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就是那一年,我对文章有了开悟
日期:2020-08-13 13:26:59 作者:墨卿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就是那一年,我对文章有了开悟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说过这样两句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的意思是说,文章是可以流传千古的,文章写得好写的坏作者自己里是清楚的。

  杜甫的话然是对的。但他的话是对成熟的作者而言。对于那些不成熟的作者,他们是不知道自己文章写的好与坏的。在现实我们常常到,一些本来写的并不好、甚至错误百出的文章,作者却当做好文章,听不得不同意见,舍不得删改一字一句。我就曾经是后一种人。

  过去,因为我对自己写的东西不辨好坏为此栽过两次跟斗。

  一次是我在师部作训科帮助工作时候,也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和副参谋长教导大队组织干部集训的时候。那次集训即将结束时,副参谋长交给了我一个任务,草拟一个集训工作总结。我觉得这件事不难,也是自己的长项。于是,到下面几个单位转了一遍,简单听取了一下负责人的意见和想法,就根据这些并不全面材料,把总结写出来了。而且自己还觉得写的不错。后来召开会议,在听取各单位对这个总结草稿的意见时,大家七嘴八舌提了一大堆意见。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自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汲取营养,进一步补充完善总结材料。可是自己却恰恰相反,不仅没有虚心接受的意见,反而感到有些人的意见没有道理,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在会上还和提意见的人顶撞了起来。副参谋长看到我做的过分,当场严肃批评了我。我为此还哭了一场,觉得自己很委屈。我所以提及这件事,就是说我那时还不懂得文章,对文章的好与坏没有正确标准,只是以个人感觉尺度。当然,在这件事上,我还存在一个更为严重问题,就是听不得别人对自己文章的评头论足。这是写文章者的大忌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文章不厌千次改。好的文章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能够有虚怀若谷态度诚心征求或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文章的看法,并采纳正确的意见。是一个写文章的人必须具有的胸怀,更是一个懂文章的人理应具有的品格

  我在宣传股上任之初,也有一个类似事情,让我记忆深刻。当时,支队政委交给我一个任务,总结一下四中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四中队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是有历史传统的,他们在新的形势下又有新发展、新创造,有很多好的做法可以提炼总结。我接受任务后,心满满的去了四中队。我在那里住了一个星期,写出了厚厚一沓材料,满以为主题明确,内容丰满,可以回支队向政委圆满交差了。谁知道那个材料送给政委后,却迟迟不见回音。我只能焦急等待。终于有一天材料传回来了。我接过材料一看,政委在材料封面上一大段显眼的批语,基本是否定性的,这个结论不禁让我呆若木鸡。接着翻看材料,额头上的冷汗都出来了。材料里大段大段被画了质疑的红线,或者干脆被红线所圈所删,从头至尾看不到政委一句肯定的话语,全是质疑和否定的言辞。面对那份材料,我的心彻底凉透了。一度悲观的想,自己上任后的第一个材料,竟然会是这个结果,政委会如何看待自己?自己还能当好宣传股长吗?我的情绪低落,压力甚大,有时见了政委,头都抬不起来。

  但是,我最终没有选择打退堂鼓,而是决定从哪里跌倒的要从哪里爬起来。我开始研究我的那份被政委批的不像样子的材料,寻找那份材料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政委为什么会那样批改?我和政委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相左?我面对那份材料,沉思默想,就像达摩面壁一般,有时夜间会因此而不能入睡。慢慢的,慢慢的,我终于开悟了。古人王国维说,人对文章的认识有三种境界:一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累的人憔悴”;第三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一刻,我终于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第三种感觉,对文章有了入骨入髓的理解,弄清了文章的奥秘所在。那是渐变中的质变,这是我对文章认识一次质的提升与飞跃。从那之后,我知道了我每篇文章的斤两,它好在什么地方,不足在什么地方,应当如何矫正与改进。没有了盲目性而成为自觉性。于是,正如上面所讲到的,我的一篇又一篇文章,接二连三的被报社发表,被总队转发。就连支队批改我材料的那个政委,也说我的文章写得好,短小精悍,没有废话,不像有些人的文章又臭又长。

  其实,天下所有文章,归根结底无非就是要讲明白一件事情,说清楚一个道理。它跟你要对别人说清楚一件事情一样,只不过一个是口头一个是文字而已。在写文章之前,务必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写文章,在为谁写文章,自己的文章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用什么观点和例证说明这些问题。这是必须想明白弄清楚的。否则,就会文不对题,词不达意,让读者不知所云。只要你把要讲述的主题搞清楚了,把要讲述的对象确定了,把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和方法明确了,能够依照先后顺序把所需观点和材料合理组织起来,并且言之有物,言简意赅,不啰嗦、不重复。写出来的东西能够吸引人,打动人,别人愿意看,能够使人受益,就是一篇有价值的好文章。在写文章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两个,一个是洋洋千言,离题万里;一个是翻过来倒过去就那么几句话。一篇文章就如同一幅画面,一尊雕塑一样,它只能承载主题所规定的东西,凡是与主题相冲突、相游离的东西,必须毫不留恋的删割掉,这是文学艺术普遍性的规律,也是对文章的要求和文章的规律。

  写文章千万不要怕修改。自己动手修改,是自我提升认识水平的过程;别人帮助修改,是对你思想观点的引领和提升。 都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在现实中,有的人对自己写的东西讳疾忌医,主要是觉得让别人修改没有面子,所以,即使明明知道自己写的东西不够好,也不愿意让别人去修改,这是孤芳自赏和固步自封的表现,也是没有责任心和不求进取的表现,有这样想法的人,是永远写不出好文章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就是那一年,我对文章有了开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