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的教育有七大流派:美式公民教育、英式贵族教育、德式弱者教育、日式强者教育、法式精英教育、苏式生产力教育以及中式难民教育。
美式公民教育:培养孩子对自己、社会、人类负责。在美国,一个8岁小孩的作业题是:如何竞选市长、如何改善社区的治安水平。公民教育培养出的小孩是自己的主人,家庭的主人,社区的主人,国家的主人。
英式贵族教育:培养孩子自律、克制、勇敢、负责。英式贵族是社会的风向标,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骄奢淫逸,好吃懒做。相反,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凡事为他人着想,敢为别人的利益奋不顾身。贵族精神就是举止得体的绅士风度,和见义勇为的骑士风范。
法式精英教育:作为对现代民主制度的奠基人,法式精英教育着重培养孩子改变社会、改变人类的远大志向。当中国高中生正为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如何面对挫折”“摔了一跤”绞尽脑汁时,法国学生正在写“拥有选择权是否就意味着自由?”“我们能否对真理漠不关心?”“文化的多样性是否会阻碍全人类的团结?”
德式弱者教育:德国人认为,优秀的孩子不用教,需要帮助的是并不够优秀的孩子。所以,德国的班级中会出现优等生帮中等生,老师帮差生的现象。因为整个教育、社会对弱者的帮助,接受德式教育的孩子非常自信——因为没人瞧不起他,大家都帮助他。即便成绩不好,也能坚信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
日式强者教育:“不给人添麻烦”是日本人深入骨髓的精神。日式教育把每一个人都训练成“强者”——凡事靠自己,不麻烦别人。日式强者教育会把孩子培养得坚韧、自尊、自爱、自强、谦卑。
苏式生产力教育:生产力教育将每一个孩子按照社会的分工进行,培养成社会的螺丝钉——学新闻,就去电视台当记者;学化学,就分到化工厂。每个人生来便被定义,没有自己的意志,只是祖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中式难民教育:科举制度的“读书改变命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加上曾经的苏式教育混合成了如今中国的难民教育。一方面,“不读书就会被饿死”成为老师、家长逼迫孩子学习的万能法宝;另一方面,电竞专业(职业玩电子游戏)、小龙虾专业、书法专业、高尔夫专业风靡全国。“读书只为不被饿死,读书只为找工作”的落后思维仍是国内的思想。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孩子没有理想、胆小、功利、无趣、不择手段——上学只为找工作,并且自我认定是一个失败者——考不到第一名,被同龄人抛弃。
爱孩子,是为了让他变得优秀,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你是否为了你的孩子变得优秀、健康、志存高远、顶天立地而付出过努力?如果你回答是, 但上述内容你却不知道,也从没为孩子思考过一天,读过一本书。你觉得你是一个( )。
□ A. 骗子 □ B. 病人 □ C. 蠢货 □ D. 不合格的父母。
老朱的新书《神秘问卷》已发行
在微店购买的读者,将获得老朱的亲笔签名和赠言
扫码进店即可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