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回南京上班的前一天,我们煮了一大锅绿豆汤喝。在洗绿豆时,有几个小豆子随着水流了出来,妻子便没有管它。
水槽里面有一层滤网,绿豆太大,进不了下水道,就这么干巴巴的沾在滤网上。此后,因为工作繁忙,我一周时间没有进过厨房。
早上,当我推开门,看到水槽里面的那一抹绿,我惊呆了!没有土壤,水槽全是不锈钢做成的,绿豆苗就把根须铺开在网面上。没有水源,只有网面上零星一点点小水珠,绿豆苗便用根须将它牢牢抓住。
高温炙烤,每天室温三十五度以上,绿豆苗顶着炽热灼烧顽强地活了下来。它所拥有的,只有每日玻璃窗外的阳光和月光。我置它不理,8天后,它还我一网翠绿,绿到惊艳,绿到震撼心底。
从去年7月24日开办微信公众号起,一路咬牙坚持写下来,得到了不少人的肯定和鼓励,也收到了很多冷漠与无视。办号的初衷、收获和心酸坎坷可以见我之前发表的文章《公众号运营血泪史:从小白到雄起之路》。
我常常在想,我那800人的朋友圈,大概很多人把我屏蔽了吧。没有屏蔽的人群中,也许有一些人会把我的标签归类到微商中去。
我与微商相同的是,每天都要发几条别人不感兴趣的朋友圈。我与微商不同的是,微商售卖商品,而我推销文章。当你想追求“诗和远方”时,最可怕的不是你无力追求它,而是你追求了,但周围的人却把它当作一个笑话。
上世纪90年代的山西阳泉,一个30多岁的计算机工程师开始了他长期的业余科幻写作生涯。
后来,他被称赞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但是,在很多年里,他身边的同事都几乎不知道他的这个爱好,甚至在他得奖后,还有同事告诉他:
因为在那个小地方,包括刘慈欣的领导在内,很多人压根不了解科幻。在他们看来,一个爱科幻的人甚至是思想幼稚的。
有的人觉得我是为了钱财而办号写作,身上散发着浓浓的铜臭味儿,避而远之。也许他们见惯了“某某作者的小说卖出千万元影视版权、获得百万元订阅”的新闻。然而,这些常人所能看到的作者都是站在文学世界的金字塔尖,并非行业中的常态。
所有文学作品中,小说差不多是最赚钱的,曾多次以千万元年版税蝉联《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的唐家三少,就是靠小说发家。
据阅文集团2018年财报,阅文集团旗下小说平台共拥有作者770万,2018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作家仅1000余人,“白金作家”及“大神作家”的人数为403人。
这也意味着在770万的作者中,仅有1000余人能通过写小说达到月收入8333元以上。其中有一个作者未雨,精心雕琢一年写了35万字,但最终只有3000元的稿酬。
要想成为一棵大树,必须要具备五个条件:时间、不动、根基、向上、阳光。要想追求“诗和远方”,当然也需要时间、不动、根基、向上和阳光。
时间,没有哪位作家是一步登天的,都是无数个挑灯夜战、反复修改的结果。不动,每个成名的作家都是在夹缝中生存,体悟人生百味,但终究坚持到最后。
根基,一份优质的输出至少要有十份输入做基础,每个作家都是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向上,写作之路,酸甜苦辣咸,世间五味全,每个有梦想的作者必须排除一切干扰,朝着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
阳光。既是追求阳光的心态,也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若坠地狱,又怎能翻身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