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来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是一本由孙晓闻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5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不小心来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读后感(一):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一不小心来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由作者孙晓雯所著,她曾在上市公司市场当总监,不过因为自己的梦想,选择了辞职,到法国巴黎蓝带厨艺学院学习料理。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壮举,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也就想想,要是真的刻意放下自己的金饭碗跑去迎接自己的梦想还是做不来的。
我曾经在一个小餐馆工作过一段时间,做的是服务员,偶尔也会去后厨帮忙,确实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后厨与餐厅虽然一门之隔,但简直是两个世界,那里面纷乱、嘈杂,一堆人忙这忙那,没有电视剧中演的那么好和谐美好。厨师们不仅要要保证菜品质量,还要求速度,人多的时候,要应付的过来。
我去兼职的小餐馆当然是与三星米其林餐厅无法相比的。厨师不同,菜系不同,专注度也不一样,而且卫生条件更是差距悬殊,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忙碌。
关于美食,不甚了解,但是从书中看到形形色色的事物之后,我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是在吃食上,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都应该追求一些好的东西,毕竟现在的生活也不是砸锅卖铁活不下去的年代了。
所以追求一些更高层次的东西是正确的,这说明一个人希望往更高的层次发展,我一直觉得社会存在着不同阶层,而他们之间存在着互相鄙视,这是没必要的,一个人希望自己变好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自己的生活变得不好的时候,也应该接受。
关于追求梦想,很多人都不是因为喜欢而工作,只是因为要生存才迫不得已工作。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作者一样洒脱地放下自己的工作而去追逐梦想,而且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不是梦想,嘴上说着天马行空,结果只是一腔热血。
当我们把一件事情当作事业来做的时候,都会渐渐变得无趣。当我开始写作的时候,很开兴,无拘无束,可是当你用写作来赚钱的时候,才发现,你写的东西,是要呈现给大家看的,而不是给自己看的,不能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写什么,所以要学习的恰恰不是如何写好东西,而是要学会为大家创作。
当把梦想与现实放在一起,才明白,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我们依旧要挣扎,即使多么灰头土脸。
生活中需要仪式感,而有些人却认为是做作,书中的作者在巴黎拍下了每天在米拉波桥上同一个位置的照片,这就是一个小小的仪式,生活的见证,热爱生活的表现。
从书中的语言中,我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年轻且富有朝气的人,虽然提到了自己三十四岁,但是光读文字一点也看不出来,小女生的气质清新脱俗,与最近看的一些相对“严肃”的文学作品而言,心情都被这些文字带的开朗了许多。
生活就是要向往美好,对待每一件即将来临的事情,都要认真对待,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做菜好吃的人,在生活中一定也是一个十分细致的人。就像细心收拾自己的住所一样,每天都生活在像“垃圾堆”一样的房间里,难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明明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为什么收拾一下呢?
每一天都变得充实之后,会忘记自己身上的疼痛,因为生活充满希望,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受啊。
《一不小心来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读后感(二):半缘修道半缘君
