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叫》是一本由[日] 叶真中显著作,读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4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绝叫》读后感(一):关于阳子
读到1/3的时候,我一度以为中间穿叉的那些男性去世的报道是阳子杀的,目的是为了给弟弟报仇,而那些人就是当年霸凌弟弟的那些同学。
可是我不认为,我认为阳子算不上平凡,在我眼中的平凡是中规中矩、正正常常的样子。
可是阳子不是,阳子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里。她的妈妈的婚姻是“丧偶式”的婚姻。
如果这样的原生家庭算作平凡的话,那么这个世界的平凡是很可怕的,很畸形的。
其实阳子走到最后,不能全怪原生家庭,毕竟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她遭遇丈夫出轨离婚、遭遇职场PUA与职场已婚上司搞婚外恋、导致后面万劫不复,这都是她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想从地狱里爬出来又需要几步?
阳子拿到的其实是日本女人最稀松平常的牌,重男轻女的家庭、感情淡漠的父母、普通的样貌双商和性格、低迷的就业环境、横行的消费主义、残缺不全的感情观念……最普通的牌,打出了最惨烈的结局,可见在这个全面厌女的社会,女人的生存是何等艰难?
女配角绫乃,比阳子好一点,但依然无法从大环境中挣脱,无法完全实现自己的价值——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只因为她是女人。
整本书的构思非常巧妙,阳子的一生串联了霓虹的两轮泡沫经济、家庭与社会对女人的各种恶意、以及东雅国家鬼打墙一般荒诞漫长的女性觉醒之路。
第二人称的叙事口吻削弱了剧情的巧合性,让阳子变成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女孩——父母离婚的、早恋堕胎的、借裸贷的、谈恋爱遇人不淑的……更真实,也更压抑窒息。
主副线交织的叙事方法,全方位展现不同工作、不同出身、不同境遇的女性,殊途同归的命运:不被认可、不被接纳、附庸一般的工具人。
贯穿始终的金鱼化的小纯灵魂则像作者的上帝视角:人活着就是自然现象,人无法干涉自己的命运。悲欢又虚无。
整篇文非常非常压抑,又非常非常写实,特别是阳子独立工作有钱后,跟着杂志买买买的剧情,可以当下新消费崛起直播带货盛行的现状无缝衔接,看完我决定,停止剁手,一定要多存钱!
《绝叫》读后感(三):绝望的不是坠落的每一步,而是每一步的理所应当
叶真中显,知道这个作者的名字是大概半年前出版简体中文版的一部热门社会派佳作《死亡护理师》,一直想读这部作品,但拖到现在还没有拜读过。这次其另一部作品《绝叫》甚至还未出版时就展现出成为爆款的前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同名日剧也有着不俗的口碑和成绩,读完全书,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可以称得上是上佳的社会派推理小说。
全书分三条线同时展开。第一条线也是整部小说的主线,作者采用的是非常少见的第二人称进行叙述,讲述了阳子从出生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全部过程,因为采用的有些类似上帝视角的方式,因此整个讲述过程中没有刻意隐藏任何线索,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平淡,然而就是这样看似平铺直叙的讲述,却让人看得越来越抑郁。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女人如何一步步走进深渊,可怕的不是阳子堕落的每一步,而是这每一步的理所当然,甚至当她回首时,都不知道应该去怪什么导致走到这一步,要怪只能怪自己的出生,但这自己又如何控制呢,那就只有怪无可怪,以至于认为都是自然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很多的社会问题,原生家庭的错误教育、泡沫经济的影响、保险业的黑暗、应召服务、游民、虚假福利机构等等,每一个问题都可能吞噬很多人,这些社会现象并不新鲜,很多作品都有提及,但这本书却让人看到一个人如何理所应当地被卷进这些漩涡,越陷越深。
在这条主线,作者一直用第二人称称呼阳子,让人对“我”这个第一人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底是谁一直在和阳子对话呢,为了不泄底,这里也只能卖个关子了。
第二条线是刑警绫乃,这条线主要讲述了绫乃发现被猫啃食的面目全非的尸体后,一步步确认尸体身份并挖掘出幕后巨大的隐情,同时还有对自己之前生活的一些反思。
第三条线是一个福利组织负责人被凶杀的案件,采用的是一些警员、嫌疑人和相关证人的自述形式,慢慢地显现出一个黑暗的组织和事件。
三条线相互关联,最后汇集到一处,整个故事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披露和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最后用一个诡计实现了反转,虽然诡计不是更新,但作用的也颇为巧妙,带来的结局也让人比较容易接受,同时给看似平淡的情节带来高潮。
最后,看完全书,又想了下绝叫这个书名,这是一个个弱小人物绝望的呐喊啊!
