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夏末秋初,正在上班,同学来电话说,哥,可想你了,来我这里整两盅吧!
干嘛呢老弟?我问。
想他这两年也不容易,当个村小的校长,还有一亩多地。老婆是“土长”的,二胎是超生的。
他说,哥啊,人家清鱼塘,我来踩两个蛤喇,这个季节最新鲜,回去一炝来个爆炒,做个下酒菜,香着呢!
不是正上班吗?觉得不可思议。
他不紧不慢地说,教办给我个烂摊子我咋管,老师们牢骚满腹不服管。待遇也低,留不住人。再者说,我出来这一会,谁要造反我就革他的命……
我说,你忙吧,哥没空,假期去看你……。
能说什么呢?我不会去埋怨和抱怨我兄弟校长的无能和堕落,我能想象一个校长独自行走的艰辛和无奈,深知他在二十年的前行中,历经了那些光环映照下的名校校长所不能经历的坎坷、苦恼及种种不安定的未知……,你在想尽一百种做法吃肉的时候,他的一家人,却在等米——下锅。
我不是教育圣人,无法帮他让一个毫无生机的学校瞬间起死回生,但我会奉劝他做好两件事,就会做到问心无愧。
记之共勉!
校长一定要做好人。
毋庸置疑,如果不偷换概念的话,“好人”这个词是个褒义词,是对“人上人”赞誉和称谓,好像一个女孩婚衣的最后一个锁边,人的一生就落脚在这个词上,镌刻的墓志铭上如果有了这个词汇,子孙脸上都有大放异彩与光芒。
任何人都不会孤立于世,会与世界、自然、他人相处并建立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众多的联系中,每个人都有一个尺子去相互衡量之间存在关联的疏密和远近的关系,但最基本的尺度是保持一个人独立的躯体和思想个性的独立,我便是我,而不是其他。
有些人说了,我就这么过了……这是无能到极端的堕落,万般无奈地拿着无赖当个性。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丹可磨,而不能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香;玉可碎,而不能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人活还不就是活个精气神?不能让他人左右了你的心情,如同,无论阴晴圆缺,不测风云,草儿默默生长。
拿破仑也说过:“善做人者,就可以赢得世人最丰厚的回报。”“做人”比物象中的金银财宝声色犬马更有价值。
记得,我刚到泰前中学的午间,去食堂打饭,正好遇到一个头发灰燥蓬乱,浑身上下脏乱不堪的六七岁的女孩来盛菜。我正想,这是一个何等艰苦境况中成长的孩子时,师傅牢骚说,这孩子一顿来盛三次菜,都把学校的午餐当成年夜饭了,一顿吃那么多,到现在还没交钱,把学校都吃穷了。
我叫来班主任询问,得知是个亚孤儿,靠爷爷一个人养活艰难度日,能有学上就不错了。
于是,在班子会上说,我们是孩子的再生父母,可能因为个人能力的不足不能把孩子教成栋梁之才,但无能不可以无德,给孩子挤出一口饭来还是可以的,你,我,都要尽点责任吧!想个办法吧。
于是教师进行“帮帮身边的孩子”大讨论,通过了例如“小梳子”,“清理小口袋”,“温馨洗衣室”等数个提议、方案和措施,还有,提议减免了那个学生近五年一万元的就餐费。
我想,做人就是多为人着想,为人也是为己,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满足和成全。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情也是管理者必备的管理情商价值的体现,它是一种感情投资,你不断将人情投入到每个师生身上,他们才能享受到你的给予带给他们的幸福,从而也会给你带来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简而言之,投入越多,获取的利息越多。
校长还要学会做事。
一个校长经常历数自己学校的不足,每天都会不停地絮叨自己面前的困苦,好像被抛弃的怨妇,历数男人甚至男人一家的不是,开始会赚几滴同情的眼泪,或者义愤填膺地和你一起加入声讨的队伍。但如果你除了埋怨以为没有任何改善现状的打算,我想,也会遭到路人的唾弃。
所以,一个好校长,首先要把准话语关,说话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不抱怨不牢骚。
我在送孩子的路上看到环境的污染交通的混乱,就问女儿,有没有安全感?
她简直笑掉大牙了,前仰后合地说,大脑有木有发育完整啊!都老成疙瘩了,这些事还算事,你管不了就得去适应,要不,你去别的星球做个交代算了!……
想想也是,有木有?
一个校长有那么多牢骚去抱怨社会、制度、老师以及外部环境的不合理,如同抱怨这个地球不适合你生存一样。
如果仅要抱怨而又没有良好的改善措施,校长何用?
所以,与其抱怨就不如闭嘴思过求解,做校长特别是一名好校长,有所想以后才有所说的,所说的,都是能做的;能做的,也是与人为善的;与人为善的也就是带给师生发展和幸福的,仅此而已,能校长和普通校长的差异,就在于人思考和改善能力的大小而已。
一个好校长还要精示范。记得名校长峰会上,一名校长说,一个好校长首先要做一个弯得下腰的校长,然后现身说法,说自己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弯腰捡纸。我在想,一个名校,基本的秩序和卫生管理都如此混乱不堪,屁大的事需要校长乐此不疲亲力亲为?是装啊?累啊?还是笨啊?我一所乡村的二级中学都不见一片废纸,就是有也到不了校长亲自去捡,偶尔为之还是有可能的。一校之上能混到他这个份上,赤裸裸春光无限地暴露出他管理的能力和漏洞。
这不是一个校长如何引领的问题而是一个管理上失职的问题,一言以蔽之,这个名校长是个假名牌。
那校长还要不要示范?要的,但示范不是低层次的领着大家做事,要有点技术含量,要多用脑子少用汗。
校长,首先要实现思想上引领,然后才是行动的引领,否则让谁当校长都是一样,要你一个只会发牢骚的鸟和只会弯下腰翻土的蚯蚓,有啥用。
比如,你要领着老师打扫卫生,要询问是否教给孩子正确而快速的打扫方法,如果没有,那么你就要引领出N种扫法,然后逐一给师生示范,你扫得干净不算本事,算你习惯好,但用方法和智慧引领师生掌握扫的要领,才算你的智慧和能力。
其实,示范,不是分担眼前的困难,而是给予师生长久或者终生的深省和智慧,以便培养一种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能力。
所以,我们不得不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行”二字。
当然,与人相处,难免因为阅历、学识、境界和理解的不同,或者某些复杂的原因结下“疙瘩”,如果不及时用人情暖化,而又不寻求善意的智慧和行动去加以化解,就会使矛盾加深加重。伤了别人也会伤了自己。
管理不是生冷凉拌的菜,需要以人情为油,以智慧为料,用善仁之心去炒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一道养生大宴。
校长要学会生活,就要先学会做人做事,这既是一种管理的艺术,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从管理的角度讲,还是求得安宁,师生幸福,获得成功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