬案”来叙述和逐一破解,且与唐代士人的仕宦生涯紧密联系,呈现出中古唐代社会有趣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