外封内封《绝叫》读后感(四):女人在当代社会如何活下去的一次案例——玲子的一生
这或许是一场社会悲剧。 故事的女主角叫玲子,我倒是更喜欢她另一个名字——麻里爱。中国人取名字是缺什么,就喜欢在名字里加什么,玲子这一生的悲剧大约就是从缺爱开始的。 她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国读者应该很能理解。她的母亲一直偏爱于弟弟,可能正是基于此,玲子不怎么在意弟弟在学校被霸凌的事。弟弟死于一场车祸,一封自杀书出现在读者和故事人物面前,母亲接受不了事实,情感上转移悲痛,认为这封信是玲子代写。弟弟从此是没了,在整个故事中此后以另一种模样存在。这个家也没了。父亲负债累累后跑了,母亲去了舅舅家,整个家就她一个人存在了。 玲子彷徨,“去世的弟弟、失踪的父亲和远走高飞的母亲。你发现他们或许不能称之为家人,只是曾经是家人的一群人罢了。小纯究竟为何而死?父亲如今人在何方?母亲曾经感到幸福吗?” 弟弟纯子出现了,以鬼魂的形式,“姐姐啊,我之前不是说过吗?人连自己的事情都搞不懂,何况其他人的呢?不对,‘ 想了解别人’这种行为本身就很蠢。人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道理可言。” 玲子去了东京,嫁给了念书时喜欢现在以漫画为职业的学长。起初日子是美满的,但漫画本来不是很能养家的职业。随着经济问题,可能更多是情感原因,丈夫出轨了一个更年轻的女生。玲子离婚了。 玲子需要以新的身份生活,已有的职业已经无法供养她,她换了新的行业,卖保险,却遭遇了职场上司的套路。上司是一个狡猾的已婚男人,他以欲情故纵的套路让玲子失身,付出了感情。玲子以出售身体,自己购买保险的方式不断保持着自己的业绩来维持上司的青睐。结果是,上司因为男女关系被发配,玲子被开除了。 母亲却突然出现了,也许是出于某种很奇怪的情感,要让母亲晓得自己的重要性,并让她为曾经的选择后悔,或是到底是血亲,她选择了赡养母亲。 可是,“那时,美国爆发了房地产信贷危机,最后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海啸。而你也仿佛跟随着潮流,面临了人生最穷困的经济危机。挥霍成性的你,除了还卡债,每个月还得多付一笔生活费给母亲,这使你开销大增,无力负荷。” 玲子选择了从事有色行业,这并非是她第一次选择放弃尊严。她还有了新的对象,奈何对方却是吃白食之徒,且有暴力倾向。在一次遭遇某非法组织头目强暴以后,玲子感觉要死的时候,弟弟再次出现,让她活下去。以一种新的方式活下去。 玲子开始和强暴她的头目神代合作,辞了职,和好姐妹道别,开始以一种新的经济方式活下去。 这是一种违法的经济方式,先和对方结婚,然后替他买下几个保险,对方死于意外车祸,她获取赔偿。用神代先生的说法就是“换钱”,以人命换钱。不止一次,玲子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玲子选择了摆脱神代先生,杀了他。然后以某种替身诡计,牺牲了一个人,然后重获另外一种新生。 以上就是玲子到目前为止的故事。我们不禁要问,这“恶女”一步一步养成,到底是因为外部环境还是个人内部原因。 人的行为会受到道德和历史局限的影响。人遭遇不公平的爱和对待时会心生怨恨,从而做出一些迷路的行为。不论外部的环境怎样恶劣,我们都应该坚守内心的善良。 女性要时刻警惕着男人,如同故事中每次关键时刻都会出现的“纯子”。这并非意味着女性要和男性争权、争利。而是要从心里面真正认同男女平等,应事而对等。女性在这个世界上必须面对男性,也要面对男性带来的一切伤害与错误。 麻耶熊猫祝所有的女性,独立、自由、快乐。