厌倦了商海,亲近了庖厨,给自己换一种活法,孙晓闻《一不小心来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给读者以刮目相看的感觉,原来人生不只有一种可能,脚下有泥土,心中有梦想。 设计好的不是人生,是生活。孙晓闻将自己近些年于职场与家庭的矛盾毫不掩饰地展现,为的是记录自己痛并快乐着的转型。的确,按照既有的生活节奏,她每月有着不菲的收入,但却失去了自由,忙碌于策划、谈判、出差、应酬,留给自己可以计算的生命捉襟见肘,更何况此时已经是一位孩童的母亲。
印象中的女人,都是感性的,更何况在购物天堂巴黎。急冲冲地暴露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前,除了剁手就是剁手,不过剁手的对象不再是化妆品、服装,而是锅碗盆瓢。如果放在几个月前,这是不可能的,然而转型后的自我,觉得这是多么正常、多么自然的事情啊! 也许,我们看不起戴着白帽子、活跃在烟火缭绕的那群人,以为那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却总逃脱不了“人以食为天”的咒语,于是当我们夸耀这道菜不香吗,那道汤不鲜吗时,我们是否想象过它们由原材料“升格”成品的惊人变化。
正是因为孙晓闻有着优雅的文笔,才让我们有幸目睹这神奇的变化。即使在今天,白领们手持花花绿绿的烹饪宝典,也未必能让心中对美食的愿望一一实现。于是,阅读《一不小心来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让我们真实地感知成为一名厨师,哪怕是给米其林餐厅做员工餐的后厨也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情。 万物开头难。作为一名曾经衣来伸手、食来张口的上市公司高管,从来不会意识到一道美食是如何诞生的,在她的心中,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吃什么不是吃,为什么要花时间去考虑呢?然而,曾经的“不理不顾”变成今天的“全力以赴”时,孙晓闻才发现隔行如隔山,哪怕是火候的温度、食材的鲜度也是一门奥妙无穷的科学。 真实地推出巴黎蓝带厨艺学院的大门,领到梦寐以求的厨师制服与刀具,这一切才刚刚开始,虽然比起那些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自己是名副其实的“老阿姨”。不过,人生有梦想,只要跨出了向梦想进步的第一步,那永远不会太晚。正是这种豁达与坦然,孙晓闻从错误中成长,从成长中感悟,原来的行业经验归零之后并不意味着自己一无是处,相反只要有坚持、有付出、有执着,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能创造出来。
告别了昨日,才能看见初升的旭日。哪怕是一万次一千次的等待,也无法安抚一颗向上向善的心。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个人成长成熟仍然离不开说不清的缘份与悟性。没有人告诉作者孙晓闻可以在正宗的法餐中加以中国创意,不过尝试之后,发现同仁的目光很和善、很温柔,于是从迷失中觉醒,从艰难中奋起,以中西合璧的文化实践赢得了鲜花与掌声。 米其林餐厅的精神在于“分秒必争”“时不我待”,对此,孙晓闻简单地使用了三个“快”。对于读者,“快“不仅仅意味着顾客的极佳心理体验,更代表着厨师技艺的精益求精。如果没有真功夫,如何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在米其林餐厅的日子里,孙晓闻学会的不仅仅是法餐的烹饪方法,更为集中、更为深刻的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半缘修道半缘君。
《一不小心来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读后感(三):米其林后厨的秘密
作为一个资深的吃货,没有什么事情是比吃顿美食更重要的事情,吃乃人生最高境界”。这真是说出了吃货的心声,当然也包括我,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吃货,但我最让人羡慕的可能就是吃多少也不胖的体质。有人会经常问我,是不是喜欢运动,其实不是,有时我还会很懒惰,整天呆在家里,除非有人叫我去玩和特殊情况,我是永远也不可能主动出门运动。 在美食领域,米其林餐厅一直都是超级吃货心心念念的美食圣地。除了高雅的环境,顶级的服务外,美食好吃才是最关键的原因。而说到美食,这就关乎到米其林大厨们精湛的技艺了。同样是把生的做成熟的,为什么米其林大厨就能做到让全世界“流口水”呢?一起走进米其林三星的后厨看看吧!书本《一不小心来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为我们优雅的揭示盛宴背后的地狱厨房,直击美食世界的台前幕后,真正体会与美食同在的人生美味。
