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网课及其他 |婵琴
日期:2020-02-12 17:45:25 作者:婵琴 来源:蒋婵琴 阅读:

网课及其他

  01

  微信作业群,不同老师发送上课链接学习计划孩子跟着口号形式上网课,下载app,家长注册,各种事都需要积极配合。我在想,这个国家处处弥漫大人刹不住车,不愿意给自己思省和留白气息,也蔓延到了孩子身上。

  老师们每天上传下达,信息轰炸完成某种任务孩子们要跟着一起完成教条主义育人模式

  我看了上课时间表,从早九点到晚上八点都有课:语文数学、英语、素养科幻、还有学霸妈妈规划……时间被塞满,比高考还密集紧张

  一次孩子说,这课上得太累了,教的东西太多,也消化不了。想休息。我同意了他的想法建议他把时间拿去画画、练字、看电影、做运动,但不能长时间面对电子机器游戏

  孩子每天处于一个封闭空间,需要的不是让各种急功近利教育来填充大脑,而是应该让,保持愉悦轻松

  成人恐慌焦虑时不在,会潜移默化传染给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心智稳定与成长空白,学会怎样让时间过得充实学有所用、学有所乐,比形式主义、填鸭式的教育更有意义

  02

  因为高速封路,妈妈最近被隔离到了舅舅。她觉得不是自己的家,浑身不舒服。总懊悔,早知疫情这么严重,就不应该回来。感受得到的焦虑与不安。我跟她说,既来之,则安之。总是不安,反而会给舅舅造成心理负担

  还有另外从乡下返回城里被隔离的人,天天被封闭于城市在某个狭小的空间,除了手机、睡觉、就看泡沫剧。还美其名曰,是国家让我这样做的;要么总是抱怨,早知道这样,不如就呆在乡下,至少可以到处走走。

  不愿意充实自己,或者给自己找有意义事情做。时日漫长,人也变得颓废邋遢坐立不安

  人在心不安,也是一种心病。我总是以为,到了一个地方,就应该随遇而安,而不是想着各种假设或懊悔。这样只会加深自己的焦躁空洞。人所处的环境,未必总是如愿,但是心所能控制的,应该是让自己足够安定平和

  就是你到了一个地方,不用再去想其他地方的日子会怎样。比如我回到深圳,就不怎么会想北京的时光。除非朋友提起,给我发那边的照片,我才会想起片刻。这样的心安,并不代表我抹去了记忆,只是想更好体会现在下的时光。

  这么多年,学会了一种本领:无论在何种地方,怎样的顺遂或艰难;是独自或群居,我都会如实接受那一刻的当下,而不是各种懊悔、假设,加深不必要情绪负担。这样带不来任何改变,不如踏实做到随遇而安。

  每一种安排都有的意义。比如这次很多被隔离在外的人,不如好好享受亲情陪伴利用闲暇重新定义,哪些人事重要;重新思考生命的本质,以此为基础,再去反思工作、情爱种种。停下来的安定,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也是重新收获新发现的契机。

  随遇而安,并不是没有选择,而是如何更好的选择安定内心。这样的心,是与自己的握手言和,也是与外界的亲善拥抱。人在环境中,若心识与结构,总是混乱,外界也一定会变得左冲右突,毫无秩序感。

  而随遇而安的意义在于“随”,如同我们平日“随喜”他人一样的自在与安乐。它未必意味着强大,但一定有着某种静定的能量。人随时都可能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局限自身内部的行动,那时与其烦恼不已,不如选择顺随当下,安然而居。

  生活中,太多突如其然的事件会混乱我们的目标与计划,我们能做到,不过是调整心态,以不变应万变。

  毕竟活法千千种,与其摇摆不安,不如坚定从容;哪怕外界百般摧残,你依旧能热烈如平常般去面对生活。

  03

  今天早起有大雾。戴口罩出门去山上跑步,看到花朵满山坡,枯叶静洒落;树根灯笼高挂,花叶红绿相间;空气中散发泥土与植物的气息;路过大片绿色、雾气弥漫;湖水倒影山脉与宝塔;鸟声清脆,山谷空空。在山的顶端坐了一会,拍了几张照。想到一句话:美必有伤,万籁俱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网课及其他 |婵琴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