猪版《绝叫》《绝叫》读后感(五):被嫌弃的阳子的一生
故事是从女主角铃木阳子的死亡开始的,两条大的时间线从不同的时间开始讲述着一个悲惨的女性的故事,一条线是警察对阳子的死亡进行的调查,另一条线是第二人开始讲述的铃木阳子的一生,其中还穿插着非盈利组织的负责人神代先生的死亡调查。随着故事的发展,所有的线慢慢合拢,还原出了整个故事的真相。
书名叫做《绝叫》,刚开始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奇怪的感觉,不太能理解这个名字的涵义,看完后将书名结合阳子的一生以及悬崖上弑母时的情况联系起来,才能理解那是阳子的对人生绝望的嘶喊,也是阳子母亲妙子死前绝望的嘶喊,本来觉得《绝叫》这个名字很奇怪,没有那么达意,不过书封皮上的“怀才者的自怜是天鹅的挽歌,平庸者的崩坏是野兽的绝叫”这个注解真的很棒。
文章的三线叙事带了一点叙述诡计的味道,不是指第二人称的这一点,而是在时间上的一种模糊。感觉第二人称的叙事的用法用的特别好,阅读起来不会觉得突兀,但是到接近尾声的时候用来反转,能够感觉到这一用法加强了反转的效果。因为从阳子死亡的这一点来看,破绽很大,或许不能说是破绽,而是看多了之后的直觉,毕竟这个梗不算新颖,我相信很多人都能猜出来。
但是即使猜出来这里的梗和手法,也会觉得这本书很好看,甚至在读完一遍之后还可以重新阅读去品味细节,首尾相连去读别有一种味道(让人想起莫比乌斯环)。个人觉得这本书好看还有一些爽文惨写的原因,或者用文雅一点的说法就是“先抑后扬”,原以为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后来变成了“甄嬛附体”,用阳子的“惨”引出社会问题和整个故事的因果,以及全文的大手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她和她所作的一切。
但是,即使理解了她所作的事,我从心里也无法原谅她。她的原生家庭的问题,母亲重男轻女的偏心,不被疼爱的痛苦,甚至让她在被人责骂、压迫时都会觉得这是对她的重视和需要,让她犯下一个个错误。
印象很深的一段是阳子在反思自己到底错在哪了,她的人生仿佛步步都是错,她最终将所有错误归结为自己就不该出生,但无能为力的是她的出生是她自己无法选择的。
这个逻辑看上去很对,但是其实却不然。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不能够决定的东西,比如原生家庭,比如自己血亲……但是人生在世,也有很多东西是自己能决定的,比如在每一个人生路口该做出怎样选择。
对于阳子的一生,我能理解,但是不能原谅。
文章的最后没有交代阳子去哪了,后来的人生怎样了,但是仔细回想,前面警察绫乃在调查的时候,去过的一家叫做Miss Violet的咖啡店,那里的“避风港”和结尾的“避风港”呼应,violet的意思紫罗兰,和菫这个名字的浅紫色呼应,让人忍不住猜想那位Miss Violet是不是就是整容过的阳子。
对于这本书我充满了矛盾感,一方面我觉得阳子的一生真的很苦,很希望她能拥有幸福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在道德上我仍然坚持她不该逃过法律的制裁。
文章的最后,想夸一下简体版的设计,新闻、证词的单独排版读起来很舒服;目录的黑白装饰和内文的黑白页分割让整体的脉络都很清晰,重读的时候只按黑或者白的纯色阅读也很有趣,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