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不想和公婆有来往可以吗?
前些天,我的咨询室里来了一位怨气冲天的儿媳妇,她花了整整一小时来抱怨自己的公婆。末了,她又气又伤心地问我,自己是否可以和公婆断绝来往?我告诉她——
每个人都有选择如何对待他人的权利。所以,如果你就是不想和公婆有来往,当然可以。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需要群体,不仅是需要得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认可,更是需要确认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因为这是我们自信心与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中国社会千百年来一直是以家庭而非个人为基本组成单位的,这就意味着国人对于家庭关系的看重必然远高于对个人权利的尊重,而被普罗大众接受的道德也更倾向于认同家庭伦理。
而且,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大部分人都会凭着个人直觉轻易判断是非对错,很少有人会在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后才得出结论。
因此,这几乎就注定了一个事实:如果我们逆势而行,直接提出要以一种与普适伦理相悖的方式生活,就必然会遭到来自外界的舆论非议与道德压力。
我们内心可能有千般委屈、万种隐情,但却会悲哀地发现,身边没几个人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倾听,而能够认同支持自己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这时,我们会觉得非常不公平:凭什么你们都不理解我的苦衷?为什么你们都不问事实就轻易下断言?为什么你们都不能明白,我也是万般无奈才出此下策?
为什么?因为他人也有权利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有些人就是会这样本能地、不假思索地去应对,他们就像周遭环境中坚硬的石头那样难以改变。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所有的生活方式都有代价。可能有些代价会让你觉得这样不对,不公平,但这就是事实。事实从来都只能保证存在,却不可能保证公平和正确。
因此,当我们拥有了付出代价的能力后,才算真正拥有了选择的权利。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