米其林的秘密有哪些呢:1.让你的菜刀尽可能地保持锋利,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好的厨师,应当有一把好的菜刀。更何况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说拥有一把锋利的刀非常重要!虽然说锋利的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过实际上使用菜刀时,锋利的刀切东西果断利落而且不费劲;而钝刀用着费劲而且用力过大的时候还容易不小心滑落,反而更容易伤到自己。更何况,用菜刀的人都不会是小孩,因此相对而言,大人手中锋利的菜刀绝对比小孩手中的钝刀要安全。2、食材一定要新鲜,对比用超市的罐装番茄做成的番茄酱和用新鲜采摘的番茄做的酱汁,你就会明显察觉到食材新鲜的重要性!在米其林餐厅,食材的新鲜度就非常重要,他们总是愿意花 上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去购买最好的食材。就像优质的葡萄才能产出好酒一样,只有优质的原料才可以做出最美味的美食。更重要的是,食材新鲜还可以省去不少加工 的麻烦。3、选择时令菜更合适,试想,春天时吃的当地出产的春笋肯定比冬天时吃的异地运输过来的春笋好吃一百倍。这一点大家应该都知道,毕竟时令菜比反季菜要更新鲜美味,而且还要更便宜,所以买时令菜当然更适合。至于春夏秋冬各有哪些时令菜,自己网上一搜就知道了。4、食材要适当调味,不知道你是否有发现,米其林餐厅的牛排、鱼类甚至是蔬菜都会比在家自做的要更美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米其林大厨几乎会给所有食材调味,调味料就是盐和胡 椒,这样会给美食带来额外的风味。至于放多少调料最合适,那就看要自己多试了,毕竟没有哪个米其林大厨一道菜只做了一次后就成为星级大厨的!5、正式烹饪前做好准备很关键,如果你准备的是多人餐,那么就少不了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该洗的洗好,该切的切好,配料也要准备齐全,这样烹饪才可以顺利进行。否则,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就会手忙脚乱。当然,最好按照你烹饪的顺序进行准备。6、加点黄油可以画龙点睛,和调味类似,有时候加点黄油也可以让食物更美味。例如在做土豆泥时,黄油就是必不可少的配料。此外,黄油还可以刷在鱼身表面,用来制作黄油酱汁或者和蔬菜一起搅匀。7、时刻保持厨房干净整洁。你不要妄想一个脏乱的厨房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来,毕竟这该是一件多么倒胃口的体验!作为烹饪者,保持灶台干净整洁是必不可少的,越是忙越是不能乱,否则你需要的某样调料说不定正躺在脏兮兮的水池底下。8、找个打下手的人很重要,在餐厅,除了米其林大厨外,厨房里还有其他一些“打下手”的角色。如果在家里烹饪,最好也能找个打下手的人。不然即使你做出了世界上最美味的吃食,但却晾在 厨房也是白搭。而且,有个打下手的也可以避免一些失误的情况发生,譬如某样东西不小心打翻了,或者厨房需要整理的时候,有人帮忙绝对可以事半功倍。9、适当的腌泡必不可少,不论是奶酪、肉类还是蔬菜,你最好都进行适当的腌泡。你可以提前准备好食材,然后加入香料和油等调味品,这样可以大大提升食材的口感。10、配料也应当新鲜普通的家庭厨师可能只会注重食材的新鲜度,而忽略了配料。有的配料虽然可以放上几年,但新鲜的配料一定能更好地进行调味,而且在色泽和香气上也要略胜一筹。11、记得要先热锅,不少人在家里炒菜的时候,都不会记得预热好锅,反而等到要煮的时候才开火。其实,在中餐里也有热锅凉油的说法,因此烹饪的时候,记得先将锅预热好。12、备上一个计时器,在厨房里,时间关乎专业厨师的身家性命,因此一个计时器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这样他们在等待食材烹煮的时刻就可以安心做其它事情了,不然隔几分钟看下时间 很难集中注意力在手头的事情上。当然,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因忘记而导致烹煮过头。现在的手机和家里的闹钟都可以实现这一功能,所以何不充分利用上呢?13、正式开餐前准备点小吃,在正规的高档餐厅中,你入座后,服务员都会端上许多小食,例如面包、软黄油或一些饮料,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客人因等待时间过长而饿极成怒。在家里办晚宴也一 样,这样客人在相互交谈的时候也不至于因为没有东西吃而饿到难以心平气和。更重要的是,忙碌的厨房也不会因此而手忙脚乱。14、摆盘及卖相很重要,人 们之所以如此钟情于米其林餐厅的美食,除了好吃外,精妙绝伦的摆盘也是令人如痴如醉的一大因素。自己在家里做饭也一样,只有色香味俱全才称得上真正的美 食。摆盘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没有谁天生就会,精致的摆盘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练习。一开始,你可以在家里备上一些白色的大盘子,然后自己对着网 上或书本中的摆盘方法学习,摆的多了你就可以自己创新了。一个成功的摆盘可以提升美食的口感体验,更可以提升厨师的功底。15、鱼类和肉类烹饪完成后静待片刻再吃,大多数鱼类和肉类的烹饪理想方式是高温烹煮,尤其是西餐中,一些食材经过烤箱、平底锅或者烤架后,肉质会变紧,马上吃的话会难以下咽。不过待其静置一段时间 后,肉质会变得更加松软。尤其是牛排等食材,静待片刻还可以让美味的肉汁蔓延至整块牛排,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入味。
