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洛》是一部由万玛才旦执导,西德尼玛 / 杨秀措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塔洛》观后感(一):看完之后居然没看出女主角的套路,到最后我还傻傻的以为女主会出现,他们会去拉萨。
看完之后居然没看出女主角的套路,到最后我还傻傻的以为女主会出现,他们会去拉萨。直到最后拿着鞭炮爆炸了我才发现,原来可能是被骗了。然后上了豆瓣发现果然是被骗了。。。
结论:我发现我跟男主一样单纯。我发现我跟男主一样单纯。我发现我跟男主一样单纯。我发现我跟男主一样单纯。我发现我跟男主一样单纯。
《塔洛》观后感(二):我被骗了
我不能理解女孩子抽烟,我一次能干一瓶白酒,我只会唱一首啦伊,我只抽汗烟。我记性太好了。我能把为人民服务背完。我是个被忽略的边缘人。我特么爱上了一个理发店女人,我卖了所有的羊。我一觉醒来发现我她妈被骗了。我死了轻于鸿毛。我的摩托车坏了,我掏出瓶酒,我干了半瓶,扔了半瓶。我尽然拿出个炮。死了算球!
塔洛应该是现代版的阿Q,所有的挣扎都代表着“文明”这一观念对于传统的戕害。
去年看陈建斌的《一个勺子》,那种无可奈何的感觉萦绕不去。如今的塔洛也是一个勺子,可是这个时代“勺子”只能接受被戏弄的命运。除了自我的强大,无处说理。这正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
《塔洛》观后感(四):塔洛
第一次看藏族电影,黑白的高原,诵经似的毛主席语录,无处不在的框架式隐喻,固定的长镜头,更多的藏族传统与现代的对比,这里精神世界如黑白色的影调一样如此的苍白无力又如打在塔洛脸上的耳光和点燃的手握的炸药一样震慑大地。个人认为,这两次声音处理的都不好。 ps当塔洛进照相馆的时候,好想把他摩托车偷走,哈哈,我就是这么邪恶这么
是世界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跟发廊妹的感情线还是挺有看头的(插一句,其实藏族女孩长好看的也很多的,阿兰就是一个)。从头做起,告别过去?无论怎样传统的人,在物欲横流下最终还是被改变?相比而言,我更喜欢《诗人出差了》,更真实。这部片则显得太多的刻意,编剧的痕迹过于浓厚。不过还是比《长江图》好看,可以跟《路边野餐》媲美。
《塔洛》观后感(六):慢下来
当看电影不再沉迷编辑的逻辑性,看点从故事情节转移到拍摄手法和角度,以及黑白色调和构图的时候,你也会随着导演的长镜头慢慢静下来。虽然一开始的背诵《为人民服务》让我有种想关掉的冲动,这算不算也是种进步呢?这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理发店的镜面反射拍摄手法,为什么那么多电影取景都是理发店,是因为镜面吗?谢谢推荐我看《塔洛》。
《塔洛》观后感(七):透过塔洛看一个不一样的藏
【塔洛】
《塔洛》观后感(八):好看的新瓶装老酒
第一次看万玛才旦的作品,很不错,特别是摄影非常有风格,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所占比重并不多且都为了讲述服务,在更多的镜头里,意象之间的反差对比同样讲述着塔洛的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不断交错融合,非常讲究,生命的交杂很难说谁闯进谁还是谁走进谁,这个小和尚下山去化斋的老故事在西藏高原牧羊人的酒瓶里完美展现。同样第一次见识西德尼玛老师的表演,惊为天人。
《塔洛》观后感(九):我们被恶魔诱惑,从而轻如鸿毛
万玛才旦作为一个藏族导演,用自己的视角以电影的形式一直在我们聊聊藏族文化,以及传统的藏族文化面对汉族文化以及时代更替的冲击而激起的浪花。
这部《塔洛》实则老酒装新瓶,一个简单的,被撒旦诱惑了的故事。导演镜头简单,黑白的颗粒感都营造一种严酷的气氛。虚实结合恍如梦境。几大元素结合,在金马的斩获也肯定了导演在大师道路上更进了一步。
《塔洛》观后感(十):中年赤子心~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