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一个系列,写点我们两口子的日常,下笔会比平时文章更随意,这个系列我就随便那么一写,你们就随便这么一看吧。
第一篇写点啥好呢。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剧中有一个情节是30岁的中产妈妈顾佳,为了混进高端的阔太圈,凑了几张信用卡才买了一个二十多万的爱马仕包包。她们家看起来也挺有钱的,在上海刚买了豪宅,但是呢,顾佳的人设又不是富太太,作家毛利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叫《你是上海中产妈妈,你不需要爱马仕》 。
坦白说,如果是以前,我有可能会当一个杠精,反驳毛利那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怎么了?顾佳刷信用卡买包有什么不可以吗?又不是还不起这笔钱。”
因为以前我没把自己混到中产,身边也没接触到足够多的中产之家样本,所以我根本无法想象一对在上海年入几百万、刚买了3000多万豪宅的30岁夫妻,应该过着怎样的日子?
我做公众号开始赚钱的时候,老王就和我畅想未来了,他居然向我夸下这样的海口:颜辞要是能月赚5万,我们就可以在合肥横着走了,我每个月去买个LV包都不成问题。
我们在没做自媒体以前,就是个普通的打工族。我从月薪800开始,在职场混了五六年,做到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最高峰期也就一年赚个二十多万。老王的收入和我差不多,虽然当时我们还没有生下“吞金兽”,但我公公有癌症,生活过得谈不上拮据,也绝对不宽裕,吃喝用度都要好好计划着来,没买过奢侈品。
他觉得一年能赚60万的人,已经很有钱了。
而且他也不知道多少奢侈品的牌子,LV就是他认知中顶级的奢侈品品牌。
但实际情况是——没到那个阶段,你就很难判断那个阶段的人和事,也很难理解那个阶段的需求。
真的年入60万以后,所思所想恐怕就没局限在买什么奢侈品上了,也不是不买大牌,但考虑得肯定会更多,一旦考虑得更多了,就不会觉得自己是有钱人了。
比如我最先想到的不是买奢侈品,而是我想换套大点的房子,一个有衣帽间有独立书房的学区房。
因为当时我和老王住的房子建面只有79㎡,也没学区,当初买那房子很费劲,大部分首付都是借的,对房子的需求只能压缩到交通方便、买得起。
现在我看到自己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升,就动了换房的心思。毕竟我是一个已婚未育人士,年纪嘛,也三十好几了,一旦把生娃提上日程,总不能不考虑孩子读书的事儿。
当然,除了孩子,我自己也是想提高一点生活品质的,所以比起买大牌包包,我更想拥有独立的书房和衣帽间。
问题是拥有独立书房和衣帽间的好学区房,可比大牌包包贵多了。
老王还是想带我去买个好包,我不干,我说我的包包也不差啊,还有1000多的轻奢包呢,反正都是装东西的,没必要浪费这个钱。
悄悄说一句:这个态度,老王是必须要有的。买不买大牌包,我心里有数,但他要是提都不提,我肯定会和他生气。
哼,女人,不就是这样咯。
老王认识我都十几年了,还是很了解我的。
于是,老王就带着我一家楼盘一家楼盘的去溜达,我们能看上的,买不起,买得起的,我们看不上。在看了十几家楼盘之后,终于选中了一套建面一百四十多平米的学区房,置业顾问给我们算了一下首付和贷款,乖乖隆滴洞,收入在涨,房价在飞涨啊。
计划一下:首付的部分,卖了我们那套小房子都还差点,要借个20万左右,贷款还要一万多一个月,压力好大。
还有,之前我和老王的收入,除了自己的开销,给公公治病出一部分钱,还买婚房的欠债,又添了一辆二十多万的代步车,银行卡里没什么存款。所以装修新房子的钱,需要现赚。
再加上我们是“以房换房”,住进新房之前,还要在外面租个房子,又是一笔开销。最关键的是这份收入并不那么稳当,经不住任何大变故,所以老王说的月赚5万就可以在合肥横着走,突然变成了一个笑话。
一个月买一个LV包?包包是装东西的,不是可以吃的包子呀,更没法成为敲门砖啊。
背大牌包包的女人们,或许会看你是不是也背大牌包包,但能让她们最终决定和你交朋友的永远不是你穿了什么背了什么,而是你本人能提供什么价值。
我和老王的换房计划,在了解了一圈市场行情后,选择了暂时搁置,我们一致决定再等两年。
等到我生了孩子,我们终于花300万买了人生的第二套房子,并且已经不需要卖掉之前那套小房子了。
至于我是什么时候才买了我第一个奢侈品包包的呢?月入10万以后,买的是一个LV的棋盘包,9K块钱,百搭经典,性价比高。
其实我买这个包的时候,我也还没有换房,但我就是想给自己一个嘉奖,“我好棒“的嘉奖。后来的每一年,我都只买一件大牌,不一定是包了,可能是一件maxmara的大衣,也可能是一双jimmy choo的鞋子,还可能是一只积家的手表。
我一个收入1万左右的老同事,曾经没有恶意的和我交流过这个问题。
她说没必要买奢侈品啊,她身边很多比我赚得多得多的女人,穿着都很低调的,也没看她们背什么名牌包。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也会说类似这种话,奢侈品确实不是人生必要,但更不必要的是——过度关注他人花了什么钱。
如果一定要关注,还不如关注她的钱是从哪儿赚的。
赚钱,不就是为了花钱的嘛。
不是在这儿花掉,就是在那儿花掉。
正如最近我和老王在考虑孩子上幼儿园的事儿。
老王说为了图方便,他准备把小王送到离家最近的一家私立幼儿园读书,我俩一个朋友的女儿也上的那家幼儿园,外教质量很高,一个班只有10-12个小朋友,配两个生活老师,价格是3.5万一学期,一年就是7万,上三年幼儿园光学费就要花二十多万。
老王家里人知道我们这个计划后,问:“上这么好的幼儿园,有必要吗?上过这种幼儿园的小朋友,难道就比普通幼儿园的小朋友厉害得多吗?”
我和老王都没说话。我们沉默的原因并不是被这个问题给问住了,而是我们知道别人问这个问题的根源所在。
因为这在我们自己身上也发生过很多很多次了……
想当初,大概6年以前,我买了一个2000块的电饭煲,老王一听价格,第一反应是“煮金子吗?三四百的电饭煲煮不熟米饭吗?为什么要买一个2000块的电饭煲?”
没钱的时候,是真的觉得没必要花这么多钱去买电饭煲。现在我们有个朋友买了一个1万多的电饭煲,老王也没再说6年前那个话了呀。
还有一次,我和老王说,我一个同事住过5000多一晚的酒店。老王说再贵的酒店,不也就是睡一晚上嘛,还不如拿这钱买几件衣服。
很多年后,虽然我们没有住5K多的法云安缦,但外出旅行住2-3K一晚的酒店,是常事,老王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在黄山上连15块钱的水都舍不得买的老王了……
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人的变化,就是可以这么大。
再读两篇
为什么小县城的男女出轨总是很快被发现?
特殊职业实录:我靠给人擦屁股,年入百万
*作者:颜辞丨专攻两性情感的小仙女。放心,我不会帮你说话,我只会帮你过得更好。愿和你不拧巴,勇敢走天涯。微博:@颜酱酱儿,公众号:颜辞()。新书《你的人生,还有10001种可能》正在热售中。
长按关注 ,谢谢转发
坏日子会过去,而你会留下来
如果你喜欢我,就点个“在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