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王阳明的名句
日期:2018-12-01 18:20:01 作者:王阳明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王阳明的名句

  1、这独知的地方便是诚意萌芽的地方。在这个关键的地方不论是善念还是恶念,那是没有真假可言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限,在此处立心正了,就是正本清源,就是诚心正意。

  2、有而未尝有,是真有;无而未尝无,是真无;见而未尝见,是真见! ----《王阳明全集

  3、勿忘勿助 必有事焉

  4、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传习录》
平常修身养性的工夫,如果觉得烦扰,不妨就静坐,如果觉得精神疲懒,不想看书,则偏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

  5、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传习录》

  6、个个人心有仲尼,
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
只是良知更莫疑。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7、海枯石烂沧海桑田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人间情无计可消除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唯心自知歌以咏志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8、夫佛者,夷狄之圣人;圣人者,中国之佛也。在彼夷狄,则可用佛氏之教化以化导愚顽;在我中国,自当用圣人之道以参赞化育,犹行陆者必用车马,渡海者必以舟航。今居中国而师佛教,是犹以车马渡海,虽使造父为御,王良为右,非但不能利涉,必且有沉溺之患。夫车马本致远之具,岂不利器乎?然而用非其地,则技无所施。 ----《谏迎佛疏》

  9、克己须要扫除廊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传习录》

  10、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传习录》

  11、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顺生录·年谱二》
王阳明认为良知这种学说,是从百死千难的磨炼中得来的,实为古圣代代相传的一点儿精华

  12、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传习录》
王阳明引用孟子的话,强调凡事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以往所不具备的才能的各种事情,都是为了致良知。

  13、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儿童不识虎,报竿驱虎如驱牛。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啾啾吟》

  14、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5、无声无臭独知时,
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
沿门持钵效贫儿。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6、“有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
又说
“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

  17、心如明镜,物来自照。 ----《传习录》

  18、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叶叶外边寻。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9、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20、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人必须在事上磨炼下功夫才会有收益。如果只喜欢宁静安逸境界,而没有经过各种复杂环境的磨炼,遇事就会忙乱,终究不会有长进。

  21、世人多巧,心茫茫然

  22、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尚为妻奴守俸钱,至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开元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亦何有。

  23、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24、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25、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皆消灭了,光光只
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传习录》
假如你对财、色、名、利等的想法,都像你不想做盗贼一样消失了,完全只有心这个本体,那样你还会有闲思杂虑这些东西吗?这就是内心寂然不动的境界,也就是各种情绪还没有发生时的中和状态,就是心中一片廓然、毫无私心的境界。处于这种境界,心自然就会对各种事物有感而应,通达其理,各种情绪表现出来,自然会合于节度,自然就能顺应规律处理事情。

  26、“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传习录》

  27、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28、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王阳明家训

  29、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30、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传习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王阳明的名句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