《一不小心来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读后感(四):追梦人在路上
幸福有很多种,但有种一定是这样的:事业稳定,家庭幸福,宠爱自己的爱人,疼爱自己的父母及乖巧懂事的孩子。一家几口人,三世同堂,在每个工作或者不工作的日子里,开开心心的一起吃个饭,聊聊生活或者工作中的事情。
幸福的生活很平淡,平淡的生活有时平淡的似乎一眼就能看到几十年的后的样子,心中有一团火苗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会出现,摇曳的闪动着,似乎在诉说对生命的不甘,这团火苗我想就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吧。
周星星说,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确实,人有梦想就要去实现,坚持自己的梦想,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比方说书中的主人公司Olivia。
《一不小心来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初次看到这本书,是被米其林三个字吸引住了,从来没有去过米其林的餐厅,也对这样花里胡哨精雕细琢而又量小的西餐不感冒,但还是想看看这本书,对米其林多一点了解,谁让我现实生活中就是家里的大厨呢,作为一名“同行”,还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滴。
书里的主人公Olivia,就是一个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的女子,因为对于梦想的不甘,刚开始是自己默默的甚至是偷偷的坐着去法国学习法餐的准备,比方深夜学习法语等等,不用想,刚开始肯定是家庭的反对,但一个人如果坚持自己的事情,全世界都会给我们让路的。最终Olivia的坚持感动了家人,得到了全家的支持,开始了维持一年在蓝带餐厅学习和米其林三星后厨实习的机会。
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从一个国度飞到另一个国度,背井离乡,只身一人,每天早出晚归,一周只能休息一天,就一天还是用来补觉的,一觉醒来吃个饭,忙忙琐碎的事情,天黑睡一觉又到工作日了。换到国内,天天这样的工作,很让人崩溃,休息不好,睡眠不足,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一个小女子,能这样一番决然的放弃自己的舒适区,来到一个陌生的异国他乡,除了对梦想的执着,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原因。
追梦路上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尤其是看到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一步一步的得到同事尤其是大厨的认可时,那种快乐简直不能再美妙,这个时候,累是什么,苦又是什么呢?
做饭是个技术活儿,每个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的味道,想做好,就要按照这个目标来,用什么火,用什么锅,用什么调味品,用什么食材,食材的放入时机等等,把整个流程把握好了,才能做出一道美味的佳肴,对于西餐不了解,我想每一道特色的西餐应该都有自己严格的标准,尤其是在米其林餐厅,顾客是有品位的苛刻的,做的不好或者其他做的不到位,被实锤后,是会砸了招牌的,这点在国内好像比较宽容,100家餐厅做出100种味道的鱼香肉丝都没有人说你。
作为法餐大厨的“黄埔军校”,Olivia在这里学习期满后,得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实习的机会,对于作者是第一次,对于作为读者的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原来他们的后厨这样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的卫生管理了,这种对后厨卫生极其苛刻的要求,是真的服,自己家里的厨房,都没这么认真的打扫过。除了卫生,还有像打仗一样的后厨节奏,保证菜品合格的基础上,还得准时的送到顾客的餐桌上,餐厅上是绅士淑女高雅的云淡风轻,殊不知一墙之隔的后厨跟打仗时的,真是一墙一世界。
学习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一年的时间转眼到来,因为家庭的牵挂,Olivia不舍得离开了跟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回家的路上买了大包小包,但基本都是厨具,回家后看到了自己生病的小女儿,女儿看到妈妈的第一句话,不是“妈妈,我想你了”“妈妈,你终于回来了”这样成人思维的话,而是一句“妈妈,你看外面那个红灯又亮了”,天真烂漫而又那么真实。
追梦人,始终在路上。
学成归来的Olivia在国内做起了自己的项目“Olivia'stable”。有志者事竟成,加油!
