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记得在我们上学的时候课外辅导是没有的事情。随着时间推移,等到我上班的时候,开始有部分中等生补课。那时的谈到补课的一定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跟优秀无关。因为那时周末,我还需要整整一个上午站在教室里,上两个班级不同的语文课。学校组织的补课,因为需要收费,不断有人上告,甚至我还记得河南省某些地方的农民还因为不能教得上学费而跳河自杀,似乎还是在新闻联播里。此事一出,全国舆论哗然,于是,上上下下开始明令禁止学校组织补课,但是有需求就有市场,因而一个庞大的家教市场开始萌芽——诞生。
中国人做事情总是喜欢大跃进,一做全部跟着做,一停都停。所以,我们终于也等到了一个完整的周末,不要继续参加学校组织·的补课了。但是,不久情形就开始慢慢变化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差生补课的越来越少了,而是中等生,甚至优等生补课的越来越多了。
优秀孩子的补课,更加催生的家教资源的扩大化。差生和中等生也更加积极加入了这一行列。
于是,暑假其实只是名字,已经成为了第三学期,这样一来,孩子们辗转于个补习班之间,家长们不断寻找传说中的名师,希望他们带着孩子们不断前进。
随便走在哪里都能够看见不同阶段的孩子们背着各色各样的书包去参加补习班。
而那些实力比较强的老师,也因为生源比较多而导致饱满。学费飞涨——从最初羞羞答答的一百元四次,涨到了每节课一百已经不是稀罕事。甚至还有一节课两百元的五人小班,或者说对于名师来说千元两个小时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看见不少家长也会谈论某某名师一个暑假狂挣了多少万的新闻。说句公道话,这样的多少万也是实力和水平的体现,更加是名师资源稀缺导致的。
有些孩子虽然在学校天天上课,但是未必有效,可是在另外的老师那里上课可能就会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许正是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确是艺术。
而据说有些老师的小班需要提前预约,要不就是需要实在的关系,否则即使给钱也未必收。 还有甚至某些老师的课程是爆满,要到孩子站着上课的地步。
如此暑假,对于孩子或者更多的老师真的是一种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