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05-31 23: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1000字

  《黑石起点,我的顶点》是一本由[美] 彼得·彼得森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精选点评

  ●我能吐槽这本书么,翻译地真烂啊,此人写传记诚实啊不诚实

  ●勤奋努力必然成功偶然

  ●翻译水平挺好的~

  ●史蒂夫带着灵感归来。"彼得"他说,"施瓦茨是德语里的‘黑’,对吧?而彼得在希腊语是'石头意思。放一起,就成了‘黑石’,这个名字怎么样?”

  ●: K837.125.34/2224

  ●得到的启发是:发挥自己比较优势;仔细考察后再考虑是否加入某个公司。但同时我也意识到 我很可能无法实现这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因为我从本质上来说喜欢自己呆着 长时间出去social会要了我的命。还有就是 人脉真的非常重要 所以我不管在中美日三国哪国呆着大概不行哈哈w

  ●关于我想了解内容很少

  ●这一本比《资本之王》有意思

  ●太牛B了!人生每一件事都成功!最后就做金融去了!!!

  ●一个伟大人物奋斗史,一部特别自传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一):有点为自己吹牛逼嫌疑

  彼得.彼得森的确很牛逼,但是通篇都是说自己如何牛逼,别人sb,几乎没提自己的弱点失败挫折都是一笔带过

  这本书像是写给自己的......借鉴意义不大,不过,还是向牛人致敬!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二):看到一半,快速浏览

  kindle上,看了50%,前面对小时候青少年篇幅描述,占了很大一部分篇幅。作者毕业后先是在商业公司里工作,后来做的风生水起,自己在外交方面很有才华进入华盛顿工作,后来跳出来,进入华尔街,成立黑石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初看自传是冲着黑石股权投资去的,最后发现,这部分面熟很少。看到60%,快睡着了,最后,快速翻了下,感觉比较一般,并不是很理解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三):27岁的他就当上了广告公司的副总裁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彼得森8岁便开始父亲咖啡厅帮忙,18岁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而后由于抄袭论文而从麻省理工退学,转于西北大学学习。对商业有着极度敏锐头脑的他,一毕业就尝试零售业发展,不过很快发现并不是自己的爱好,随后选择了自己喜爱市场调查工作,工作的每一天都让彼得森兴奋不已,感觉有了奋斗开心的理由。抱着对事业热爱,27岁的他就当上了广告公司的副总裁。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四):雷曼董事长+黑石联合创始人+美国政治精英=彼得森先生

  彼得森先生是一位难得的政商精英,生活奢侈为人谦逊聪明勤奋、强烈社会责任感,获得巨大成功后仍然能够系祖国,为下一代美国人着想,一个典型的美国梦的代表人物,更难能可贵的是成功后还能保持父辈希腊人特有的节俭和务实。

  原作名直译是“一个美国梦想的教育(意义)”,中文译名中加入“黑石”虽有哗众取宠博眼球的嫌疑,但是细细想来却是聪明和巧妙。否则我本人可能就不会去读此书了。。。

  很棒的一本书,不妨一读并细细品味和认真学习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五):黑石观后

  对于一个即将踏入美国金融工程专业学习的大四学生来说,开始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获得对以后职业的启发和激励。今天看完书,我领略到的不仅仅是一位华尔街能人的才干和睿智,更多让我关注的是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一个工作狂为了自己的美国梦一直的奋斗,转战各个领域之间,却往往能够得心应手。 或许有很多的运气成分,一种种机遇。但是老天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广泛的人际关系,工作的投入,幽默淡定的性情, 善良道德的心。 是我从这本书中能够感受的 Peter Peterson. 我也要努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