《一不小心来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读后感(五):米其林三星后厨,揭秘优雅盛宴背后的地狱厨房
作家丁卉说,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因此,“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也在网上流行了开来,诚然,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食物不再是为了果腹,而是正在成为一种享受。 在这个世界上,可称得上美食大国的,除了中国,就是享有浪漫国度之称的法国了。法国大餐、法式生活代表的高雅生活的代名词,在空间整洁,尽显温馨的餐厅绅士淑女优雅就餐,餐桌前的食物造型优美,吃在口中回味无穷,那真是人间无上的享受。 但是,在这优雅盛宴背后,你知道餐厅后厨里,那些顶级的星级厨师们是怎样把这些可口的食物炮制出出来的吗?它新鲜的口感和几乎尽善尽美的清洁卫生又是如何保证的呢?
为了揭秘这极致背后的神秘,孙晓闻记录下了她作为唯一一个在法国米其林三星后厨工作过的厨师经历,向我们展示了这其中的奥秘。在代表奢华的世界顶级的餐厅工作,是何等荣耀,孙晓闻也是在人生的转折点,被姗姗来迟的叛逆唤醒,跟随自己的终极愿望来了一次只能进不能退的人生冒险――去法国蓝带厨师学院学习法式厨艺! 在她的新书《一不小心来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中,她讲到了自己人生中的一段特殊经历,她曾是一名上市公司市场总监,在生下女儿后,她考虑转型,却像魔症一样的迷恋上了厨艺,因此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高薪体面的工作,去往地球的另一端――法国蓝带厨师学院开始学习厨艺。由于她亲身的传奇经历,使她有幸在世界最顶级的法国米其林三星餐厅做了一名实习生,见识了优雅极致背后的种种实操,虽然很累很紧张,但她像一个误闯仙境的小魔女,开心又兴奋,非常投入地开始了学习。 一、严谨到极致的操作流程 当你在高级的法国餐厅优雅地就餐时,看见玻璃房半开放式的厨房里,厨师们云淡风轻的工作,别相信那就是后厨工作的全部。餐厅展示出来给人看的都是平静得如行云流水一样的美感,但在后面的更大空间一定有人在做着最累最脏的工作。 比如就是准备做沙拉要用的各种叶类蔬菜,就需要经过一系列大量的工作才能完成。 因为只是为了一道可能是整套菜单中最便宜的沙拉,就需要把大概几十颗不同种类的蔬菜按类别摘取最美丽的叶片,撕成一口的大小,放在大盆里,用大量的清水清洗干净泥沙和脏东西,每一种叶片都需要清洗至少两遍,遇到特别容易藏沙子的叶片还需要清洗三四遍。洗完之后分别再用一个巨大的沙拉沥水桶甩干水分,然后分门别类的隔开放入准备好的保鲜盒中,贴上标签,拿去储藏室储藏,到出差时间才再拿出来,这样做是为了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蔬菜的新鲜。
要做好这些工作,要先去洗碗间找到滤水桶和几个用来洗叶片的大盆,然后再去储藏间找几个保鲜盒,要带盖子的那种。再去另外一个房间,找处理鱼的厨师要多一些无纺布,浸湿后放在保温盒中叠好,隔开不同种类的蔬菜,还要多拿一些用来盖住最上面的蔬菜。 以上所有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才可以清洗蔬菜。全部工作完成后,还要迅速把工作区域清理干净,把所有用具清洗干净放回原处。 米其林三星后厨的每一样工作都要求做到又快又好,因为现场实操,必须按客户的点单在规定时间内出餐,没有任何时间犹豫,每一样工作都必须做到快、准、好。
