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我的时代还没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 ----尼采
2、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 ----叔本华
3、在遭遇到已经发生的,不可更改的不幸时,我们不可以允许自己这样想:事情本来可以有另外的结局,更加不可以设想我们本来可以阻止这一不幸的发生。因为这种想法只能加剧痛苦至难以忍受的程度,我们因此也就是在折磨自己了。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必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叔本华
4、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马尔克斯
5、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 ----周国平
6、一个具有思想天赋的人过着在个人生活之外,还过着另一种思想上的生活,后者逐渐成为了他的唯一目标,而前者只是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但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只有浅薄、空虚和充满烦恼的生存才会被视为生活的目标,精神卓越的人首要关注的是精神上的生活。随着他们对事物的洞察和认识持续地加深和增长,他们的生活获得了一种整体的统一;精神生活的境界稳步提升而变得完整、美满,就像一件逐步变得完美的艺术品。 ----叔本华
7、我们还是太年轻。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带着盲目的信任或者盲目的不信任。 ----七堇年
8、你今天是一个孤独的怪人,你离群索居,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民族! ----尼采
9、人在学问途上要知足,学历越高,越能知不足,知不足的时候就要读书——立学于勤,方有所成。 ----冯友兰
10、如果我们不想对人事失望,惟一的方法就是不要对它寄予任何希望。这不是绝望,这是生存下去的惟一途径,亦是获取幸福感的前提。 ----七堇年
11、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如果你不能确定你往哪里走,那么此处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毕淑敏
12、拉布叶说过:“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
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
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一言以蔽之:一个人只会感觉到自己的自身。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叔本华
13、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泰戈尔
14、我的读书经验 精其选 解其言 知其意 明其理 ----冯友兰
15、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我们就像田野上的羔羊,在屠夫的注视下恣意欢愉。 ----叔本华
16、别人的看法对于我们的确并不直接存在,而只是间接地存在——只要别人对我们的行为并没有受到这些看法的影响和支配。只有当别人的看法对某事某物产生了影响,从而使我们自身也因此受到影响的时候,别人的这些看法才值得我们考虑。除此之外,在别人的头脑意识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并不重要。 ----叔本华
17、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 ----叔本华
18、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叔本华
19、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张爱玲
20、当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拥有过啊!当不喜欢了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那么那么的喜欢过。不如放过自己了,对他说,原来,我已经不再那么喜欢了。 ----卢思浩
21、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的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柴静
22、忘足,履之适也。一个人既没有死,只是生下去而已,他若常想到他的生,常想到所谓人生的意义。大概他的生中总有点什么毛病。 ----冯友兰
23、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莫泊桑
24、平庸将你的心灵烘干到没有一丝水分,然后荣光才会拨动你心灵最深处的弦。 ----马尔克斯
25、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钱钟书
26、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人“袭明”的通则是,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 ----冯友兰
27、财富与贫穷,一个是奢华和懒惰之母,另一个是卑劣与恶毒之母,而两者都是不知满足的源头。 ----柏拉图
28、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和那些受到愚弄、欺骗的大众在一起就类似这种情形:他的手表指示的时间是正确的,但全城钟塔指示的都是错误的时间,而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正确的时间。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所有人都听任错误钟塔的指示,甚至包括那些知道这个人的手表指示了唯一正确的时间的人。 ----叔本华
29、我们不应为某件事情过分高兴或者过分悲伤,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事物都在改变,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何为有利,何为不利的判断是虚幻的。因此,几乎每个人都曾经一度为某件事情悲伤不已,但最后那却被证明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又或者,我们曾经为之兴高采烈的事情,却变成了我们极度痛苦的根源。 ----亚瑟·叔本华
30、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冯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