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出门购物,却看见一群群孩子或者跟着助力车或者结伴而行,或者有的是坐在自己家汽车里。去做一件共同的事情——补课。
其实,补课的不仅仅初中,高中的孩子,还有那些小小的孩子。他们跟中学生不同的是一般时去加强艺术课程——钢琴,舞蹈,素描,书法……
似乎学校的课程不总是有缺陷,不断寻找老师去补课。补课的最终效果就是不断增加孩子的负担 ,而最终孩子的成长也未必真的能够由着补课来解决。
但是很多父母说,宁愿做过不能错过 。所以即使成绩不好也得跟着。
即使全都考到自己的最好,最后决定孩子的学校的还是排名。也就是高分说了算。
凌乱的思绪总是会随着那些孩子厚厚的眼镜片而远行。我很是感慨自己少年时代的那种轻松和愉快,物质时贫困的但是可以玩的天黑到家,也没有写不完的作业。我们经常会聚集在一起抓石子也是津津有味。
而今天的孩子不仅消失了放学后的时光,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是紧迫。
中午看见杨家山小学门口黑压压的一片家长的黑头发,感觉不知道要有什么事情发生一般。这场面时中国特色吧。
似乎我们中国人越来越爱孩子,但是总是拿在手里紧紧的,即使住在学校门口三步,也会要家长来接。他们总是说:“现在,人太坏,不接哪行啊?”
而说这话的时候总是把自己排在外,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尽可能做一个好点的自己,是不是可以减少社会上对于别人的恐惧和敌意?
我曾经不止一次接受朋友的警告:你怎么让孩子骑车啊?马路杀手很多啊。每次听到他们说时,我心里总是很担心,之后,我又常常归于平静。儿子依然喜欢骑车出门去。
路遇一位初中老师,江湖上名声很大。我们随便聊了几句,也是东一句西一句滴扯。忽然说到了某个孩子。我曾经有过两面之缘。印象中是一个娇滴滴的女孩子。
“现在已经不再是那样了,因为孩子总是慢慢腾腾的,我可是受不了。你可知道,现在最怕我了。虽然我还不是班主任。”
“哦,那孩子看起来应该属于比较聪明的, 但是怎么单单怕你呢?”
“我呀,真踹她。几次之后,不就怕了。”
我看着她的模样说得很自然,妥帖一般。旁边一个孩子的父母借着说:“我们支持老师这样。”我的心里立刻充满了很多悲哀……
心里却还是感觉到很多无趣。我再想,那孩子眼里曾经有的天真的光泽还在吗?纯净的目光里,是不是增加了很多迷茫和惶恐?
“她还敢撒谎,前天数学老师准备利用体育课考试,她却跟爸爸说牙齿痛,所以救借着体育课去看牙齿。等到下午,我们电话给她爸爸,才知道,这孩子居然隐瞒了考试的事情。之后拉着爸爸来跟数学老师道歉。”
我再想,那孩子是不是已经厌倦了这样的学习,这样的老师们……
幸好,小学有六年的时间,可以叫孩子们长得结实点,可以经得起踹,踢……
教书育人还是需要一种武力的底子吗?
在这个全民义务教育的年代,独生子女几乎占了很多比例的今天,义务教育阶段厌倦学习的孩子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吧。我们的政府应该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大投入,把最好的人引入教育,引导课堂来。
好老师不应该只是传说中考取了什么示范高中人数多的班级,也不能完全是获得高分的,那么我们需要作出极大的变革。真的厌倦糟糕到了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