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传》是一本由吴晗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56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吴晗的朱元璋传一共写过四版,这是第三版,他自己在第四版中说过,这一版影射蒋介石太多,反而失去了客观对朱元璋的评价,所以个人认为这版其实不用读。
●说实话,我看原文可以,真不敢看注释页。看了注释页,我就只有两个感受!明清史是绝对不敢深入的,太可怕的,浩如烟海的资料。另一个感受是,吴晗的功底实在太强,一辈子仰望不可及也!天妒英才,时事毁人!大师之殇,太祖难辞其咎!
●人类社会治史研学的两个原则:一是综合史料横向纵向的佐证;二是遵循“党性”;后者的主观笔触对后世的客观判读影响尤甚,悲;
●杀人狂魔朱元璋
●朱元璋开创新朝后,前中期所作所为集中在对军队与国家机器的全面控制,例如: 1.对宗教控制极严,使其脱离群众 2.用亲子和养子等亲信牵制大将,逐渐将兵权收归手中 3.对农民实行里甲制度,互相监控,制定了路引(通行证或身份证) 4.把农民禁锢在土地上,全方位加强了对国家的控制。 5.由于其农民出身色彩,对贪官污吏整顿残酷 6.培养新的官僚机构——国子监,为皇权所用,打击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后期,按照众多知识分子角度的说法,疑心病加剧,性格变得暴戾,实行了恐怖的政治统治,例如: 1.大量屠杀能人与功臣,打破君臣共治局面,转变为主奴关系 2.实行文字狱,严格控制国家思想纪律 3.制定特务网,大面积监控臣民行动迹象 (不幸的是,人们对历史的归因与捕捉永远都限定于自身立场与意向,因此很难复原一个人)
●读的是49年本,文辞平和,尚无极左言论。毛阅后称“启发不少”,不知其种种酷烈手段之灵感,是否亦溯源于此著?这本文人兼政客撰写的传记,竟似是一部寓言,说朱元璋晚年“忧危积心”,神智失常,身体衰迈,与太祖何其相似乃尔!西哲马克吐温云:“历史从来都不会重复,但她会押韵。”信哉斯言!
●这个版本是1949年的第二稿,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将此版献给毛,以朱讽刺蒋,现在再看,呵呵呵呵,想不死都难
●整本书只说了朱元璋同学的两个性格特点:面厚心黑;整本书说了一个过程:活下来然后杀人。
《朱元璋传》读后感(一):最值得一读的反而是章立凡的序
不知道谁评的20世纪四大传记,这个和李鸿章传完全不是一个水平。值得读的是章立凡的序,一个“献书”真是传神地勾勒了吴晗的下半生。
听说60年代版的有很多改动,不再含沙射影了,那是啊,再含沙射影,什么杀功臣,权力.....会被领袖直接拖出去砍了。
《朱元璋传》读后感(二):无题
WH算是把帝王术解读得比较透了,这也是他悲剧的根源,上之心,岂容这样子揭之昭昭。政治与学术,鱼与熊掌啊,以为可以兼得,结果却是不可避免的“工具化”。大约还是因为对雄主深心未完全充分估量吧。1948那个献……的举动开始,就注定了悲情结局。书生啊。。。
《朱元璋传》读后感(三):白手起家的明太祖
出身卑贱,年少穷苦,天灾人祸,几近饿死,出家为僧。逼上梁山,有勇有谋,左右逢源,贵人提携,独树一帜。识人用人,从谏如流,韬光养晦,缓称王。破陈退张,攘外先安内。师出有名,破元建明。休养生息,薄税安民,闻风言事,吏治清明。集权中央,亲力亲为,杀尽功臣,心许万世,老年丧子,天下归孙。
《朱元璋传》读后感(四):朱元璋传
这其实是一个故事,,,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一个人从乞丐变成了皇帝。这是怎么样的一个转变,你一定很感兴趣,他到底是如何从乞丐走到王帝的,他要经历怎样的磨难。有怎么样的机遇。一切的一切是多么让你感动神奇啊,这其实也可以算是一本激励人心的书,它让我们知道一个事实,就算遇到再大的麻烦也不用退缩,这不,乞丐都能当上皇上了。
《朱元璋传》读后感(五):传奇
从一个布衣成为一代帝王,从一个平凡的和尚成为一个影响历史的君帝,兄弟情义,有勇有谋,草根皇帝,但打下江山,可同患难,不可同富贵,把开国的文武之士一个个陷害,有些不仁,也有些不义。最终的结局也是落得儿子从孙子之手夺取江山。但朱元璋的智慧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