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儿爸说
大家好,我是钱儿爸。首先祝大家端午节小假期,能好好休息一下。然后今天的文章是我写的,我也录了音。
早上钱儿妈看着我们仨挨个儿上秤,她笑说,自己在旁边好像个卖东西的。
我说卖什么东西?她说你自己琢磨呗,你们仨排着队,都圆滚滚,肉乎乎的。。。我说你打住,我知道你要卖什么了。猪妈妈,要不你也上来称称?别看你没我肥,那可都是五~花~肉~
去你的,钱儿妈说,你那点腱子肉,压秤,先卖你。钱儿在后面说,你们俩能不能有点当爸妈的样子,大早上的又五花肉又腱子肉的。钱儿妈白了钱儿一眼,少废话,上秤,让妈妈看看你多少斤了。
钱儿站在秤上,大呼一声,哎呀,我都38.7(公斤),接近警戒线了,我得注意了!妈妈我今天少吃点儿。然后就听濑子姐一声惊呼,啊呀,我都1-8-9了(她不认识小数点儿),妈妈我也得少吃点儿了。
我们三个笑得前仰后合,钱儿妈说,老韩,你看你给孩子们养成的习惯,早晚跟着你上秤,每次上去都惊呼,妈呀,我这两天又吃多了,接近警戒线了,我得控制了,我得锻炼了,我得多吃菜了,我得多喝水了。。。你说让孩子这么小就这么“矫情”,这么在乎体重,好吗?
我说,太好了,而且我觉得越来越好,因为孩子们有意识,成了一种习惯。如果他们能从小养成对体重的关注,能有意识的,或者在咱们的帮助下,给自己设定一条线,然后时常监控,提醒自己,并付诸行动,于他们的身体和自控力,都大有好处。
一方面,由这件事,我真的看出来,孩子对家长,真的是有样学样。你感兴趣,你在意的东西,他们一定会好奇,一定会介意,也一定会尝试,会学,这就是耳濡目染和家传的意义,哪怕像称体重这样很小的事。
我每天早晚各称一次体重,快两年了。开始孩子们根本不会在意,因为孩子长身体的阶段,家长对他们体重的变化,也不会太在意,只要孩子发育正常,体重正常增长,那就放心。我也一样。
但是慢慢我发现,我称体重的时候,钱儿围过来看的次数多了,然后开始问我各种问题,为什么我这么介意数字的变化,代表了什么,我会怎么做。
后来他比我还大惊小怪。比如我站上秤,他就喊,爸爸,麻烦了,你快超过警戒线了,你得注意了。然后他就一一列举,近期我吃的哪些不健康的东西。用的都是我平时称体重,自己跟自己说的那些话,真笑人。
再后来,他开始每天跟着我称体重,我称之为“凑热闹”。我称完了,他就煞有介事站上去,还俩秤挨个儿称一遍,一定要取个相对准确的数值。时间短了看不出什么,时间一长,他自己看出问题来了。尤其疫情这段时间,他吃的多,活动却少了,所以体重一直长,俩月长了十五斤。
开始他还欣喜,说妈妈不是说我老这么瘦,吃什么都不胖,我这不眼看着见长吗?!到后来,他开始担心了, 经常问我,爸爸,我这怎么还长啊,眼看都要40公斤了,我胖了15斤还多。
我说你看你那身形,你是该注意点了,人最好不要太胖,超重对人的身心都不太好,会让你累,脑子反应会慢,感觉不好,我以前不就是个例子吗。而且胖了想瘦下来很不容易,即便瘦下来了,要保持住,更不容易,所以趁你还没失控,最好控制住。我说你这个身高,三十七八左右合适,超过三十八,你就要注意了,需要有意识地控制一下。
我没想到,他真听进去了。从那之后,他每天跟我称体重,都特别严肃。当然他还不太能控制住吃,这段日子,在家里把胃撑开了,遇到好吃的还是刹不住,但是只要一上秤,发现接近警戒线,他立刻就会给自己提醒,一整天都会念叨,自己超重了,让妈妈给他少盛点儿饭。虽然钱儿妈从不听,都会把米饭盛上,使劲压实,看着好像少,其实一点不少,但不管怎么说,他自己心里从此有了一根弦儿。
还真别说,到现在,只有接近警戒线,还真没超过去,跟他自己有意识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有关系。
所以这就是我第二个感触,孩子在青春期开始前后,让他养成自己监控体重的习惯,很好。当然前提是科学地划定这条线,他是不是超重了。其实他自己会有感觉,他的正常活动、思考,是不是受影响了,是不是短时间明显胖了,再结合孩子的饮食和营养以及锻炼。
如果他自己有这个意识,咱们做家长的从旁边帮助他们就很容易了。我也开始给钱儿讲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跟体重和体质的关系,包括跟他习惯看食物包装上,关于成分、热量和其他物质含量的单位。起码现在买东西,不管饮料还是零食,他都会看一眼包装上的卡路里含量,还会自己转换千焦和卡路里。
就像他说的,以前不看不知道,现在一看有点可怕,那些卡路里出奇高的东西,他一般就放下了。他会有意识找那些味道不错,但是热量比较低,营养物质含量较多的东西。这些都是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的。
经过这些年的锻炼,我觉得一个人的自控力、意志力,与他将来的一切息息相关。而有意识的,健康地控制好体重,是意志力和自控力的一个体现。就像很多人经常说的,在身体上的付出,是最公平的。你流一分汗水,就见一分效果,你少吃一点不健康的食物,就少一分赘肉。
我没有强求孩子有这样的意识,但如果他循着大人的样子,能自己产生这样的意识,我认为会是让他受益终生的。
说到这儿,我想起来,上周末,钱儿约了他班上两个同学,在一片野地里见面?。我们也觉得好久没见了,让孩子们见见吧,结果一见面,从大人到孩子都笑,因为都胖了。
钱儿那俩同学我都见过,以前可结实可匀称了,现在虎背熊腰。钱儿原先就是其中最瘦的,现在也胖了,他们仨凑一块儿,还跟原先一样,很协调。仨胖子往草地上一坐,可逗了,再看我们大人,也一样。我虽然还算好点的,但是也在警戒线上下摇晃。
大家说起这几个月,都说得回去控制体重,不能再这样了,也都给自己找理由,心情有时候郁闷,就吃得多,爱吃甜的。大家一致认为,胖得有道理,生活真欢乐。
这是个小插曲,其实就是想说,不管成人还是孩子,对很多人来说,胖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尤其孩子们,如果不加注意,很可能就胖下去了,会导致一系列问题。这时候,如果孩子从小养成关注自己体重的习惯,心里有这根弦,那么就会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家里,经常让孩子上上秤,跟孩子讲讲体重和健康的关系,挺值得的。
私人
新浪微博:不吃胡萝卜的白小白
免费App:钱儿频道
喜欢我们请加星标置顶吧❤
我的新书
更多新书
点个“在看”,日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