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你凝视而眼睛一动不动,那么头脑也是固定不动的,头脑是跟着眼睛而动的。眼睛是门,是向内的头脑的门,也是向外的世界的门。如果眼睛完全不动,那么头脑就会停止,它无法移动。 ----奥修
2、头脑总是追求某种新的东西,不同的东西。但是,你越是用各种变化来供养你的头脑,它就越需要被喂饱。你越是能够泰然自若地面对不变的东西,头脑就越有可能停下来。 ----奥修
3、觉知意味着有意识但并不集中在一点的头脑,觉知是对正在发生的一切的一个意识。专注是一个选择,它摒弃了专注对象以外的一切东西,它是一个狭窄化。 ----奥修
4、一个瞎子靠他的手杖才能移动,没有它,他无法移动,在黑暗中,他靠它来寻找和摸索。如果我们告诉他要动手术来治好他的失明,那个瞎子会很恰当地问:「当我有了眼睛,我还能够用我的手杖在黑暗中摸索吗?」 如果我们说「你将不需要你的手杖了」,他不可能相信。他会说:「没有手杖我无法存在,我无法活。你们所说的是不能接受的,我无法想象它。没有手杖,我什么也不是。所以,我的手杖会变成什么?你首先得告诉我!」 ----奥修
5、商业化的头脑、功利的头脑就会成为目的,无意识就不可能把潜力实现出来,无意识将被拒绝。如果功利的头脑成了目的,那就等于是仆人在充当主人的角色。 ----奥修
6、你或许经历过沮丧的时候,如果一个根深蒂固的沮丧的感觉被压抑进了无意识,那么它会来并且淹没你。它将不是一个念头,它将是一种情绪。不仅是念头会来,而且有情绪会来。有时候你会觉得高兴,有时候你会觉得沮丧或者厌烦,但是对它们要漠不关心,就像你对念头要漠不关心一样。 ----奥修
7、觉知不是一件静止的事情。觉知也是活动,一种动态的流动。所以,如果你从外部着手,如果你强迫自己坐得像一尊雕像时,你就是在扼杀许多东西。应该先关心倾泻,清洗你的头脑,把一切都抛出来,那样你就会变成空——只是一个通道,让来自超越的东西进入。然后,坐着才会有用,宁静才会有用,但在此之前是没有用的。 ----奥修
8、因为对象,你对生命并不感到灰心丧气。宗教的人一直在告诉别人:在女人里面没有什么,在这个世界里面没有什么,在性里面没有什么,在权力里面没有什么。但是这些都是对象,他们一直在说在这些对象里面没有什么,他们没有说在欲求里面没有什么。 ----奥修
9、佛陀使用过这个技巧,它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但是极其重要的方法。他会对他的比丘、他的和尚们说:「做任何你在做的,但是不要忘了一件简单的事情:记住呼吸的出入,与它一起移动,跟随它。」 ----奥修
10、每一种极端都会变成一种内在的病,这样你就会一直不断地处于动荡之中。 ----奥修
11、觉知是朝向觉醒的一个技巧,一个方法,它不是觉醒,但是,与平常的行动、无意识的行动相比,它是更高的一步。某些东西已经改变了:行动已经变成有意识的,无意识已经被意识取代了。但是还有一些东西必须被改变,那就是:行动,必须被无行动取代。那将是第二步。 ----奥修
12、一个知道两极性的人是安逸的、平静的。他知道它一定会发生。 ----奥修
13、不爱自己的人隐藏自己的人,不可能被其它任何人所爱。他在欺骗别人,别人也就欺骗他。那么,我们永远不会真正相遇,只是两张脸相遇了——遥远的脸。我带着一张化了妆的脸,你也带着一张化了妆的脸。我正在掩盖我自己,你也正在掩盖你自己。两张脸在这房间里相遇,但两张脸之间没有真正的相遇与交流。 ----奥修
14、每当你在庆祝它,那么界限、种种狭窄化的界限就被打破了,它们不再被需要,它们被扔掉了。你摆脱了约束,摆脱了专注这个狭窄化的桎梏。现在,你不做选择了,对来临的每一样东西,你都允许它。 ----奥修
