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元波
夏天到了,干田里放进了水,开始插秧了,这个时候,黄鳝也开始从泥土里钻了出来,在水田里活动了。
一到晚上,黄鳝就从洞里出来找食吃,插了秧的水田里,多的是虫子,黄鳝多了,捉黄鳝的人也多了。
邻居就是个捉黄鳝的高手,他岁数大了,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卷起裤脚,下到水里去摸黄鳝,他呀,就用竹子编成笼子,头天晚上就把笼子放到水田里,第二天一大早去收笼子,用的是守株待兔的方式捉黄鳝。
那天晚上,我跟邻居来到田里放笼子,邻居往笼子里放上了一节猪肠子,就把笼子放进水田里,我看了一眼他捉黄鳝的笼子,有点不相信:“就这么个笼子,能行吗?”
邻居说:“怎么不行呢,我都捉了好几年了,明天早上,就等着来收黄鳝得了。”
这就是个一般的笼子,口子有大碗口那么大,口子的边缘有些细细的篾丝,有点像软刺,猪肠子就挂在笼子的底部,笼子的底部是封起来的。
邻居说:“黄鳝只要从口子进来,就不会出去了。”
给我的感觉是,黄鳝只会前进,不会后退。
第二天,还真是像邻居说的那样,笼子里有三条黄鳝呢,头向笼子的底部,我有些疑惑:“黄鳝怎么就不逃跑呢?”
邻居说:“黄鳝闻到腥味儿进了笼子里,本来想退出笼子里逃出去,可是它的尾巴碰到了笼子边缘的软刺,痒痒的,它就只会往前,不会往后退了,这样,就把自己关在了笼子里了。”
原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