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若能对每一件事都感兴趣,能用眼睛看到人生旅途上、时间与机会不断给予他的东西,并对于自己能够胜任的事情绝不错过。
01
人无兴趣
如行尸走肉
人民日报曾发文痛批大学生:《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
多少大学生如同行尸走肉,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接下来往哪儿走。
问他,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喜欢做或想做的事情?他一概摇头,说:
“没有,我就是觉得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听说毕业以来,他什么都没做,天天宅在家里打游戏,年纪轻轻的脸庞却透出了七老八十的神态。
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本该趁着年轻好好奋斗,却因为没有兴趣爱好,只想提前“养老”,实在令人唏嘘。
就拿上班族来说,每天下班后,感觉身体被掏空,整个人都变得麻木不堪。
钱钟书和杨绛夫妻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哪怕在被狠狠批判时,都不愿放下书本。
人生中能够拥有一件热衷的事情,是难言的幸福。02
人无兴趣
不值得深交
老舍曾经跟几个孩子一起看变戏法,看得正高兴时,突然听到一个孩子喊:
“这些都是假的,骗人的。”
七八岁的孩子,本该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天真年纪,却偏要故作老成,假装看穿一切,对什么都不在意。
如果一个人早早失去了好奇心,他的生活就如一潭死水,身边朋友更是少得可怜。
因为一个不爱世界的人,也不值得被爱。
曾经跟一个深度宅的朋友来往,问她为什么不喜欢出来玩,她说只是觉得没意思。
“那,你一直宅在家里都做什么了?”
“也没做什么,就玩玩手机、看看电视,不知不觉一整天就过去了。”
每次跟她聊天都有明显的窒息感:她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不了解,一个话题没说几句就接不下去了,竟然到了无话可说的境地。
从一个人的嗜好去观察他的内心,会有更深层的了解,也能让彼此的交往更深入。
如果他对插花着迷,你会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情趣的人;
如果他对户外活动着迷,你会觉得他敢于冒险,勇敢无比。
但凡庸才总是无趣,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03
人之兴趣
能让一个人变得与众不同
他说,自己也学过小提琴,只是很快就放弃了。
“如果当时再坚持一下,现在起码是个特长。”
因此,当刘宪华和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合奏时,他只能坐在旁边默默欣赏。
有网友说,她因为嘴馋做了个千层蛋糕,结果却狂热地爱上了烘焙。
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慢慢的,她的蛋糕越做越好,甚至到了可以开店的程度。
有网友说,他无意中接触到健身,结果本来比女生还轻的体格,竟然锻炼出一身肌肉,还考到了教练证。
因为健身,他学会了主动学习,学会了健康生活,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坚持一件事。
拥有兴趣爱好,并且为之努力奋斗,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
很多人都知道梵高是伟大的画家、艺术家,但很少人知道他并非一开始就热衷绘画。
早年的他为了得到家人的认可,先后做过公司职员、商行经纪人、教员和传教士,但都因为性格过于内向而宣告失败。
直到27岁时,梵高才明确了自己要投身绘画事业。
梵高对艺术的追求高于一切,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即使在死前也不忘多作一幅流芳百世的作品。
因为拥有兴趣,所以独一无二;
因为追崇兴趣,所以卓越非凡。
一个人的兴趣就是自己最大的资源,决定着自己的与众不同。04
所谓兴趣
其实是对生活的乐趣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文学大家,但很少有人了解除了文学外,他还有更多的兴趣。
他喜欢思考哲学,他热衷研究教育,他可以研读历史……总之,一切能让他感到趣味的,他都可以研究。
有人问他,他的人生根基是什么?
他是这么回答的:
凡人必须生活于趣味当中,生活才有价值。
我做的事常常失败,然而我总是一边失败一边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感觉到趣味,也在失败里感觉到成功。
《憨豆先生》很火,但它的制作人约翰·劳埃德,恐怕就不为人熟知了。
这个一手捧红了诸多演员的制作人,曾经因为事业遇到障碍,患上抑郁症。
患病后,他开始读书,顺从自己的好奇心,对什么感兴趣就读什么。
有时候,一个人的好奇心或许能重燃他对生活的热情,让他爱上生活。
电影《朱莉和茱莉亚》中,两个平凡而失意的女人因为兴趣而变得完全不同。
正如茱莉亚所言:
“我喜欢那种,一天过去对一切都无能为力,然后你回家可以清楚地明白,如果把蛋黄加到巧克力、糖和牛奶中,它就会变得浓稠,这是个很好的安慰。”
那么,请追求兴趣,热爱生活吧。
就算你无法成名,至少也能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