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有时候的确好,能够给我们解决问题。爬山虎的名字在百度里一下显示出了十种之多。
爬山虎(boston ivy)又称爬墙虎、地锦、飞天蜈蚣、假葡萄藤、捆石龙、枫藤、小虫儿卧草、红丝草、红葛、趴山虎、红葡萄藤。爬山虎,也称“巴山虎”“常青藤”,葡萄科植物。
其实仅仅名字就是颇有意味的,我决定这节课就从爬山虎的名字开始。
“假葡萄藤,我想一定是因为它跟葡萄很像,又没有结果。所以得到这样名字。”
“它的叶子跟枫叶有点像,还有藤子,所以叫枫藤。” 何洪微异常兴奋,大叫着。“哦,我晓得了,那个石头都能够给爬山虎的藤子给捆住,所以叫捆石龙。”
“红丝草就是因为书上说了它才长出来的脚好像细丝一样。”
“小虫儿卧草就是因为脚很像小虫子吧。”
“地锦,应该是好像铺在地上的绿色锦一样……”
仅仅一个名字就激发了孩子的思考跟想象,真的感觉到自己创意不错。
第二自然段描写主要抓住:拂,漾,真的表达出了一种意境,拂感觉到风是轻轻的,漾同样是感觉到那种风的轻轻。语言大师对于真实生活的描绘还是值得学习,之后孩子们居然主动谈到了《荷花》 ,我们开始背诵一段,之后我们比较两者区别。荷花是对荷花一定时间的观察,而本文则是对于爬山虎一段时间变化的观察,所以观察的方式可以有两种至少,因为既可以在一点时间观察不同的情态也可以观察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