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赫尔巴特与杜威:
一、赫尔巴特的教育贡献
1、生平:1776年5月4日-1841年,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
2、头衔: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物、现代教育学之父
3、教育著作:
(1)《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规范的学科;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2)《教育学讲授纲要》
4、教育贡献:
(1)一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2)两基础: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3)三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4)四阶段:提出教学四阶段:清楚(明 ----《教育心理学资料》
2、弗洛伊德:1. 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防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则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进入意识中。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教育心理学资料》
3、古代学校的特征:123为图片
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1)道统性。教育的内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教育服从于统治之道。
(2)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3)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4)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社会较低的地位。 ----《教育心理学资料》
4、『什么是信度』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致性,从而降低信度。信度可以定义为随机误差R影响测量值的程度。如果R=0,就认为测量是完全可信的,信度最高。
【什么是效度】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 ----《教育心理学资料》
5、情绪状态的分类:
情绪一般是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映。一般,按照情绪持续的时间长短、情绪发生的速度快慢以及强度的大可将情绪的状态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三类。 ----《教育心理学资料》
6、45位人物:
1、孔子: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他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2、孟子: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教育心理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