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陈嘉映的名言
日期:2021-03-21 17:54:03 作者:陈嘉映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陈嘉映的名言

  编者按:关于陈嘉映的经典语录,希望对你能有帮助,网络整理未免有纰漏,推荐句子或指正,请留言评论。

  1、我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合乎道德标准,这不是道德行为的动机,而是学习有德之行的途径。如果它不是学习的途径而成为行为的动机,那么,这样所即使不尽是虚伪,至少相当虚伪。我们在一时一事上学习何为德行,是为了学做一个整体有德之人,做一个真人。若说科学之真在于合乎客观事实,那么真人之真,真性情之真,只能是合乎本性。有真人后有自然的道德行为。 ----《价值的理由》

  2、有德会让人快乐 ----《何为良好生活》

  3、有的人生活,有的人提炼生活。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4、我觉得自足应该大概这么定义吧。当然了,隐居者的不被需求又跟我刚才讲的那种老年人的不被需求不一样。就是说,有被需求的能力而不需求被需求,跟人们事实上不需求你有很大区别。我听年轻人说他失恋的痛苦,我说那不算怎么苦,他失恋了,但他还是具有爱和被爱的能力,这时候还不算最苦,像我们这种失去了爱和被爱能力的人,比较苦。 ----《价值的理由》

  5、我们的一切品质、一切愿望都在从事情本身中获取意义。 ----《价值的理由》

  6、所谓人生道路的选择,其实并不是给你一张地图,让你看好自己要去哪里,再去走;而是一开始你就在路上,不知道自己离目标有多远,更不知道自己要怎么走是最好的路,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没有人能脱开命运去选择命运,我们只能在命运之内对质于命运,只是好在我们还能选择更好的自我,终不会有差的结果。 ----《价值的理由》

  7、演化论建立以来,我们也许不仅要在禽兽那里找人的恶端,而且人的善端也要在禽兽那里找。 ----《何为良好生活》

  8、我们曾经追求政治自由,如今,一些人已经身居国家机器的顶端,我们曾经以清贫艰苦为荣,如今,一些人身家亿万,我们曾经热爱真理,如今,一些人主持着各式各样的国家项目,真理、自由、品格,不像我们年轻时想象的那样单纯。那样简单,他们要通过不断融入现实才能实现,但若我们这代人自得于今朝,任我们曾经有过活的精神力量流失,凭你国家领导,凭你福布斯名列前茅,凭你在各国电影节上获奖,我们仍只是过气去势的一代而已。 ----《价值的理由》

  9、自我通透——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在我们这个消费时代,人最大的需要变成是去消费,好像是在报复没人需要自己的那份失落。

小康之后,我们就有条件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了。真说起来,倒不是小康本身让人幸福,而是小康给了我们为事的自由。

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使它充盈,支持他站立。

当传统瓦解,行业转变为职业,职业要求于个人的,不是他的整个的人,而是他在特定岗位上的效用。个人不再作为整体的人通过他所属的实践传统与社会相关联,他的性情、德性跟他的“效用”隔离开来。 ----《何为良好生活》

  10、说到底,并没有谁应许过送给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是有人应许过而你年幼无知相信了,你长这么大了还继续相信就是你自己的不是了。 ----《何为良好生活》

  11、我们这一代,经历了两个世界,我们小时候,丢一只铅笔都会遭到责备,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度。年轻时,我们很少谈到选择,我们被生潮业浪抛掷,所能做的是在不由自主的处境中坚守自己的品格。现在的青年,每一步都需权衡选择,索要担心的反倒是在一步步最优选择中失去了自己。 ----《价值的理由》

  12、远古人类把世上的事物理解为互相感应的东西,本书把这种理解方式直称为感应思维或感应认知,相当于有些人类学家所称的“ 巫术同一律”或“ 互渗律”。死人和活人互相感应,星辰和生死兴衰荣辱感应,木星主福而火星主祸,女人梦见了神人,或者跑到山里踩了一个脚印,就怀孕了。到庙里求观音菩萨送子也属此类。 ----《哲学·科学·常识》

  13、固然,如博丹所言,国家有身体,也有灵魂,灵魂是更高级的,不过,身体的需要更为紧迫。在紧急情势下,高级的需求须按情势紧急的程度在低级的需求面前让步,但一贯辖制文教的政治注定是恶劣的政治。 ----《价值的理由》

  14、哲学追索根本的道理,使各种道理贯通的道理。追索根本道理,不是无限向前追逐,而是对道理之为道理进行反思。

  15、在我们这个消费时代,人最大的需要变成是去消费,好像是在报复没人需要自己的那份失落。 ----《何为良好生活》

  16、然而,怎么算是相仿环境?海难和战争是相仿环境吗?侵略战争与卫国战争是相仿环境吗?士兵在战场上和广场上处境相似吗? ----《何为良好生活》

  17、这世界上的生活有很多种,但是作为一个人,只能过一种,看一种。 ----《”十三邀访谈“》

  18、在中国,两千多年,除了曹操这样罕见的例外,统治者一直提倡以德治国。这种主流意识形态之虚假一望即知。 ----《何为良好生活》

  19、细计较起来,让人英雄的不是苦难,而是对苦难的担当,是战胜苦难,是虽经了苦难仍腰杆挺直,甚至乐在其中。仅仅被苦难压着,和大快乐毫无关系的苦难,让人怜悯而非让人崇敬。
因此,大多数听众,听到英雄讲述过去的苦难,崇敬之余甚至有几分羡慕,却不准备在自己今后的生活道路上选择苦难。因为通常是苦难把人压垮,而不是使人更加坚强。 ----《价值的理由》

  20、我梦想的国土不是一条跑道,所有人都向一个目标狂奔,差别只在名次有先有后。我梦想的国土是原野,容得下跑的,跳的、采花的、在河边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

  21、要改变他人的看法,说理不见得是最有效的手段。训练、实地考察、征引权威或大多数人的看法、恳求、纠缠,这些途径若非更加有效,至少同样有效。说理不成,我可以动之以情吧。大多数人读小说、看电影,不读论理文章。一部《汤姆叔叔的小屋》,一部《猜猜谁来吃晚餐》,改变了很多人的种族歧视态度,被一大篇道理说得改变了态度的人恐怕不多。有社会学家研究人们归信于某种宗教的过程,得出的结论是:归信的首要因素是感情纽带,对陌生人传教则很少成功。此外,还有“不言而教”呢,榜样往往比用道理来说服更具说服力。最后,还有宣传、欺骗甚至金钱利诱、武力威胁 ----《价值的理由》

  22、真正的人性是真正的宗教的前提,真正的宗教是真正人道的实现。
我无须别人爱我之所爱,信我之所信,我只在自己的所爱收到轻慢和危害时才奋起捍卫她。爱和信不是站在外部加以权衡之后的选择,但这绝不意味着爱与信闭目塞听。 ----《价值的理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陈嘉映的名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