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冰心的散文《谈生命》。这是一篇用生动的形象表现生命和生命意义的美文。作者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用他们江流入海和成长中历经四季的过程譬喻人生中的困苦烦恼和幸福快乐的经历,告诉青少年人生是快乐和痛苦交织的生命观,表达了自己热爱生命勇敢的对待生命的生活态度,应该说,这样的主旨参透对于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说,不难。
所以 ,我把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如何美读课文上。只要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就基本把握了主要内容,体会了形象的意义。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很自然,作者用巉岩前阻形容人生的困难,而怒吼着冲倒危崖形容聚集生命能量奋力挣脱困难。这段的朗读要读出困难当前的紧迫和人的生命敢于挑战困难激发活力的气势。在朗读速度上应以紧张急迫的速度,语调从舒缓走向激越高亢。“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颜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在这里,斜阳芳草夹岸桃花比喻人生之顺境,阅读时语调应轻柔欢快,速度适中;而“有时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打击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这里显然在比喻人生中遇到的挫折和不幸打击,以及人的生命面对这些打击表现出的新的活力。朗读这段,要有比读刚才遇到困难时的片段更有激情,语调要特别高亢和焕发,读出生命被打击和活力被激活的状态。而最后“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这里比喻人生中恬静安逸幸福的生活,读这段应语调舒缓轻柔,收束时略略有所加强。这四个阶段高低交错,朗读时应抑扬有致富有变化,如果让一位同学读下来,恐怕很难读出这样的效果。
于是,我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分角色朗读。让胆汁质的同学朗读激情焕发的部分,让温和阴柔性格的同学朗读人生顺境部分。教师朗读示范引领,而后学生揣摩朗读,反复练习,最后分男女朗读。当我听见学生能够娴熟的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时而高亢昂扬时而低沉郁闷时而柳暗花明时而又摆脱奋进的朗读时,我们都被打动了。
我们没有过多的理性分析,取而代之的是朗朗书声,随着学生富有磁性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思想飞到了江流经过的雪山、巉岩、平沙,我们的情绪也时而舒放时而紧张,几十分钟内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当课堂下课铃声打响,看到同学们脸上洋溢着收获后的充实感。
我渐渐悟出,作为文质兼美的散文,与其泛泛的分析,不如直接把文本抛给学生让他们入境的朗读。唯有走进文本直接用声音解读文本,从感性体验入手,才能真正掌握文本意蕴。可惜,我不能录下这堂课的实景。
建议我们的语文教学同仁,多多扔下手中的教参,让学生从朗读出发,短文反复读,长文选段读,让读书声进入我们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