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兴趣是第一任教师。从小就要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注重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个年龄段要掌握好,一般启蒙是从3岁半开始,大人要以身作则,大人阅读大人的书比如四大名著,孩子阅读孩子的书,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还有一些有声的读物等。也可以亲子共读。
等到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把他阅读的书籍升级,比如郑渊洁系列,沈石溪系列等。他在阅读的时候,家长最适合做的便是拿起一本书陪着读,其次是在厨房、客厅做家务,万不可孩子在阅读,大人在一旁看电视或玩手机,尤其是很大声音。孩子受到严重干扰,注意力难以集中,书也读不下去,难以形成好的习惯,即使购买再多的书,布置多好的书房,添置顶级的书桌凳子也是难以达到目的。而且坏习惯一旦形成,便很难改正,在这关系孩子一生学习成长的事情上,希望各位家长不要犯糊涂。
我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学习象形文字不同于学习英语,儿童学习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体感知等特点,一上学就把他们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来,孩子们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却收获不到学习的快乐,他们花费了许多时间,只学到了很少东西。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王东华先生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用教西方拼音文字的方法教中国的象形文字。在过去,一年的私塾教两千多字,现在把我们国家两千年优秀的识字教育抛弃了,孩子们到三年级都看不懂东西。学习象形文字重在阅读与理解,而不是把生字生词拉出来单独读写背。而是把它放在语境中来理解记忆掌握。
单来出来记忆和放语境中记忆就如同装一套设备,把其中一颗螺丝钉拉出来,研究它的花纹,形状,材质,型号,最后用的时候拿过来用。而一整套的则是把需要的都放在一起,用的时候直接拿来用。完全是自然而然的。
另外,“学而不思则罔”。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思考,阅读笔记要写好,要及时总结,形成自己的东西,最后才能为我所用,学以致用,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