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却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与白岩松的一段对话,被外交部点名:直接、坦率。
4月17日,马云接受央视《新闻1+1》节目的采访,讲述了疫情期间马云和阿里巴巴的行动:
提供了超过一亿件防疫物资;
搭建了全球新冠肺炎实战共享平台,覆盖了233个国家和地区······
可即便马云做出如此成就,却因“捐助美国呼吸机”、“给向我国下出口禁令的波兰提供抗疫物资”、“给侮辱我国国旗的丹麦送物资”等等海外援助事件,被一部分人骂“汉奸”、“卖国贼”、“洋奴才”。
马云留下了这样一番言论:
“大概任何国家都有1%左右脑子被撞坏的混蛋,如果我们多关注了1%,而忘掉99%善良的人群,这是人类的悲剧和悲哀。”
随后在4月2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便有记者就此提问外交部:如何看到马云的这番言论?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直言:
“马云先生的话,很直接也很坦率”。
坦率如马云,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个“暴发户”真正成功的格局——别关注脑子坏掉的混蛋。
从创业初始,到如今创下阿里帝国,若不是秉着这份“不关注脑子坏掉的人”胸襟格局,阿里巴巴早就死在别人口中无数次了。
海明威曾说:
忘掉噪音,不跟烂人计较,才是人生的大格局,亦是人生的大智慧。
与烂人计较,只会输给烂人
“狗咬了你一口,你也要像狗一样咬回去吗?”
有一个陌生人跟子贡打赌,只要他正确回答出一年有几季,他就给子贡磕三个响头,但如果子贡答错了,就得向他磕三个响头。
可当子贡信心满满地说一年有四季的时候,那人却连连摇头,理直气壮地反驳:“不对,一年有三季”!
可一向被称之为圣贤的孔子,竟也同意那来人的看法,认为一年有三季。
子贡输了,只好向那个人磕了三个响头,才作罢。
事后子贡问孔子,明明是一年有四季,为什么您要说是三季呢?
孔子说:
你看那人,穿一身绿衣,又说一年有三季,分明就是个蚱蜢,蚱蜢春生秋死,从没有见过冬天。他的思维里也根本没有冬天这个概念。你跟他就算争上个三天三夜都不会有结果。你要不顺着他讲,他会放过你吗?
世上总有一些有着歪理邪说的烂人,他们酷爱用歪理抬杠,又不爱承认自己的错误,你要是反驳,他们杠到激动处还要踩上两脚,人身攻击。
跟这样的人计较,简直是白费力气,甚至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心境与处境,都会输给这个烂人。
你说地球是圆的,他非要说地球是方的,你拿出一二三的理由来,他就要放火烧死你。
这让我想起了钟南山院士因为网上曝光的一张1200元的挂号费截图,被喷“想赚钱想疯了,发国难财的黑心人”;
张文宏医生因为提醒家长早上要给孩子吃鸡蛋牛奶,而不要喝粥时,被喷“想出名想疯了,崇洋媚外不配当医生”。
他们一边指责明星凭什么比科学家挣钱多,一边又指责科学家凭什么出名,凭什么有“天价”挂号费。
有人说:“乌鸦之所以成为乌鸦,是因为他们觉得洁白的羽毛是有罪的。”
烂人之所以是烂人,就是因为烂人总想把你拉低到跟他一个档次,然后让你变得不再洁白。
就如哲学家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
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你越纠缠烂人,越容易成为烂人,你越无视烂人,越容易摆脱烂人,无视才是对这些人最有力的暴击。
与烂人计较
是毁掉自己最快的办法
心理学教授亚科斯说过:“我们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为不甘心引起的”。
这也是很多人陷入纠缠无法自拔的原因。