二、专业到变态的打扫清洁 不仅在出餐时高要求,在规定的每星期五的大扫除中,也是用专业到变态的方式在搞清洁卫生。 在大扫除时,先清理工作台,把一桶加了清洁剂的水,倒在把所有东西都挪到了其他桌子的工作台上,水像瀑布一样哗啦哗啦的往地上流,这时拿抹布不快速的擦一遍,再用刮玻璃的刮子把水顺着一个方向刮掉,最后用厨房纸擦干,至此工作台才算清洁完毕。 接下来用同样的方式,将清洁工作台下嵌入的冷藏柜门,一个一个柜门的清洁完毕。这冷藏区所有台面和柜面都做完清洁后,用一根粗水管接上水龙头,用很大的水流冲洗地面,接着用一个像拖把一样的巨大刮子把地面上的所有积水和杂物推到下水道口,最后用厨房纸将下水道口聚集的垃圾包起来扔掉。至此最简单的地面工作完成。
然而这项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接下来是更加麻烦的困难的空中清洁和墙面清洁。全部打扫完一遍,再从工作台到冰箱门到墙角的瓷砖,爬上灶台,一扇扇拆下油烟管道的窗户,全部用钢丝球擦仔细,再冲,再擦。 所有暴露在外面的管道、灶台、架子,全部按照这个流程清洗到没有一丁点儿油污,爬高上低地在一天中打扫了五遍,直到这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米其林三星餐厅的后厨闪闪发光的好像从来没有做过菜一样。 三、严苛到如魔鬼般的工作要求 在米其林三星后厨工作,上下楼梯时,要很快,但不能跑。如果手上需要处理的工作数量少于100份的时候,完成这些工作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完成后要立即去做其他的工作。 找东西的时间不能超过30秒,否则旁边的厨师就会问你在找什么,并帮你迅速找到,如果找不到就迅速放弃。 洗东西的时间甚至要以秒来计算。 为了安全和节约时间,在厨房里移动时,必须要大声的拖着长音喊出“烫”,提醒其他人注意避让。 在厨房里巡视的主厨和副主厨不能看到有任何人哪怕有一秒钟在做不重要的事情。 切东西要用尺子量着切,汤汁用量杯精准量好倒入菜品中。
后厨主要由一位主厨和两位副主厨负责。主厨一般是法国家喻户晓的明星主厨,所以已经不再用具体做菜了,厨房里日常管理都是由两位副主厨负责。因此,主厨在平时未出餐时候,都是一副温文尔雅、保持礼貌和微笑的样子,浑身散发着成熟魅力的法国帅大叔,但一到出餐时间,一切就变得不同了。 拥有深邃忧郁眼神的主厨秒变暴躁的地狱主厨,连精致的发型都好像变乱了,客人的单子哒哒地跳出来,出菜慢几秒钟,一群人手忙脚乱地在一个盘子里忙,手厨的手边没有拿到他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就是最糟糕的场面。优雅盛宴背后是一场分秒必争的地狱型战役,每个人都必须百分之百精准地完成自己手头的任务,一个小失误引发的崩溃不允许发生一次。 所以,每个来此进餐的人必须对自己吃进嘴里的每一口食物倍感珍惜,因为你要知道这是有许多人在用生命为你服务,你的优雅、你的高质享受,都有许多人在背后全力以赴。
《一不小心来到了米其林三星后厨》,向我们揭示了优雅背后的地狱式厨房。虽然现在除了米其林三星,还有“世界最佳50餐厅”等新时代的榜单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但米其林品鉴的标准仍然是伴随着西方餐饮史的发展以及时代的餐饮特色。对于每一个爱好美食的人来说,对米其林餐厅的优雅和奢华都有一定的向往吧。 这本书能让我们对法式美食了解之余,看到更多在台前幕后为这一精致到戏剧性的餐饮方式默默付出的很多人,如文中的海永姐姐虽然在这个令人称羡的三星餐厅工作,但高强度和长时间的工作,让她强大到没有朋友,连同事间的交流也没有时间,每天只是争分夺秒的工作,这都让她倍感孤单。任何一份荣誉背后,都是一个人全心全意、全力以赴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