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韧
李韧是北大附中高中部的创意写作课老师,2015年她开创了国内第一门中学创意写作课,是国内第一位中学创意写作老师。从最初一心想要教给学生写作技巧,到败下阵来之后的思考:创意写作的“零”起点,应该从启发兴趣开始——从橙子皮的沟壑里看出月之暗面,走在草地上感受脚底传来的麻酥酥的感觉。“创意写作书系”带着她开疆拓土,穿过技巧,抵达“写作思维”。
李韧老师认为创意写作课应该是体验性的,这跟国外写作工坊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这证明,即使在基础教育中,写作工坊的模式依然是适用的。
——《北大附中创意写作课》
造 字
/
写字的工具是纸笔、电脑,而写作的工具是字、词、句。说起来,这些工具也很简单,上过学的人就能读写。但正因为它们是后天习得的,所以我们用起它们来其实免不了羁绊。
所谓陈词滥调,就是用俗了、套路化的表达方式。造成陈词滥调的原因,一是人们不再专注、认真地观察世界,用心捕捉那特定时刻的状态;二是我们不自觉地臣服于一些狭小而没有生机的语言使用环境。比如看到雪,就想到“洁白无瑕”。关于雪的种种瞬间、万千姿态,我们的探索从此止步不前。
因此,在写作课上有必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字、词从约定俗成的语境里解脱出来。把它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扔”到全新的环境中去,不断释放它们生存的空间。
首先,让我们从为自己造字开始吧。
据说,阿拉伯语里关于骆驼的词语有上百个;因纽特人也创造了几百个与雪有关的词语。每个行业、每个地区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词汇表。语言和文字的背后,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可是,即使有这么多词,当我们想要表达内心的某种状态时,有时我们还是会感到“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这不一定是词汇量的问题,而是人生的境遇起伏莫测,人类的感受力又本是如此丰富。那么,围绕你的个体世界,你能否造几个字/词来表现它呢?较之“拼词”,更加原始有趣的方式是“造字”。
@文森特·梵高
这次体验不一定“隆重”,但一定是为你所独有的。也许是每年初秋的夜晚你骑车路过那个大十字路口时,四下的虫鸣给你的凄凉之感;也许是某种你最喜爱、看到它就汗毛孔舒畅的绿颜色......
2/ 再造一个字,以表现自己生命中某种负面状态。
也许是你和某人若即若离的关系。这种关系让你不堪忍受,走在路上都感到两旁建筑向你身体压过来。也许是像黑色虫子一样啃噬你骨肉的拖延症,如影随形好多年了。
注 意
(1)造字时,要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展开联想。因此,与其急于去拼凑偏旁部首,不如闭上眼睛,再次回到当时的状态中去。这样造出的字才是有生命力的,也才会真的独一无二。
(2)你要全面考虑所造之字的音、形、意与表述对象的关系。尽量使你的字简洁和富有美感。
推荐阅读
作者:李韧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定价:56.00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大附中创意写作课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使用效果已经过课堂教学检验,得到学生高度评价。作者李韧有着丰富的写作教学经验,她将引导你在写作中唤醒和释放内在的创造力,写下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通过写作与自己以及周边世界对话,并最终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写作者——爱写、能写,并且因为从写作中受益而与写作结为伙伴。
每一次写作,都能令我们变得更好
本期编辑 | 温不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