生活中,不甘心被人恶语中伤,你便反骂回去,以牙还牙;
不甘心输人一局,便叫嚣不已,誓要讨回;
不甘心吃亏上当,便心生怨怼,愁容一生。
前些日听朋友讲了一个她邻居“怨怼的一生”。
邻居多年前在自己的亲弟弟那里买了一个抽油烟机,可是她却发现抽油烟机的价格竟然比别人卖给她的价格还要贵上20块。
便心生怨怼,之后但凡提起弟弟,都要跟别人讲这个事情,久而久之,这件事就传到了弟弟的耳朵里。
塑料姐弟情,就此掰了。邻居也一直耿耿于怀。
去年,抽油烟机坏了,邻居家想换一个新的抽油烟机,但是如果去弟弟那里买,又记恨着多年前得20块,若是去别的地方买,又怕亲戚说闲话。
直到现在,家里也没买新的抽油烟机,每次做菜都呛得眼泪直流,一呛就会想起多年前的20块,然后絮絮叨叨,含着怨气,吃上一顿饭。
她本可以有正常的姐弟情谊,本可以开心地吃每一顿饭,但是却为了区区20块钱,纠缠到现在。
很多让你走不出的圈,其实不过就是20块,真心希望你,不要为了“20块”,把自己困在烂事这个圈里。
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收到一封家书,称老家修房子的时候跟邻居吴家因宅基地的问题争了起来。希望张英利用职权“摆平吴家”。
可张英却笑了笑,修了一封“打油诗”寄了回去: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信之后,便主动退让了三尺。
而邻居吴家,也深受感动,便也让了三尺出来,于是就有了今天安徽桐城的“六尺巷”。
塞缪尔·巴特勒曾说:
通往荣誉的捷径,就是一无所有。
你若计较太多,背负太多无谓的事情,那么你前进的脚步就会越沉重。
放下纠缠,轻装上阵,你会比旁人,走得更快。
不跟烂人计较,是一种格局
再说回马云。
还记得“波兰起伏”吗?
前一秒还笑呵呵接受中国政府援助物资的波兰,后一秒却突然变脸,竟以检验不合格为由对阿里巴巴下了出口禁令。
免费援助可以接受,出口援助就检验不合格了?
阿里巴巴却相当淡定,只是默默地关掉了出口波兰的页面。
随即波兰国内疫情爆发,情势急转而下,波兰政府慌了,又匆匆解禁,改称“误会”。
阿里巴巴还是相当淡定,只是淡淡地宣布“波兰,我们又回来了”。
没有开撕,没有怨怼,更没有拒绝,甚至带着一丝欣喜。
可网友坐不住了,一些爱国主义喷子,指责马云“软弱可欺,没有风骨”,更有甚者翻出马云曾接受日本软银的投资,大扣“卖国贼”的帽子!
可马云呢?
依旧相当淡定,仿佛这些声音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如果马云与阿里巴巴真的计较之前的出口禁令而放弃对波兰的出口援助,骂中国的人就会消失吗?因为疫情而死亡的人会变少吗?
除了让那些有着奇怪的爱国主义“优越感”人过一把“嘴瘾”外,毫无用处。相反,马云的一系列努力,让他登榜《财富》杂志的“全球最伟大25名抗疫领袖”。
“欲为大树,莫与草争”
一个人的功过,从来不是活在别人的嘴里。
马云深谙此理,才会在淘宝创立之初,不顾别人骂他骗子,也要把淘宝做起来;才会在支付宝发明之际,忘掉世间对他“圈钱”的指控;才会在疫情期间,不顾他国的“阴谋论”倾囊相助······
狮子在盯着猎物时,总有苍蝇围着乱飞,也不见狮子对着苍蝇乱咬。
因为狮子知道,一旦它跑起来,没有一只苍蝇,能追上它。
沉默不是待宰,而是狩猎前的蛰伏。
与其争执计较,不如放他随风而去,你只需要盯住你面前的猎物,蓄势待发。
英国诗人兰德有一首诗颇为动容: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该走了。
不争,是一种大格局,纵横捭阖,早就决胜千里。
不争,听内心的指引,进退得失,已然海阔天空。
生命的骄傲,从不在于计较些得失,反而是从容的不争。
共勉。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投稿作者:十七,愿用锐利的笔锋,治愈柔软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