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所罗门书》是一本由木心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适合诵读~
●平生行谊 略无沆瀣
●木心最好的诗不在这里,这是他的诗意的生活而已。我的意思是,作为可供传诵的诗不在这里,这里更多是一个诗人的闲言碎语胡思乱想——对生活的诗意的构造。欧阳修上茅厕也写诗,还有那谁谁谁马背上有装随感的书袋,诗人大都有这样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吧,可能我们现在更习惯打开手机来记录而已。这里的东西,就是你平时写的那些东西——别人可能看不懂,你自己欢喜就好了。
●我独揽你粗犷中的秀媚
●……
●自由,随性,睿智,顽皮的深刻,大事化小的机巧,深藏不露的花招,他游戏文字,大事件,小CASE,因为世事成竹在胸,不过这老人,在这本书里,露出了一点点小感性,"一切幸乐都要由你赋予我的,别人给的都只能是平淡或凄苦"这狡猾的老头也有想不开的时候,呵呵,爱海,要在陆地上爱,万全处,放可率性狂恋,他自己说的,难道忘了。
●这样也叫作诗?不如直接写成散文得了,也免得不停的敲回车再排版居中。所谓的现代诗越来越没有了规矩,变成是任何人都能来几首的东西,对这样的创作,我无法宽容。
《伪所罗门书》读后感(一):永恒太贵,谁也买不起
如果爱一个人
就跟他有讲不完的话
如果真是这样
那末没有这样的一个人
如果爱一个世界
就会有写也写不完的诗
如果真是这样
那末没有这样的一个世界
《伪所罗门书》读后感(二):Don't you know
……
好吧,再会吧,艾伦伸出手来
再会,我与他握手,大步走下山去
我们谁也没有瞥一眼对方的脸
他还在我视线之内的时候
没有回头挥手,不知他是否望着我
当我来到西寇克,格拉斯玛克特
……
(木心《艾伦》,《伪所罗门书》)看到这段我疯了,这不活脱脱是《断背山》某一幕的场景再现?所以某人,你不要问我为什么看出来了,要问你为什么没看出来。
这是藏不住的。
改他的另一句:
我只有你,你,一幕幕的你
《伪所罗门书》读后感(三):写诗的“巴赫”
什么是现代诗?一段话裁成一节一节,就叫诗?我想起李白的那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很顺,也能写成一段文言文。所以说,一段话裁成一节一节,当然能叫诗,木心的这本《伪所罗门书》当然能称之为诗集。
这本诗集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我只在台湾诗人痖弦、杨牧的诗中读到过,就是虚构。中国很多诗都是言志的,即便发展到现代诗,很多诗人写的也都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但是,《伪所罗门书》却在假装不是写自己,木心将自己幻化成盲人、军人、商人、流浪汉等,他写这些人的所思所想所感。中国古代也有一类诗是如此写法的,即闺怨诗。大多数闺怨诗都是男人在写女人的感受。木心可以说把这种写法发扬光大,提升了一个档次,格局大许多。
我们知道,写小说要想写得好,最好是从“身边”取材,写自己熟识的素材。木心写这本诗集的时候还没到过欧洲,更遑论他没有过他笔下那种种人的身份。但他却写他们在欧洲的各种经历。我只能说这是他很实验性的书写,正如他另一部诗集《诗经演》。实验性的书写是危险的,很容易变得晦涩,也很容易被人轻视。我听说过一些诗人对木心评价很低,但木心不会介意的,他很自恋,很有自己的一套,不然他不会有《文学回忆录》这样的书,正如他在《伪所罗门书》的最后,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话来自况“他只认为自己的作曲法适合自己,写好,写透,就是他的‘完成’”。
《伪所罗门书》读后感(四):待到每块陆地都好像自己的国土
我以此书中我最爱的句子作为题目。
全句是这样的:
若使只眷念家园纯美
那是涉历有限,鉴赏欠精
待到每块陆地都好像自己的国土
就快要成为强者了
随后将整个世界看作淡漠异乡
庶几乎形而上上,炉火终于纯青
我是分两次读完这本诗集。今天中午拿着外出吃饭,大太阳下,被强光耀得简直看不清楚字,边看边走,不是作态,实在是时间紧张,而又想读完,了解里面的内容。
我读文学类书籍其实不象专业类那样快,因为专业书其实好懂,相当部分可以跳读,而文学类不可以。这本书算是读的快了,因为虽然好,无法逐句琢磨,只能知道有这样的书,知道较好的阅读模式是去欧洲时,带上一本,边游边读,看着眼前景、书中字,展开想象。
就这本诗集而言,我很喜欢,除了文字本身带给人的意象,也还有这本书的成因,据说是木心先在想象里神游欧洲,设想自己是多种角色,而在能够实地浏览时,带着书稿一起,算是验证。
这样的做法,高超而奇妙,给我很大启发。
要读懂这本诗集,非要厚重的文学根底和对背景的了解不可,我现时还达不到。
非常喜欢一篇书评,【想象力要像世界那么大:《伪所罗门书》以及宫崎骏和周杰伦】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584456/ 先标注在这里,以后继读。
《伪所罗门书》读后感(五):有句无篇与略得传统之仿佛
集中完璧甚少,可数者有《两种职业》、《海》、《望着苏门答腊海岸》、《夏疰》等六七篇。第四辑、第五辑整体水平较高,第六辑不堪卒读——或亦与本人之历史隔膜感有关。第七辑在沿袭第六辑题材风格的同时,在向第五、六辑回归。
前四辑中有一些段落尚佳,略得中国传统诗歌营造意境之遗意,录于后:
萤火虫眼花缭乱
教堂巨大的黑影使马儿吃惊
墓地的蛩声低抑而繁密
生者死者都在安眠
——汗斯酒店
大丽亚逃过最后那场暴雨
沉重的朵儿俯垂着
风传送凋零的花香
泥土香,雨水香
使人想起从前,年年秋天
诸圣瞻礼节
佝腰向青苔气味的河面
叫喊自己的名字
——诸圣瞻礼节
月亮从蕯尼露山后升起
黎巴嫩,像曲肱而横陈的少艾
全身覆盖轻纱,胴体若隐若现
——黎巴嫩
夏日黄昏落日熔金两岸芦苇成阵
……
回教是限以植物图案作徽饰的教
尼罗河是宜于疗合情爱创裂的河
——尼罗河
五月黄昏,如果循小径而行
灌木叶真像在风中淌汗
——那末玫瑰是一个例外
我不猎不渔,不采蘑菇
林边,湖畔,悄悄步行
花叶无伤,鸟兽未惊
气息声音已摄入身体内
——莫斯科之北
只要今日
早晨的克里米亚
孑其身,独领黑海
直到夕照丽天
——黑海
渡过年轻的泰晤士河
阴凉水波曳着他的白手指
沿岸鲜花,银莲叶片脆弱
夏露浸润黑黑吊钟柳
——吉普赛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