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听到艾滋病,内心总不免有些恐慌。但专家表示,不少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U=U(Un = Untransm,检测不到=不会传染),也就是艾滋病毒带原者只要好好服药控制,将体内的病毒量控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就能和非带原者一样,不戴安全套也不会传染给他人。
专家认为,这对公共卫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预防传染最好的方式就是尽早治疗。感染者只要稳定接受抗病毒治疗就不会传染,只要好好服药,免疫能力也会逐渐恢复,可以生存的岁数,和一般的平均寿命接近,这也是艾滋病近年来被称为“可以控制的慢性病”的原因。
每个艾滋病毒带原者体内的病毒量不同,一般疗程大概是两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专家表示,无论一个国家或地区感染艾滋病的人口的数量是高是低,让感染者及时被发现、及时接受治疗,将治疗视为防止传染的最好方式,再加上非带原者目前也有预防性药物可以使用,新发感染人数可以有大幅度的下降。
在台湾,前年到去年人数下降21%、去年到今年又下降12%,成效非常明显。不过,前台湾艾滋病学会理事长、台北荣民总医院感染科医师林锡勋表示指出,在台湾,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延误诊断和治疗的人每年还有25%,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艾滋病、艾滋病人的歧视和恐惧。
对照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拿境外输入病例为例,如果新冠肺炎和新冠肺炎病人遭到社会广泛的歧视,有症状的疑似感染者就会隐匿症状,不敢申报。只有社会本身有集体的对抗疫的正确认识,感到身体不舒服的人、有疑似症状的人才敢光明正大地主动通报,如果采检确认阳性,尽早接受正规治疗,本身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保护。
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播途径与新冠肺炎不同的传染病,预防与治疗,想要在全社会有效防疫,“去歧视”也是必要的条件。U=U,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讲,就是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和什么人、通过什么途径传染没有关系。
为了更下一代人的健康,“去歧视”成为艾滋病疫苗还没有成功研制、预防药物价格又比较高的当下,预防艾滋病不断扩散传播的除了教育以外的最有效的手段。
专家认为,过去强调年轻族群、特别是“高危”人群要避免危险性行为方式,采取安全的措施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和其它性传播疾病的侵害。现在应该再加上一条,那就是早检测、早治疗。只要绝大部分的艾滋病带原者或艾滋病人及早被确诊,并开始正规的药物治疗,整个社会的罹患率就有持续下降的可能。其前提就是消弭社会对艾滋病的刻板印象,消除歧视和恐惧。而要做到这一条,除了制定法律法规,社会教育可能更为关键。
专家也建议,有性行为的人,无论性倾向,都应该参加筛查,养成定期做检测的习惯;如果是有高危性行为的人,检测的频率应该增加,最好每4个月到6个月检测一次,而检测的结果要以疾控中心和具备检测条件的医院为准。另外,虽然戴安全套有较高的百分比可以预防病毒的传播,但如果一旦心理上有疑问,甚至出现身体不适,仍建议及早检测。
感染了艾滋病就是世界末日吗?其实感染与否,你的生活都可以过得很甜密。
视频-早查早安心:香港关怀艾滋企划 林耀声 x 何家珩
影片说明:
香港“同志天菜”林耀声饰演艾滋病毒感染者,火拼港大教授Jason。就算感染者,只要及早测试,定期服药都可以有甜密的生活。一样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另一半。
林耀声:“感染者生活其实与非感染者的没有太大分别,只要定时复诊和服药就能好好享受恋爱和共同生活的权利。”
何家珩博士:“同志圈内文化比大众所想像为广阔,感染相异伴侣只是多元性别关系其中一种,希望这部短片能使香港传播媒体跳出长久以来对非异性恋者的单一负面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