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玄圭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生活理念、人生信条充斥人们的头脑,爆炸的信息更容易让人迷失。而真正能流传千古,支撑起中华民族精神之内核的,则是那些一代代传下来的家风家训。
——小婚家
2018年,76岁的刘心武出了一套《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的书,他坦言之所以写这套书,是因为6岁的孙女喜欢《红楼梦》却又看不懂,作为爷爷的他,就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爱孙女,也趁机“往孩子心灵里撒些花瓣,布些香草,留些亮斑,飘些美韵。”
“爱幼子,同爱一切新生的、幼小的生命、事物的心态,是相通的……生命的两端本来都值得格外重视。”
在刘心武看来,“尊老”和“爱幼”相辅相成,是旺健民族生命力的驱动轴。
01
刘心武出生在重庆一个书香门第,祖父刘云门是清末举人,曾任中山大学教授。
曾有人问他的父亲,家中孩子多,小儿子又如此调皮,为何从不发火呢?父亲说:“爱自己的子女,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责任和人生乐趣啊!”
刘心武的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对孩子亦然,有的穿,不冻着就行,家中的摆设也十分粗陋。
但是在吃上,她特别重视。
8岁那年,因为父亲工作调动,刘心武随父母来到北京。父亲在海关总署工作,经常不在家,之后10年,家里常常只有刘心武和母亲两个人。
儿子喜欢吃四川菜,母亲不厌其烦,从早到晚一日三餐,都亲自下厨做地道家乡菜给他吃。
刘心武家里的饭菜比酒店的还好吃,他的同学羡慕不已,经常来他家蹭饭。母亲也总是笑脸相迎,尽力满足每个孩子的要求。
母亲舍得花钱买菜,但几乎从不给刘心武买零食,因为零食不健康。
偶尔刘心武嘴馋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母亲就会生气,说一个人吃好三顿正经饭才能健康长寿,一辈子无病无灾。
儿时的他觉得母亲严苛,不爱自己,但随着年岁渐长,刘心武终于知道,母亲对他的爱无比珍贵浓烈,她也一直在用吃饭这件既简单又重要的事情告诉他: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能行得正,偷吃零嘴的人难成大器。
母亲把自己对儿子的爱与照顾,融进了一日三餐的美味与家常里,父亲则尽力成全刘心武的梦想。
02
他12岁时就迷上了《红楼梦》,父亲没有阻止,而是给他买来好几本《红楼梦》的书,只要是刘心武喜欢的书,父亲总是想办法买回来。
后来刘心武也是这样,儿子甚至孙女出生后,他花时间陪伴、疼爱之余也努力成全孩子的梦想。
父母深沉温柔的爱,是刘心武后来在文学上取得令人赞叹的成就、成为尊老爱幼典范的根本原因。
父母年老后想回四川老家,他从不拦着,马上安排,老人任何时候想回北京,刘心武都欢天喜地去迎接。
他会像父母当初爱自己一样去爱他们,一日三餐都做他们喜欢吃的川菜,老人“不听话”时,儿子也和颜悦色,从不苛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使子女温饱,教他们知识,予他们训诫,驱他们读书劳作,都还不足以体现出父母对他们的亲子之爱。轻轻地抚摸他们吧,给他们以温柔的摩挲吧,这应是他们童年乃至少年时代最重要的身心滋补剂,这也应是为人父为人母的你我所能享受到的最大快乐之一!”
儿子很小时,刘心武就这么抒写自己的爱子之情。
他还说:
“做父亲的,也应如母亲般地乐于抱着孩子,把他拥在怀中,亲吻他的脸蛋,抚摸他裸露的皮肤和头发,挠他的胳肢窝而逗他欢笑……”
孩子长大是瞬间的事,儿子长大了,刘心武也做了爷爷,他总是告诉儿子和其他年轻人,要及时去爱、去表达。
因为孝顺父母、爱自己的子女,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责任和人生乐趣!
关于作者:婚姻与家庭杂志:中国情感帮助全媒体平台,关注女性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维护。温暖风趣,与你聊聊爱情婚姻那些事儿;专业理性,力邀众多心理咨询师,为你解答情感困惑;线上线下,微课沙龙情感陪护。(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婚姻与家庭杂志)
小婚家还为你准备了更多好文章哦,点点看↙↙↙
01.非典禽流感立下赫赫战功,73岁再战新冠肺炎|李兰娟:医生的脚步永远不能停
02.“硬核男神”钟南山,其人其家
03.“渐冻”院长张定宇,和死神赛跑的真汉子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亲密关系|沟通|婆媳
自我成长|安全感|渣男|前任
心理测试|出轨|男人说|离婚
亲子|家暴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投稿
转载及商
小婚家过往往往往的好文怎么看?
一共就2步
1:点击右下角菜单栏“历史文章”
所有历史文章都等着被你翻牌子
2:弹出的历史文章最上角,
点击搜索框,
输入你关心的内容,搜起来!
建议:
只输入关键字,
比如沟通,离婚,离婚协议,亲密关系,
这样核心的词语就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