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是一部由大卫·里恩执导,朱迪·戴维斯 / 维克多·班纳杰 / 佩吉·阿什克罗福特主演的一部冒险 / 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9v9GgQ3fdI/
●我觉得最后还是没有交代清楚她为什么会突然抓狂,难道只是幻觉?怎么产生的幻觉?摩尔太太死的也很蹊跷啊。不过换个角度想,可能还是种族歧视吧,那个警官不是说了,英国人和印度人一旦走的太近就会有劫祸。其实都是他们潜意识里的理所当然。
●山洞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阿齐兹无法辩白,葛丝小姐说不清楚,向导不知所云。没有人知道真相,甚至,可能E·M·福斯特和大卫·里恩也不知道——因此,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真相。 摩尔太太和菲汀先生坚持以人品推断事件,其他英国人坚持以偏见判断事件,印度群众以愤怒诠释事件,印度教授哥博利则置身事外,隔岸观火——他才是洞悉一切的智者? 鳏夫阿齐兹紧紧拉住葛丝小姐的手,那一刻,是他们的“肌肤之亲”,也是葛丝小姐重新审视她和朗尼之间的关系的时刻。这是影片中最暧昧的段落,眼神、光线甚至他们脸颊的汗,都散发出暧昧的光与气味。 接下来的洞穴之中,是眩晕?是幻觉?还是欲说还休? 而葛丝小姐的受伤与情绪失控,更加神秘。 真相在洞穴中已经被吞噬,人性同样在黑洞中迷失,难以捉摸。
●当风光片看看还成,剧情有槽点,男主演技尴尬,法庭结尾比较精彩,离经典还差不少距离,可看吧
●观感超越了所谓的文化和宗教的差异,体验到了个体之间的信任和勇气,人人平等的价值。首次去到印度的英国白左贵族女人,看不惯英殖民者对印度人的歧视和粗暴,在同样看不惯此类行为的同胞帮助下,结识友善自卑的印度医生,因为一场误会,友善和信任受到考验。壮美的风景内,人与人之间没有尊卑的情感,格外引人注目,包含了对自我和归属的认知。
●我喜欢这样以外国人视角看待印度的“印度电影”,也许它反映的印度并不客观,但是说实话我厌倦透了宝莱坞出品的载歌载舞、没事就狂唱一通的印度片子,我觉得那样的千篇一律的印度电影就好像抽冰毒过度了的反应。我希望见到平和的、真实的印度。
●影片信息量很大,除了导演对英国殖民印度的反思之外,感觉他还有很多想要传达的东西,但是我却get不到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很多剧情也琢磨不透,女主为什么进入山洞会产生错觉,摩尔太太的死未免过于突然,哲学教授的出场起到了什么作用,阿齐滋突然就原谅了菲汀,难道仅仅因为他的妻子不是阿黛拉?
●还当最后会有个悬疑,比如山洞里其实女的勾引了男的反过来又诬告又良心发现撤销证词什么的,原来是我想多了……民族宗教矛盾说破再多大道理也是难调和,和善良的心和明是非都没太大关系。所以还是让想独立的都去独立吧爱谁谁man~
《印度之行》影评(一):重温老片
小时侯看过上译配音版的,大致情节都有印象.
最近在大屏幕上重温了这一版本,遗忘了的情节又再次出现在我眼前.
女主长得还可以,但眼睛下面雀斑很多,显老.印度医生很帅,为了讨好英国人,说话有点傻气.后来居然引起了误会,幸亏女主并不歧视印度人,说出了实话.
这部电影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由一个误会引出的印度人的对殖民主义的不满.难怪小时候不觉得好看,长大了才喜欢.
《印度之行》影评(二):小記
看完電影之後更想看書,這一老派的故事片拍法對情感的描述還是有點弱(導演是拍出過阿拉伯的勞倫斯,日瓦戈醫生的導演)。不過,還是看到很多之前去印度旅行時感受到的,隱藏在現代的印度之下的殖民時期人們的情感,作為殖民者一方的英國人與作為殖民地一方的印度人之間的好奇,尷尬,與背後的整個處境。
那時候的人們,眼界剛剛打開,且沒有被現代的各種stereotype干擾,面對異文化時的諸種打量,好奇,畏懼,也是十分真誠的。那所謂的"旅行"書寫史,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吧。
《印度之行》影评(三):没装成的逼
本不想用这么粗俗的字眼作为标题,可是细想这又是十分符合片中几位英国人的个性。关于殖民地冲突的问题,这已经实在是一个被讨论烂的问题,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女主角Quested是真正需要被quest的人,她既想要和印度人接近,又实际上本质里害怕很他们太过于接近,畏惧他们的文化,这就如同她和自己未婚夫的感情一样,实际是所有这类贵族的共性:天性装逼,可又不想装,但是不想装的表现形式却依然是装逼。于是,最终捣鼓了三个小时,其实最终什么结论都没有得到,大卫·里恩延续了多部作品前半段出色,后半段莫名其妙的进入疯癫心理戏的风格,除了《相见恨晚》,其余没有欣赏的。我没打算装逼,对里恩的看法就是这样,谁想装,谁喜欢去分析,就自己去装吧,请勿在我的文章下留言装。
《印度之行》影评(四):印度之行
英国女子艾德娜(Judy Davis 饰)与未来的婆婆摩尔夫人远赴印度,此行既为了探望艾德娜在印度做地方法官的未婚夫朗尼,亦可同时拓展视野。艾德娜的心思不在白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而是更渴望了解印度的异域风情,并因此与当地医生艾斯结识,艾斯对英国人充满纯洁的敬佩之情,虽然偶有失望,但他仍然为摩尔太太的优雅气质赞叹、时常帮助白人解围不惜让自己陷入尴尬。好心的艾斯为了满足艾德娜的愿望,担任向导带领艾德娜与摩尔太太参观郊外的马拉巴山洞,岂料两名女士在山洞中倍感不适,艾德娜更是浑身伤痕的跑出了山洞……此行引起轩然大波,英方认为艾斯对艾德娜欲行不轨,将其监禁。艾斯的命运,此刻掌握在了艾德娜的手中。
本片根据E.M. Forster小说改编,获1985年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奖等十余项专业褒奖。
《印度之行》影评(五):印度之行
还挺震撼,引发很多思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最大的问题在于拒绝去理解,相信自己的偏见。像Adele,Moss和菲力的人,应该是很少见的吧,也因此难能可贵。也许印度是唯一一个我去过的地方,这么多年了,一直被我吐槽到现在的一个国家。但是,最近却蠢蠢欲动,老想着要不要明年的出行计划,要不要去印度走一圈。本来是抱着多了解印度的想法,看这部电影的,结果却看到了英统治印度时期的种族歧视、种族隔离,这世间本来以开放、平等和平和的心态对待周遭的人就很少,所以更加难能可贵。很多时候,看轻别人的同时,其实是无法放过自己。种族歧视也好,还是世间万物平等也好,终究是个人以及整个民族的修养程度的反射。也许于人于己,最大的功德就是看清世间的真相,仍然选择坚持事实,对自己诚实,对他人善良。挺不错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