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莫遗忘有三种:莫忘恩重善知识,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与正知。
2.恒需忆念有三种:恒念传戒之上师,恒念示道之佛法,恒念律仪与誓言。
3.恒时应具有三种:身体恒时应有心,床榻恒时应有身,心中恒时应放松。
4.急须忘掉有三种:急须忘掉生贪友,急须忘掉生嗔敌,急须忘掉痴睡眠。
5.恒需谨慎有三种:众中出言应谨慎,独处行为应谨慎,平常观心应谨慎。
6.恒需隐秘有三种:隐秘自己之功德,隐秘他人之过失,隐秘未来之计划。
7.不可宣说有三种:不宣偶尔出离心,不宣自己狡诈行,不宣自己之善行。
8.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
9.不宜宣说有三种:无信者前不说法,未问不说自经历,不说不符实际语。
10.不该之事有三种:友前不该有喜怒,承诺不该有变动,行事不该有表里。
11.莫做之事有三种:切莫自大与傲慢,切莫暗中说他过,于谁亦莫作轻慢。
12.不应之事有三种:不于富人施财物,不于狡者起信心,于谁亦莫说密语。
13.不应观察有三种:不应观察美女身,不应观察友之事,不应观察己功德。
14.随顺之事有三种:语言随顺于亲友,衣服随顺于当地,自心相应于佛法。
15.不应听闻有三种:不闻他人赞己德,不闻喜新者之语,不闻愚人之教诲。
16.不能希求有三种:不求富人之财物,不求高贵之地位,不求华丽之衣饰。
17.不赞不谤有三种:不赞不谤自亲戚,不赞不谤陌生师,不赞不谤一切人。
18.不能诽谤有三种:不谤众望所归者,不谤他人买卖物,不谤慈己善知识。
19.不能赞叹有三种,不赞众夫所指者,不赞自大愚昧者,不赞幼稚之孩童。
20.自观自己极重要,世出世间亦如此,为调自心而宣说,此乃极深当修持。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24小时佛号不间断,连念49天或108天就了不起了,更不要认为自己去终南山闭上几年关就算完事。要知道释迦佛来娑婆世界已八千次了,难道没功夫吗?他老人家还要雪山苦修六年,密勒日巴和白玛邓灯祖师在山洞里苦修了二十几年,很多祖师大德都是苦修苦练一辈子,就连近代的妙莲老和尚也打过十次般舟三昧。我们和这些祖师大德相比,真是连三岁的玩童也不如,有什么可值得傲慢的呢?我们千万不能和一般迷人比,要与佛菩萨、祖师大德相比,这样一想一比,自然我慢不敢再生,精进心自然提起。千万不能听那些骗人误己的假善知识说的,修行是松松慢慢、快快乐乐地修,不用那么苦修拼干。难道他的智慧才能超过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吗?难道佛菩萨、祖师大德不懂得松快、舒服享受吗?他们难道不精通教理吗?他们为什么非要吃那些苦头苦修呢?
切记,聪明反被聪明误,真正成功的是老实人,世上没有吃亏的事,更没有沾便宜的好事。吃苦是了苦、消业,享福是消福、造罪业。苦后有甜,甜大了是苦,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不肯放下苦修,专搞佛理研究的人,是最愚最笨的人。就像一个人饿的要死,拿着馍馍不吃,要在理上研究明白,到底这馍馍怎么来的,自己想做个明白人,不能糊里糊涂的吃,最后活活饿死,也没研究出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