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袍先生》是一本由陈忠实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时代的动荡和变迁中,知识分子(比起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农民和钻营取巧的商人)似乎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个文质彬彬不怒而威的私塾先生,曾颇受人敬仰,可解放后却因一言不慎而被打成右派,受尽前所未有的屈辱。陈老对人物的文化心理结构拿捏得恰好,一袭有象征意义的蓝袍纵使改成了列宁装,可儒家知识分子本性中的迂腐和懦弱却是难以磨灭的。一部中篇写尽解放前后的天事人命。
●“田芳能够把我的蓝袍揭掉,现在却无法把我蜷曲的脊骨捋抚舒展” 徐慎行的遭遇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上 HIST 1431 时只把这些当作冷冰冰事实来研究,读完此书后才真正体会到普通人在历史的进程面前深深的无力感。
●成也时代,败也时代 时代之下,你我皆是蝼蚁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全篇最光彩夺目的就是“田芳”这个角色了,对男主进行了两次救赎,第一次成功了,第二次失败了。 女权运动应以之为榜样! 无比令人神往的一个奇女子,令我在深夜心神荡漾…… 可惜,全文结局却是个悲剧,而且出奇的真实,让人阅毕扼腕,心堵胸闷。
●怎么说呢。一口气看完了蓝袍先生。很压抑。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恐惧,那样的。。。总之,突然很感慨现在的自由。三四十年。竟然能变成这样的社会。很不容易。很珍惜。21.28 12.19
●陈忠实说是这本书的写作引发了白鹿原的创作欲念。 对那一个时期的底层社会形态非常感兴趣了,新社会与旧社会的对抗,既给人带来希望又给人带来绝望。蓝袍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身体从蓝袍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心却又被蓝袍裹了进去。人活一世,真的是无常。
●陈忠实笔下的文革少了很多血腥味儿,真真写出了那些年在农村掀出的荒唐。描写简直太赞,三句话写出一个男人欲哭不得哭的痛苦,印象太深刻。
●在大时代之下,个人的悲剧微不足道,但放大来看,却可以刺痛人心
●说实话文笔很平淡,不是洗尽铅华后的平实,而是记录流水账一般的平庸。当然有些篇深度还是有的,蓝袍先生这种知识分子的转型很有代表意义,还有“盼人穷”梆子老太,边看边气,这种人在什么时候都讨人嫌吧!
《蓝袍先生》读后感(一):蓝袍先生
教书先生的蓝大褂,穿了脱,脱了穿。第一次脱掉蓝袍的时候,也是他第一次解放的时候,脱掉了封建的桎梏,是有形的。而再一次穿上的时候,却是无形的,深受迫害的蓝袍先生永远也脱不掉蓝袍了,他永远成为窝在小仓库里的蜗牛,慎独本来是他要遵守的准则,也已深深刻在骨子里了。人创造了历史,历史改变了人。
《蓝袍先生》读后感(二):更接近真实命运的一个吧
读了挺多的王安忆 严歌苓 余华 莫言 陈忠实…半个世纪前的历史切片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故事,和虽然闪光却无法超越时代的唏嘘人生。蓝袍先生的故事,是比较写实的一个。白鹿原只有一个,蓝袍先生的速成二班才是普罗众生。以及写满140个字的评论限制非常不豆瓣,居然还不够,就像蓝袍先生的反省材料一样
《蓝袍先生》读后感(三):读 陈忠实:《猪的喜剧》
看到这个题目其实挺感兴趣的,也很好奇,陈忠实老先生到底会写什么东西呢?是真的猪吗?猪有什么好写的?写的是童话故事吗?猪的喜剧是说猪快乐的一生吗?看完立马明白了,这就是写人的,写社会的,写现实的,只不过用猪来暗喻罢了。除了猪的喜剧一定有狗的快乐,羊的飞翔,牛的奔跑……是猪的喜剧也是一出人的悲剧。题目取得太巧妙了。
《蓝袍先生》读后感(四):随便说说
很久不看故事了,一口气把这个集子里的最长的一篇看完。
陈忠实的流畅,淳朴,真实,而又挠动情绪。那本就是一个多雾的时代,我几乎难以在文学作品以外的地方触及到它疾步匆匆留下的一点存在过的痕迹。蓝袍先生,徐慎行,那根被时代压弯的脊梁,最后已经再也直不起来了。
他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了,封建礼教让他冷峻,规矩,谨慎,当一个18岁的先生,从第一次打了同窗的手心开始,已经将他的青春和责任之间划出了鸿沟。可是青春毕竟还活着,而接着汹涌而来新的自由的时代一就给了他一次心灵上逃离的机会(未完)
《蓝袍先生》读后感(五):两种选择。
端着一把名叫知识的枪,扫射所有淳朴的心。
与现实社会中一些现象很接近的书。一个女人,是选择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还是选择一个给予你短暂幻想和浪漫的男人。很可能答案会是老实巴交的男人,可是,当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女人又会嫌弃这个男人傻,这个男人木讷。这是现实的悲哀,还是人本生存在的劣根性。
一个男人,温文尔雅的教书先生,一个男人,不懂浪漫的庄稼汉。女人在最初感动于庄稼汉的朴实,而当教书先生出现后,以前女人眼中庄稼汉的优点全部变成了缺点。我们是该批判教书先生的滥情,还是该批判女人的越轨。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值得我们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