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祠堂学堂食堂
日期:2019-07-19 09:09:53 作者:杜志平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祠堂学堂食堂

  祠堂学堂食堂

  ■杜志平

  小学,我是在一个祠堂里读过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小学不是设在祠堂,就是设在庙宇,很少有像模像样独立校舍。我读小学的地方,就是村上一个“苏氏祠堂”,村人都叫“学堂”。

  祠堂还算比较大。东西两侧一层的平房,共改建有八个教室。正堂坐北朝南,悬挂着苏姓宗族已故长辈画像,这里空间比较大,就是我们的集会礼堂。正南建有戏台,戏台两侧的空余之地,又各自摆了几十张桌子,也就是两个教室了。当时小学五年制,小学一至五年级都是两个平行班,苏氏祠堂给我们当学堂,教室一个不多,也一个不少。长方形天井,就是我们做早操、上体育课的地方。

  苏氏祠堂虽然简陋,却不影响我们小学五年里的欢乐成长晴天,我们在天井里跑步追逐嬉戏雨天,我们在礼堂上打羽毛球游戏;门口,我无数次戴着红袖手把“警棍”站过岗。那时,最爱听的课是陈老师给我们讲《水浒传》,还有讲《半夜脚步声》《无头鬼》《血洒观音庵》等等很吓人故事。有时故事讲到最恐怖处,某个调皮的男同学“啊”的大叫一声,吓得胆小的女同学魂飞魄散、瑟瑟发抖。尽管如此,我们兀自听得津津有味

  1981年我小学毕业初中要到仙岩去读。仙岩中学位于仙岩景区旁边,与仙岩寺很近。从我家沿山边石头路步行至中学大约需要四十分钟左右,如果中午回家吃饭,那来回得一个多小时。于是,像我一样远地的同学都在学校食堂蒸饭。因为学校教学用房有限,无法再设置食堂与餐厅。因此,食堂就临时借用“陈氏祠堂”。陈氏祠堂不大,紧挨着仙岩寺,四合院建筑样式,占地面积也就400㎡上下。从学校到食堂挺近,几分钟路程,所以也还方便

  早晨,我们在家里把米装进铝制的饭盒,附近的几位同学约好作伴一起上学。到达仙岩后,我们首先要去洗米蒸饭。食堂前面就有一条水渠,水是从仙岩风景区的山上汩汩而下,那时仙岩山上的水真的是没有污染,可以直接用来洗米煮饭。每人都得用绳子将饭盒的四边捆好,有的同学有尼龙网袋子,比我们用绳子捆方便多了,然后拿去放进砖头砌成的“蒸槽”里蒸。上午放学时,我们迫不及待地赶向食堂。其时,食堂阿嬷、老伯已经把饭盒钩出来,装在木屉、竹屉里摆放在陈氏祠堂正堂的地面上,让我们各自寻找。其实,虽然蒸饭的同学也有近两百来人,但找寻自己的饭盒还是比较方便的。因为我们的饭盒盖上都做了记号,有的用红漆涂上某某标志;有的写上姓名;还有的在饭盒盖上用铁钉弄出一些图案或姓名凸显出来,再加上所系绳子抑或尼龙网袋的材料颜色各有不同,所以,一双双饥饿眼睛完全可以在一、两分钟之内就找到自己的饭盒。然后,各自拿回教室里吃。第二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至于菜,那几乎都是自己早晨从家里自带的,家里有什么就带点什么。有时,有同学从饭盒里挖出一个连同米饭一起蒸熟的鸡蛋,那会引来周边许多羡慕与“妒忌”的眼光。至于陈氏祠堂东侧厢房里摆放的一碟一碟的诸如豆腐干豆芽之类的菜品,我们绝大多数的同学只能瞟一眼,那是老师和极个别同学享用得起的。读到初三时,教室就安排在仙岩寺的西侧,与陈氏祠堂仅一墙之隔。这样,蒸饭、吃饭、上课就连在了一起,方便多了。

  小学、初中八年的学习生活,我就这样来来回回在祠堂、食堂、学堂“三堂”里度过。逝者如斯夫,白驹过隙。现在,小学就读时的苏氏祠堂已面目全非;仙岩中学改建为仙岩中心小学,除拆建了一侧的危房成三层办公楼之外,其他主体建筑依旧;陈氏祠堂自中学搬迁后,食堂就成为了历史,复原为祠堂,曰“陈文节公祠”(村人也叫陈傅良祠,或曰陈止斋祠),现为瓯海区文保单位,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祠堂学堂食堂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