15、我给静心下的定义是:静心只是一个为跳进无意识而作的努力。 ----奥修
16、直觉是一个不同领域的发生,它与理智完全无关,虽然它能够穿透理智。必须被理解的是:一个较高的真实事物能够穿透一个较低的真实事物,而较低的不能穿透较高的。直觉能够穿透理智,因为它是较高的;而理智无法穿透直觉,因为它是较低的。那就是为什么,如果你正在进入存在,你就不得不与你的身体和头脑分开,与两者都分开。它们无法穿透一个较高的现象。 ----奥修
17、思想本身是能量。在精神体中,能量表现为思想的来来去去;而在生理体中,它表现为呼吸的来来去去。那就是为什么你可以用呼吸来改变你的思想的原因。它们之间有一种相应。如果你停止吸气,思想也将会停止进来。 ----奥修
18、我不得不要用主动把你带到一个点,在那里你能够跳入被动。主动必须达到一个极限、达到边缘的一个点,在那里你变得不可能再主动了,因为如果还有可能主动,你会继续主动下去的。 ----奥修
19、成为不被占据的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之一,成为不被占据的是最伟大的奢侈。如果你担负得起这个不被占据,那么你会成为一个皇帝。 ----奥修
20、你必须从死亡中化解你自己,而不是救活你自己。那个我们想去救的一定会死,那个将会在那儿永远存在的会因为没有我们的努力而在那儿。 ----奥修
21、直觉不通过任何媒介而来,这是要点。直觉是从一点到另一点的一个跳跃,两个点之间没有内在的关联,那就是为什么它是一个跳跃。 ----奥修
22、在我看来,宁静本身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事。你可以制造出一种宁静,但那是一个死的宁静。宁静必须是活生生的、动态的。如果你制造宁静,那么你会变得更愚蠢、更迟钝、更死板。 ----奥修
23、把你的头脑当作一个手段来使用,一有机会,你就要从中走出来。每当你独自一人,你就要从中走出来,摆脱头脑。然后,庆祝这个时刻,庆祝存在本身,庆祝生命本身。 ----奥修
24、任何客体,只要它不再持续地引起你注意,就会产生厌倦。一个咒语、一个重复的声音振动会导致很深的睡眠。当一个特定的咒语被不断地重复,你就会觉得无聊。 ----奥修
25、我说的静心,只是指你能否跳出粗重的身体,这就是静心所意味着的。但是,作这个跳跃时,你需要粗重的身体的帮助,你必须把它当作垫脚石来使用。 ----奥修
26、成为本来的你,而且完全放松在自己里。如果你是丑的,那么就让它丑,泰然自若地与它在一起;那时,就会有一种微妙的美开始浮现在你的脸上。 ----奥修
27、如果你能感觉到这个欲求的事实——这种欲求是无用的,没有意义的,那么你将不会去创造另一个对象来欲求。于是,欲求停止了。变得对它有觉知,那么它就停止了。 ----奥修
28、如果你要达到头脑的平静、宁静、睡眠,那么最好是持续地与同一个东西呆在一起。那样,你就很安逸,你可以睡得更好,但是这不是灵性的;你丢失得太多了。你会开始过呆板单调的生活,你会变得很呆滞。 ----奥修
29、只有在你的生活中增加了一个新的层面——欢乐的层面、游戏的层面,你那被拒绝的部分、无意识的部分才能变得积极主动而有创造力。 ----奥修
30、以一个欲求开始。那个欲求是不会引导你到达发生的那一点的,但是那个欲求能够引导你到达那个欲求的无用之点。一个人不得不以欲求开始,以没有欲求作为开始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能以没有欲求开始,那么就在这个片刻,那个发生就会发生,那么,不需要技巧和方法。如果你能以没有欲求开始,就在这个片刻它会发生。但是那是不可能的。 ----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